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当代中国论文 >> “后现代”思潮在中国——兼论其与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的复杂关系(3)论文

“后现代”思潮在中国——兼论其与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的复杂关系(3)

作者:杨念群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6-04-30

  注释: 

  39,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1989年版,页1. 
  40,参见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1,艾尔曼:《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2,罗志田曾敏锐地指出:"杨著首要的新意在于将后现代主义提倡最力的空间概念引入我们中国通常为时间概念所’控制’的史学领域。"参见罗志田:"乾嘉考据与90年代中国史学的主流",载《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页227.也有相反的意见如刘建军曾认为:"杨念群对近代知识体系之横断面的研究,补充了梁启超’三阶段论’的不足,但这一横向的分解研究割裂了近现代知识图式转换的整体面貌。"参见刘建军:《中国现代政治的成长-一项对政治知识基础的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页83. 
  43,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44,例如中国学者直接移用国家-社会框架的著作最近几年屡见出版如用之于研究中国近代商会的著作如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华中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用之于研究宪政与地方自治的著作如马小泉:《国家与社会:清末地方自治与宪政改革》(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用之于研究社会救济方面的著作有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927-1949)》(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等. 
  45,46,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页4-5. 
  47,有个别受人类学影响的中国历史学家如陈春生、刘志伟、郑振满、赵世瑜等比较注重对庙宇与宗教祭祀仪式等问题的研究。但与主流意义上的社会组织研究相比,它们在中国社会史研究领域仍相对处于较为边缘的位置。 
  48,参见刘新:"为了忘却的纪念:一个关键研究个案的批判性评论",载《清华社会学评论》(2002年卷)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页308-342. 
  49,参见Jing,Jun,The Temple of the Memories:History,Power,and Morality in a Chinese Village,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50,参见方慧蓉:"’无事件境’与生活世界中的真实-西村农民土地改革时期社会生活的记忆",载杨念群主编:《空间 记忆 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页467-586. 
  51,郭于华、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史学:纪念梁启超《新史学》发表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 
  52,53,如应星的著作《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三联书店2001年版。 

上一页 [1] [2]

论文搜索
关键字:后现代思潮 中国 各种思潮 复杂关系
最新当代中国论文
新时代文化自信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长沙雾霾天气形成的经济社会原因探究
日本动漫对中国80后作家的影响及启示——以
对我国互联网“扫黄打非”的几点思考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当代中国青年的文化属性初探
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民族化及其实现路径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如何处理当代中国婚姻中的危机问题
热门当代中国论文
中国文化发展浅析
理想与现实之间
激情与理性间徘徊——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
五四:从爱国激愤到制度寻思
论人文精神的实质—兼及大学人文教育问题
悲哀的“破鞋”--王小波《黄金时代》人物形
自由、民主与当代中国“问题”
大学的教育理念与目标
王小波的精神结构及其小说的结构模式
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