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灵活行使”引领求真求优教学论文

“灵活行使”引领求真求优教学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1-03

“灵活行使”引领求真求优教学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给师生关系作了如此定位:“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不可否认,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在课堂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保障学生的精神体验,保护学生的话语权,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由此产生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旁观”现象,李海林老师称之谓“教师不作为”或“教师的自我放逐”。具体表现在:

  其一,教师的“主导”缺失。部分语文教师过分注重课堂互动的处理,无意识中走了极端,不小心丢失了自我。这样的课过分“凸显”了学习主体,而忽略了教师应以情感态度、人格魅力去熏染学生;忽略了自己应通过对问题的深入理解、感悟和研究来处理好对学生的诱导、启发;忽略了作为主导的调控职能,教师让自己成了学生“多元解读的随风草”,学生“思想的尾巴”。放得过“火”的课堂,从表面上看积极开放,实质上是老师角色意识淡化,这是“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另一个极端,这样将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的无主题。

  其二,教师的评价浅显。尤其是赏识教育理念下,教师的赞赏溢美之词满堂飞,使学生缺少冷静深入思考的契机和动力,误以为“我是最好的”“我还不错”。课堂上“你喜欢……因为……”的提问很流行,学生总停留在肤浅表面,对较难的句子避而不谈,导致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原有的水平,没有深入或跨越,致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总是在低效、慢、费、差的路上彷徨,最终课堂教学质量成了伪高效。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所要做好的,就是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拨乱反正好角色的作用――“灵活行使引领”。

  那么语文教师在阅读课堂中究竟应该怎样“灵活行使”引领呢?

  

  一、多元互动,碰撞心灵,领会文本的真正价值

  

  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是充满了创造性的过程。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时下的课堂阅读教学也确实呈现出气氛热闹活跃、对话多元深入、思维积极深刻的新景观,然而,学生作为文本接受主体,生活经验有着很大的差别,进入阅读活动时,也许是因为学生更热衷于求异思维,或者是他们的心智活动各不相同,所以生成的独特感受也是无法预设很难预知。再加上他们的认知能力偏低,对文本作出的多元反应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所以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创新的同时,切不可忘记“求真”永远是求新的基础,教师应适时对学生的多元体验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

  记得当时在教学《背影》时,有学生就“发现”父亲的违反交通规则;在教学《范进中举》时,就有人把范进解读为在逆境中不懈追求人生目标,掌握自己命运的强者;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分析母亲的形象就是小气、偏爱女儿;在教学读《愚公移山》时,有学生就说愚公是愚蠢。移山不如搬家来得经济又快捷……显然,这与文本所要表达的本意相距甚远。正如钱梦龙老师所说的:“一千个哈姆雷特毕竟还是哈姆雷特,创造也不能离谱太远!这种‘发现’恐怕比老师提供‘标准答案’更糟蹋了名作。”所以教师自然不应一味地去迁就学生的这种“独特体验”,而应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情境,进入角色,逐渐与文本的世界融合,与文本的情感发生共鸣,真正获得文本价值中的知识与内涵,从而使学生的人格得以提升。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与学的本质是教师价值引领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课堂上的开放话题活动过程,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健康情趣、积极向上人生观的渗透。所以课堂上的开放话题活动过程,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是必须的。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不能走极端,不能只为了满足学生求异的愉悦而放弃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大是大非辨识的引导。在这个过程中的巧妙引领,将会全面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将错就错,峰回路转,引领学生的深度思维

  

  “人是用思想站立的”,是在说思想的价值与魅力。倘若没有思想,人便如行尸走肉一般,毫无生命价值。语文课的本质就是要让学生看到他单独阅读不能看到的东西。所以,对语文课来说,一堂不能把学生的认识带到一个更深境界的语文课,一堂不能胜过学生自读甚至不如学生自读的语文课,我们还需要它干什么?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向思维的纵深发展,是我们课堂所必须达到的。如教学《故乡》:

  教师:“请分析闰土的最主要变化。”

  学生1:“闰土最主要的变化是外貌。”

  教师了然地引导问:“文中的‘我’离开故乡多少年了?”

  学生齐声答“二十余年。”

  教师接着说:“相隔二十余年,‘我’也从少年进入了中年,外貌能没有很大变化?一般人也会变的。所以,这种变化是最主要的吗?”

  这个案例中,学生对人物思想性格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把“最明显”的当成“最主要”的变化,犯了浅尝辄止、没有深度思考的毛病。教师引导学生从相隔的时间入手,层层逼问,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强烈冲动,从而逐步逼近认知对象的本质核心,提高了感悟文本的拓展力和穿透力。

  新课程强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感悟、自己去体验,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是由于学生的阅读总是“浅尝辄止”,再加上他们的知识和能力正处于发展之中,他们往往缺少一定的探究能力,对一些文章不可能立即读懂和领悟,在交流反馈时,学生往往会出现回答不全、理解不深甚至回答与自己的本意背道而驰的情况。所以教师应该对问题巧妙设计,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新的信息不断发生冲撞,建构生成新的认知结构。这种建构的一次次成功,学生思维火花的一次次被点燃,语文就会不知不觉地成为学生生命成长中的精神元素;教师的灵活点拨引导,使学生的生命能迅速成长成熟。

  

  三、节外生枝,点石成金,助推课堂的活化阅读

  

  有时教学中的一些“旁逸斜出”,反而会给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使课堂出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神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著名教育学家叶澜也曾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教学不可能是近乎完美、滴水不漏的。在教学《共工怒触不周山》一文时,有学生出乎意料地提出问题:“共工为什么就撞不周山而不是其他的山呢?”问题的提出,确实使教师毫无防备。但冷静思考之后,可以重新以新的思考启发学生:“对,其他山也有,不周山有何不同寻常之处,导致共工就要撞倒不周山?你能读出共工当时存在怎样的心理?也能感受当时远古人民对大自然一份怎样的探索?”教师逐一引导学生冷静地在纷杂中寻找问题的焦点所在,四两拨千斤地理出一条深入探究的道路,突破局限,拓展思维,探求“庐山真面目”,达到锤炼思维深度的境界。这样的课堂生成虽然也许只是昙花一现,但在灵活、艺术地引领下,那似流星闪现的光彩却有可能成为永恒。

  教育是一门神圣的艺术,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其中一个向未知文学艺术领域挺进的过程。语文教师的艺术化引领更是阅读课堂中的一把火,能有目的地点燃学生的思维,使之放出火花,进而去发现去创造,达到教学效果的最真最优化。因此,语文教师走进课堂时,不应该受自己所备教案的束缚,而应该与学生一样,抱着好奇心和新鲜感,共同经历对教材分析和理解的过程,共同迎接“弄拙成巧”的挑战,最后共同释放生命,共同提升生命。这都需要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灵活行使”好引领方法。“备课走在学生前面,上课走在学生后面”,这句话中的“走”确实要“走”出艺术,要“走”出文学味儿来。

  

“灵活行使”引领求真求优教学

论文搜索
关键字:灵活 教学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