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提高民办高校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论文

提高民办高校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2-04

提高民办高校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

  一堂课虽只有几十分钟,但却能反映教师的教学素养,它是教师知识储备、人生阅历、教学技巧和学术造诣的集中表现,是教师多年积累的知识、经验和反思的沉淀。看似简单的一节课,内涵丰富,它绝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这么简单,它更应该是师生间心灵的交流。一个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又具备课堂授课技巧的教师,往往受到学生的欢迎。一节优秀的课堂,能够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开导学生的思维方式。

  1 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认识

  什么是“课堂教学效果”?一般认为教学效果是指“教学对全体学生的积极作用的总和”。这种定义可以从2个方面来理解。首先,从学生全体的角度来看,它关注了“量”的规定性。这里强调“全体学生”,要求教师关注参与学习的学生人数。教师课堂上不能只关注少数学习优秀的学生,把课堂变为与少数优等生之间的交流对话,造成课堂上多数学生被“冷落和遗弃”。这样的课堂教学对“全体学生的所有积极作用的总和”作用不大,效率不高。特别是对一些民办院校,学生基础薄弱,差生较多,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束手无策,甚至采取对大多数学生不管不问的做法,认为只要教好少数优等生就行。如果教师不能充分认识到这种教学方法的危害性,长此以往,民办院校的教学质量堪忧。其次,从学生个体的角度看,它关注了“质”的规定性。这里所谓的“积极作用的总和”,并非单指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应侧重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包括教师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和为人处事方式的影响等。因此,高等院校课堂教学应该追求一种“大爱”的效果,传承一种“博爱”精神,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潜能,塑造他们的灵魂。

  2 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反思

  教学工作者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层次,将直接决定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什么?很多人认为课堂教学是一个简单的重复工作,也就是教师在学会一门知识和技能后再传递给学生的过程,将教学看成师生间“授”与“受”的过程。教学开展往往以“教”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学”和“学生”成为矛盾的次要方面,这种传统认识在许多教师心里根深蒂固,造成我国课堂教学目前仍不能彻底摆脱“5个局限”:教学局限于教书,教书局限于课程,课程局限于课堂,课堂局限于讲授,讲授局限于教材。这些局限典型的封闭怪圈。在这个怪圈中,教师所花的一切功夫都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有限空间内辗转腾挪。这种课堂里,教学活动像是一条知识的“传送带”,一端是教师的三尺讲台,一端是学生的课桌。这种课堂是单调的,沉闷的,教师辛苦,学生昏沉,这种单向的灌输型教学模式脱离了教学的本质。

  什么才是教学的本质呢?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学的本质可以简单理解为“教?W生学”,教学生“乐学”、“学会”且 “会学”。所谓“乐学”,就是要让学生学的轻松,学的开心。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让他们参与课堂,主动思考。这要求教师要能了解学情、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同时把握好课堂气氛和节奏。所谓“学会”,要求教师把握住问题的难易度,通过设问、提问等形式,让学生通过思考回答相关问题。教师在总结和点评学生回答结果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要鼓励学生,在互动中给学生信心。所谓“会学”,这是教学的核心和本质,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带着问题进行教和学,让学生参与课堂,在互动中学会,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的本质不是教师作为指挥官,在课堂上滔滔不绝,而学生只是听从和服从的角色。我认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教师的讲授更应该似春风,于和风细雨间润物。课堂教学是教育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如果上不好一节课,就谈不上好的教学,更谈不上教育成功。

  3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

  人的注意力很难长久集中。针对这一生理特性,教师要学会实时变换讲课节奏和语气,做到抑扬顿挫而富有感染力,犹如举行一场交响乐演奏会,需要不时变换乐章。

  以数学课为例,其讲授内容可分为严肃的内容和轻松的内容两种。计算题、推理分析题等属于严肃的内容,生活实例、幽默玩笑等属于轻松的内容。让课堂变得声情并茂,就需要艺术化地使用语言和语气,在细致推理、静心讲解之余合理转换节奏,穿插幽默浅白的内容。这样能缓解课堂气氛,让教师和学生都觉得轻松

  你可能会说,讲轻松内容时,学生聚精会神,而讲严肃内容时又会趴倒一片。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其原因还在于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感不够,学累了就会转移精力,置身事外。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参与质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怎样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哪?一个有效的手段就是把“问号式”课堂教学替代为“句号式”课堂教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通过问题和互动,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思考,顺着求知的天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参与的过程,是主动的,是轻松的,是顺着人的天性的,会让学生有课堂主人的感觉。学生要抱着疑问去上课,要有怀疑的意识和勇气。具体到行动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课前自己预习,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存在感。学生拥有课堂参与感,才能由“听大学”真正转变为“读大学”。

  除了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外,还要减少学生的挫败感,增强成就感,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有了兴趣和信心,就有了内在动力,学生就容易进入到自主学习,乐于学习的状态。客观来说,学习是难事,尤其对于抽象的理论推理,教师难以讲解透彻,学生难以理解到位,容易产生挫败感,失去学习信心和乐趣。解决这个问题,对教师是全方位的挑战。教师需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让自己对课程体系理解透彻,然后还要磨炼讲解技巧,达到深入浅出。在这里,列举恰当的、易于理解的生活实例,用典型案例讲解尤其有效和重要。此外,在与学生互动时,教师要多赞美学生,对他们的进步给予鼓励。最后,教师在想定期中和期末考试题目时,要充分考虑难易适度,切勿太难或太易。

  4 小结

  教师、学生、课堂环境三个因素构成课堂管理行为的内部的要素。教师要着眼点于构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课堂环境,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成就感,达到让学生“乐学”、 “学会” 且 “会学”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高民办高校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民办高校 课堂教学 课堂 效果 高校 教学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