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财政税收论文 >> 国债研究论文 >> 改进我国国债发行的几点建议论文

改进我国国债发行的几点建议

作者:未知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6-08-09
摘 要:本文从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历程出发,总结了我国国债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国债供不应求等六点。又从进一步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改进和完善国债管理及建立市场经济下的管理机制的几点建议:保持国债发行的适度规模等五点。

  关键词:国债 现状 建议

  现在人们仍然记得八十初年代, 中国国债(national debt)刚刚恢复发行,面值为一元,两元,五元。面值虽然很小,数量也不大,但发行主要靠行政手段( 扣工资)完成。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金融( financial)意识的提高,国债的发行由行政摊派转为柜台自由买卖既九十年代初全国各地成立财政国债服务部及信托公司专门从事国债的发行、兑付 、转让及代保管业务。且发行面值及发行量也大大增加,尤其在九十年代末期发行方式逐步走向无纸化。

  1 我国的国债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壮大,已经走完了西方国家几十年、上百年才走完的路。尽管道路并不平坦,但一个基本遵循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原则和按国际惯例运作的国债市场确实已经建立起来。国债市场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作用已逐步为人们所认识。当前,我国的国债市场的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国债供不应求。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日渐好转,银行存贷款利率连续调低,城乡居民储蓄的热情有所降低,而国债由于投资风险小收益稳定,变现性较强等优点而倍受广大市民青睐,人们逐渐把目光转移到了国债市场,全国各地出现了争相购买国债、销售异常、供不应求的局面。

  1.2 个人持有国债的比例过高。在国债市场较发达的国家,国债的持有者通常以专业机构、政府为主,个人持有的国债比例较低,比如在美国、个人持有国债的比例仅为 10%,日本也不超过 30%,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在我国个人持有国债的比例竞高达50%以上。这与国债市场迅速发展,发行频率不断加快,国债投资专业性明显增强,运作效率不断提高大大不相适应。

  1.3 国债发行方式的市场化程度不高。1994 年和1995 年,我国引入了国际通行的国债一级自营商制度,然而,我国的一级自营商除了国有商业银行以外,其它一级自营商的自有资金的规模都不大。由于国债的发行规模越来越大,因此对这些自营商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也往往对国债一级自营商实行了承购包销的发行方式。这种方式仍然是通过各级财政层层下达承销计划的办法。可见,这种国债一级自营商制度也没有真正摆脱行政分配倾向。此外,我国一级自营商所拥有的权力和义务是不对称的。一级自营商只有在一级市场上承购国债的义务,但却没有取得资金融通以及在二级市场上做市场的权力。

  1.4 国债市场结构不合理。其一,国债发行利率缺乏弹性,国债利率结构不尽合理。其二,国债期限仍显单一,发行节奏和发行期无均衡性。其三,目标市场定位低。长期以来,中国国债一级市场的目标市场为居民个人投资者,这不仅使发行市场较长的时期在低水平徘徊,也是造成二级市场流动性差的一个主要原因。

  1.5 国债二级市场流动性不强。国债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反映着市场的活跃程度,衡量二级市场流动性的标准,主要是市场的交易量,交易量越大,市场就越活跃,就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市场,债券市场资金配置才能趋于合理与有效。

  1.6 国债的借、用、还不统一。我国在国债的债务主体及发行权限的规定上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我国国债在借、用、还这三个环节上还不配套、不协调。国债的举借与使用,国债收入的使用与偿还相互脱节。

  2 从以上我国国债市场的现状来看,我国的国债市场还存在许多尚待完善的地方,要使国债能充分发挥作用,必须改进和完善国债管理,建立市场经济下国债管理机制,使国债管理逐步走向成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加强控制:

 [1] [2] 下一页

论文搜索
关键字:国债 发行
最新国债研究论文
论我国储蓄国债发行市场现状及其政策建议
试论互联网金融兴起对我国储蓄国债带来的挑
浅谈我国国债流通市场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我国国债市场发展回顾与促进市场高质量发展
储蓄国债投资者结构分析及对策研究
关于我国发行特别国债的思考
综合因子分析法在我国债券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3.27国债期货逼仓事件的反思
浅析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及其趋势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美国债务风险对比分析
热门国债研究论文
中国国债规模:现状、趋势及对策
我国国债发行成本优化问题研究
论中国国债管理制度的系统改革
论地方公债发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国债政策
我国中长期国债政策研究
论“国家综合负债” ——兼论如何处理银行不
我国国债规模及其风险防范
我国国债二级市场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我国国债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