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网络激活历史教学,科技创造课堂高效论文

网络激活历史教学,科技创造课堂高效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2-13

网络激活历史教学,科技创造课堂高效

  

  在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的基础上,网络突破了信息传递的时空限制,实现了信息和资源在全球范围的快速流动,迅速走进生活的每个角落,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网络资源不可避免地成为教学资源之一。《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规定:加强网络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网络资源指以多媒体、网络化、交互化的网络技术为载体开发的,用于教学的校内外信息资源总和。它以交互性强、共享便捷、形式活泼多样的优势成为我们教师进行教学的必要手段,对于具有“穿越时空”特性的历史社会学科来说,网络资源更有其不可比拟的“魔”力,可以再现历史,梳理因果,以史育人,激活历史课堂,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这方面的体会。

  一、借助网络资源再现历史事实,激发兴趣,提高感性认知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而历史与社会课讲授的内容具有一度性即一去不复返,是不能再现与重演的,学生由于不能对历史现象进行直接观察,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所以,作为历史与社会教师若能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尽可能再现历史的画面,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观其人、闻其声、参其事,成为历史与社会的直接观察者和参与者,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因而,再现历史与现实是历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运用网络资源,直接以图片、视频展示,也可根据教学需要对资源进行加工,巧妙的优化组合,制作成精美实用的课件,可以为学生再现过去历史的生动情景,给学生身临其境的真实,创设出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为学生直接关和认知过去塑造有价值的形象,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情趣,让学生近距离地感知历史,分析历史,掌握历史,从而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历史与社会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实效。

  如《鸦片战争》经过时,我用精心制作教学课件:主线――设计动态英军侵略路线:在鸦片战争形势图上,我按照英军侵略路线,用软件的科学功能设计了一条动态的英军路线,达到“在讲到英军进攻广州时,通过操作鼠标红色线型箭头便逐渐向上伸展指向广州,接着代表广州的圆点在不停地闪动,讲到英军进攻厦门,箭头又可以指向厦门……”的直观形象效果;辅线――在讲侵略路线的同时,利用多媒体容量大、功能强大的优点,又在左上角设计一个窗口,播放英军进攻广州、厦门等地的录像。这样,用多媒体通过多种形式把鸦片战争的经过以直观的动画形式展现出来,既激发兴趣,又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借助网络资源梳理历史因果,启迪思维,深化理性认识

  《教育规划纲要》中强调:“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历史事实具有具体真实、时间推移的特点,其真正的历史与社会事实复杂而抽象,再由于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等局限,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单纯的语言讲明白,给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的教学要求造成很大的困难。

  网络资源以其交互性、共享性的特点,可以通过画面、视频、文字的交互展示,变抽象为具体,便无声未有声,为学生提供想象、比较、思维、总结的空间,增强对知识的横向、纵向理解;可以激发情感,以疑活思,把知识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难为易,实现重难点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达到以往教学所难以达到的效果,锻炼学生的思维素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譬如学习《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中西安事变时,当时国内情况异常复杂,面对抗日国内各派的态度是学生难以弄懂的难点,为解决重难点,我借助网络资源播放电影《西安事变》中的五个片断:(1)张、杨西安“兵谏”;(2)宋美龄及端纳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而斡旋;(3)何应钦兵围西安,轰炸渭南、华县;(4)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去西安调停;(5)张学良送蒋介石到南京。在历史在线的基础上启迪学生:张、杨实行“兵谏”,但为什么不处决蒋?宋美龄和何应钦同属国民党人,为什么对待西安事变的态度截然不同?蒋介石作为政敌,为什么共产党还要派代表团去西安调停,也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学生联系五个电影片断,经过思考,就很容易解决问题,弄清了国内各派别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及目的,理清了历史事实的因果,解决了难点问题,可见,丰富的网络资源,先进的科技手段,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梳理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促进教学有效性的落实。

  三、借助网络资源以史为鉴,资治育人,让认知与价值齐飞

  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史为鉴,资治育人是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所以历史教学过程应该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同时,通过师生感情双向交流,创设情境,激发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借助文字、图像、图画、音乐、视频集声、光、情、景为一体,具有声像并茂的特点,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调动起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氛围,从而进入历史的角色,受到感染和教育,做到以史动人、以史育人,使学生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如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侵略者的罪行》时,我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情境:先让学生欣赏了圆明园美丽的景观,激发学生对圆明园的喜爱、自豪之情;紧接着播放了八国联军抢劫、焚烧圆明园的录像,当学生激起了对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群情激愤……抓住契机,设疑启迪:“为什么当时八国联军敢如此猖狂地侵略我国?”“你怎样看待当今世界的中国?”学生纷纷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回顾往昔,珍惜现在,畅想未来;课后有的学生说:“真让人感到愤慨……恨不得走进画面与将士们一起抗击敌人。”有的说:“从电影和课文的学习中,我更真切地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苦难。”由于借助网络资源生成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感人的音响,加上教师抑扬顿挫的旁白、引导,学生在正确理解课文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对真善美的爱,对假恶丑的恨,思想感情受到极大的感染和熏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了升华,新世纪的责任感也更明确了,历史与社会学科的任务也得到落实;

  总之,通过网络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兴致勃发、思维激发、情感爆发,主动获取知识,学业有所收获。作为历史与社会教师,要紧跟科技的步伐,善用网络资源辅助于教学,努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网络激活历史教学,科技创造课堂高效

论文搜索
关键字:激活 课堂 高效 教学 历史 科技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