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地理地质论文 >>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竹林分布的影响论文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竹林分布的影响

作者:关传友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6-04-13

山西中条山永济的明代栖岩寺一带是“竹声清杂水声寒”,至清代已是 “竹千亩”;万固寺一带是“直排峰万笋,况有竹千竿”[17]。上文中提及的中条山虞乡(今运城)王官谷在清代仍是多竹之地,号称“修篁茂密,溪水暗流,拨竿寻径,宛然陶公结庐处。”(清乾隆《虞乡县志》)说明水源是影响该地竹林分布的主要原因。

西北泾渭上游和北洛河上游也有竹林分布,明清文献中有记载。清道光《兰州府志》称道光十二年(1832年)兰州仍有竹生长。清《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平凉府部汇考》载六盘山西的静宁县和六盘山东的华亭县有竹,《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西安府部汇考》载邠州(今彬县)也有竹。可见陇东、六盘山一带在明清时期仍有竹林分布。志载北洛河上游的陕北佳县箭括坞,从明弘治到清嘉庆间“多产竹箭”[18]。由于道光年间的极度严寒,该地竹林消失了。这些分布的竹林都是耐严寒的高山竹种,如箭竹类、箬竹类,而它们的经济价值不大。

7.结束语

现代西北地区的竹林分布大致是起自甘肃东南部渭河上游的天水一带,经六盘山南麓和千河上游,到渭河平原南部。主要有甘肃的天水,宁夏的隆德、泾源,陕西的陇县、眉县、周至、户县、蓝田、华县等地。竹林在沟谷、小平原等背风向阳、水源丰富处散布,呈不连续的斑点状分布。

建国后,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展了南竹北移活动。陕西秦岭北麓的周至引种毛竹成功,形成了成片生长的毛竹林。兰州大学先后从临近地区引种刚竹、淡竹和毛竹,经7年培育已分布在校内各个景点,成为优良观赏竹。今后西北地区发展竹林生产应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乡土竹种,选择背风向阳、灌溉条件好的地方种竹,扩大竹林分布面积。

 

主要参考文献:

[1] 朱士光:《西北地区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迁及其基本特征》,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3辑。

[2] 龚高法等:《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迁及生物分布界限的推移》,载《历史地理》第五辑。

[3]、[7]、[9]、[10]、[14]、[15]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载《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4] 徐日新:《新石器时期渭水上游的生态变化》,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3辑。

[5] 马  强:《历史时期汉中盆地的生态环境及变迁》,载《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3期。

[6] 贾兰坡等:《河南淅川县下王岗遗址中的动物群》,载《文物》1977年第6期。

[8] 朱士光:《西汉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特征与都城长安相互影响之关系》,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3期。

[11] 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河山集(第二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版。

[12]、[13]、[16]、[17]、[18] 文焕然遗稿:《二千多年来华北西部经济栽培竹林之北界》,载《历史地理》第十一辑。

 

 

上一页 [2] [3] [4]

论文搜索
关键字:气候变化 历史时期 竹林分布 影响
最新地理地质论文
浅析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应
浅析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基层地质勘探工作管理对策研究
公路地质灾害防治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执行率管理的思路与路径探
绿色地质勘查综合技术应用分析
叶尔羌河流域下游土壤的盐渍化特征分析
宿迁耕地质量保护工作调研报告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地质雷达在软弱围岩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热门地理地质论文
人文地理学
论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
浅淡煤炭分布“北多南少”的成因
漫谈地理人种
南北半球十不同
奇异的贝加尔湖
漫话“中国龙”
美国的地理位置与“亚洲牌”
黄河下游断流日益严重
麦金德的「陆心」地缘政治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