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金融研究论文 >>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问题研究论文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问题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8-03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问题研究

  一、引言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就是将农业生产中的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优化,以市场为导向,旨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打造生产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多方、多环节参与的生产经营体系。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产品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了变化,农业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已成为主要模式。农业产业链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机构应该依据农业产业链的运作特征,提供适应农业产业链发展的金融服务。现有农业产业链融资是延续生产、贸易领域的融资创新方式,与传统融资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是扩展了金融机构的授信条件,打破了以往抵押贷款可授信资产范畴。产业链融资方式关注点是产业链整体绩效表现,将对产业链的整体评估作为可授信依据。对产业链上企业的评估则更关注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影响地位。二是资金流动仅限于产业链内部相关交易,依据产业链上核心企业的资信,发挥放款资金的辅助监督职能。三是产业链融资以其实现的相关收益作为还款来源。我国农业产业链融资虽已广泛开展,但还是不够深入。因此,金融机构应该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和农业产业链特色,提供定制化、差异化的金融创新服务。

  二、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的比较分析

  1、园区主导型产业链融资

  以园区为主导的产业链融资是以园区内农业产业链上的企业为对象,利用产业链上各参与主体的业务合作关系,实现农业产业链上资金循环流动的金融服务。由于园区产业链上的参与经营主体在业务、资源、信息、技术及销售渠道等方面存在依存性,这一特征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放贷风险,增强了农业产业链上参与主体的信贷能力,实现了金融机构和产业链参与主体的利益。

  以杨凌农业示范园区为例。杨凌示范区是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目前已形成科学农业园区、农业中试园区、农业综合园区、农业观光及休闲带、生活服务区等七个功能区,园区规划面积83000亩,耕地面积61656亩。就杨凌示范区产业特色,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鼓励示范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国家政策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引导下,制定了一系列为园区产业参与者资金支持的相关政策,并进行了探索实践。2009年,杨凌农业示范区开始了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实践试点,开展了农村房屋、土地承包经营权、农业生产物资、设施、知识产权等抵押贷款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盘活了农村不动产,扩大了农村信贷的担保物范畴,有效解决了农业产业链上参与农户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至2013年6月末,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累计发放6400万元,余额2900 万元。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在为更好地服务于杨凌示范园区进行各种合作创新服务。杨凌示范区在国内首创农业生产保险“银保富”,为生产农户提供了生产保障,这一举措为生产农户、中小企业进一步扩展了融资渠道。目前,杨凌示范区为生猪生产、大棚蔬菜提供的保险支持已获得银行贷款8千万元;发放的基于订单的抵押贷款2288万元;2015年11月,国内首个农科村镇银行在杨凌农业示范区成立。

  2、政府主导型产业链融资

  以政府为主导的产业链融资是指政府立足于地方产业的特色,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出资建立农业生产基地,设立合作社,鼓励农户规模化、组织化生产,吸引农业龙头企业在基地内发展产业链条,与金融机构合作探索对信贷供需双方有利的融资模式。政府在此环节不仅充当媒介,还要为信贷供需双方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在政府的担保和撮合下,促进金融机构与产业链参与者的合作,实现多方共赢。

  以陕西南部的茶叶产业带为例。陕西的主要茶产业区分布在汉中、商洛、安康地区。陕南以其特有的地理条件和优势资源使得陕南茶业成为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也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一直以来,陕西省政府特别重视茶产业的发展,把其作为重点产业来抓。陕南茶产业已经成为推动陕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柱和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业产业,已成功打造了“商南泉茗”、“汉中仙毫”、“秦巴雾毫”等知名茶叶品牌。陕西目前的茶园面积160万亩,采摘面积108万亩,总面积在全国排第9位,茶叶产量为4.4万吨,全国排名第13位。陕南产茶区有21个县、涉及26万农户,共计500万茶产业链参与者。茶产业链的高效发展直接影响着产业链条上参与者的经济效益。茶产业以茶农的源茶供应为基础,形成了一个在龙头企业带领下,以市场为导向,旨在提高茶产业链经济效益,打造茶产业生产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拥有多方、多环节参与的生产经营体系,很好地将生产农户、茶产业基地、行业龙头企业联系起来的农工贸、产供销一条链产业组织经营模式。民生银行等多家银行对陕南茶业实施“投行与商行联合”、“融资与融智结合”的金融创新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龙头企业主导型产业链融资

  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产业链融资主要以农户、合作社、企业为合作模式,产业链上龙头企业与农户或合作社签订生产订单,规定初级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必要时为生产农户提供生产物资、技术指导,并按合同约定价格统一收购、加工。金融机构为龙头企业主导的产业链融资是以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间的业务往来提供信贷服务的。

  以陕西华圣企业(集团)为例。陕西华圣集团是以苹果产业化为主导,业务涉及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投资、房地产开发、商贸旅游国际贸易等领域的大型综合集团,是陕西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品出口示范企业。华圣集团由陕西华圣果业营销管理有限公司、延安华圣三农科技服务公司、宝鸡华圣果业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华圣果业国际进出口公司组成,打造了一个产供销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模式。华圣集团旗下的华圣果业公司投资3.5亿元,打造了目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仓储气调库,最高储存量达4万吨;同时还引进了世界先进的果品分选线,每年可实现苹果储存、加工能力达5万吨,苹果生产能力及规模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华圣果业集团在陕西农业发展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下,成为陕西鲜苹果出口的王牌企业。陕西苹果全国有名,出口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优质鲜苹果70%以上都出自华圣。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农户、生产基地、企业”为合作形式,向华圣果业提供贷款支持,华圣果业目前已建成苹果园、苗圃园各2000亩,并先后在20多个苹果县设立了生产基地,参与生产果农1.2万户,实现果农收入6000元,响应了政府发展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的号召。   三、制约金融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因素分析

  1、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尚不成熟,处在初期阶段,农业经济弱质性本身也对金融机构的资金投放缺少吸引力。目前农业产业化企业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农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不稳定、风险较大等因素,抑制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入。除了以上因素,陕西省农业产业化中组织结构发展层次低,相关配套服务水平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部分农业产业链中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较好,但行业龙头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带动作用非常有限,也使得金融机构给与农业产业链上中小企业、生产农户提供的资金支持非常有限。再就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不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发展。农业经济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生态,农村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如灌溉系统、防病虫害系统在农业生产保收方面都存在瓶颈,阻碍了农业经济的长足发展。

  2、农业产业链结构不健全,金融服务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

  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生产中,由于农业产业链上的参与者自身实力和信用状况不同,产业链上的融资主体的资金来源也不同,使得金融服务主体之间很难形成协作,产业链上的融资渠道存在差异化,使得资金在整个产业链上的流转效率低下。产业链融资中资质较差的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龙头企业的信用担保,一旦龙头企业出现经营风险或信用危机,风险会涉及整条产业链的参与者,会出现产业链的动荡,甚至崩溃,这都会影响产业链外部资金提供者的融资意愿。再就是现有农业信贷资金期限短,与农业产业化的资金需求不匹配。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强,整个生产周期资金占用时间较长,而且农业生产面临较大自然风险,一旦经营不利,金融机构面临较大信贷风险。而金融机构为了降低信贷风险,更愿意提供期限较短的贷款。目前,农村金融体系尚未健全,能够满足农业产业链发展的多样化金融服务还有待探索。

  3、农业保障体系不完善,涉农贷款风险大

  由于农业经济的本身弱质性,保险机构开展的涉农保险服务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陕西省在2012年正式开始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试点品种有16个。虽然农业保险险种广泛,但很多险种的开展并不深入。由于陕西省保险机构在农村覆盖面低,全省整体农业保险的赔付率低,农业经济季节性强,定损复杂,使得保险业务的管理成本较高,利润减少,保险机构对涉农保险缺乏兴趣。农业抵押贷款仍以固定资产为主,缺乏多样性,把一部分中小企业拒之门外,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金融对农业产业链的支持。农业融资担保体系不健全也制约着农业产业链的融资效果。陕西省的担保公司大多数是由政府牵头或出资成立的,他们的服务领域主要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面向广大生产农户开展的担保服务所占比重较低。

  四、金融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的改善建议

  1、优化农业产业链结构,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在农业产业链发展中,龙头企业充当了农业生产与市场对接的桥梁。农业产业链中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金融机构应重视对链条上龙头企业的资金支持,应该深入企业调研,开发适合不同农业产业链特色企业资金需求的金融服务,如农产品半成品、成品的存货、应收账款为抵押物的质押贷款。同时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依据其业务关系的需求提供贷款、贴现、理财、咨询等金融服务。通过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上的核心地位和号召力,规避金融机构放贷的风险,从而带动整条产业链的效益提升。

  陕西省拥有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要充分利用示范区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带动作用,加大对农业示范区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完善其在技术培训与科技推广方面的功能。大力支持陕南、关中、陕北等地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带,依据当地资源打造农产品品牌优势,带动当地农户增收,拉动农业经济增长。

  2、加强金融创新,畅通资金渠道

  资金在产业链各节点的顺畅流动,是促使链上企业正常开展经营活动的关键,同时对于产业链条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金融机构应该加强金融服务创新,推出定制化、差异化的产业链融资服务模式,以适应不同产业链特征的资金需要。如对于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产业链,融资模式应重点关注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经营状况、综合信用水平;对于以政府为主导的产业链,在融资模式中应以政府担保为基础,采取银证合作方式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对于以园区为主导的产业链,其融资模式应以整个园区为依托,积极探索股权、信托、电子化融资渠道,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此外,金融机构还要与龙头企业、协作组织、物流等其他参与机构加强合作,借助互联网优势,扩展融资渠道,借助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监管职能,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3、加强金融合作,完善涉农保障体系

  金融机构在广泛开展涉农业务的过程中,应严控信贷风险。首先,在业务的选择和办理过程中应规范业务流程,严格审核信贷参与人的资质,对产业链上的资金进行全程监控。其次,应建立农村信用评价体系,建立产业链参与者信用评价档案,联合政府等产业链外围服务机构建立相应激励机制,对信用较好的参与者在贷款利率、审批项目等方面提供优待政策,对恶意违约的参与者采取相应惩罚措施,以期建立诚信、健康的农村经济环境。最后,还应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政策,继续扩大涉农保险的覆盖面,积极落实明确农业险种的赔付政策。尤其进一步对偏远地区实施优惠政策,提高种植业、养殖业的风险补偿标准,激发农户的参与积极性。建立涉农贷款的风险补偿金,来降低金融机构的放贷风险。积极培养各类农业担保机构,解决涉农企业融资担保能力弱的问题。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问题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产业链 支持 产业 农业 金融 研究
最新金融研究论文
试论国际金融研究的新方向
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农村普惠金融思考
浅析互联网金融模式存在的安全隐患
新冠肺炎疫情下绿色债券发展
浅析影子银行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应用模式及价值研究
数字货币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问题研究
民间金融公司风险传导机制研究
AMCs金融科技研发模式探索
热门金融研究论文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汇率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若干启示
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几点看法
金融危机是中国的心腹大患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利弊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发展中间业务 提升综合实力
金融发展理论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