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进入新的转折期论文

中国经济进入新的转折期

作者:刘建忠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7-01-20
摘 要 中国经济发展如何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这两年学术界重点探讨的问题。通过对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挑战:能源、原材料问题,水、土地资源问题,对外贸易问题、国际收支问题的研究分析,提出构建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节约型社会

  中国经济由过去单纯追求国内经济增长向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追求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阶段转换,这一阶段转换使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中国必须对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调整,逐步解决多年来积累下来的一些结构性问题。
1 当前经济发展状况
  今年以来,能源原材料价格一直在涨,铁矿石一次涨价70%,石油已经突破70美元 / 桶的大关,虽有所回落,但幅度很小,而老百姓最为关心基本生活用品,除住房价格上涨外,像汽车、彩电、电脑、手机、空调、冰箱等商品价格却有所下降,石油涨价带来石化、民航全行业亏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石油有可能突破80美元 / 桶的关口,甚至100美元 / 桶,而石油五年内降价的可能性又不大。原材料涨价产品降价,造成工业企业利润增长速度趋向于零,这充分说明中国经济已进入新的转折期。
1.1 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1)能源、原材料问题
  2003年,我国实现的GDP为1.4万亿美元,约占全世界4%,但为此消耗的各类资源估算为50亿吨,其中原油2.52亿吨(包括进口原油9 112万吨,进口成品油2 824万吨),消耗量和进口量均居世界第二位,石油进口依存度达35%,原煤15.79亿吨、铁矿石3亿吨、钢材2.71亿吨、氧化铝1 168万吨,水泥8.36亿吨,分别为世界消耗量的31%、30%、27%、25%、40%,我国每创造1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
  2004年,我国产煤19.6亿吨,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原油产量1.8亿吨,是世界第五产油国,而煤炭、石油增长潜力十分有限,中国煤炭消耗居世界第一,石油消耗居世界第二(包括进口原油1.44亿吨),能源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这几年来出现的“煤荒、电荒、油荒”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我国主要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其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铝土矿、铜矿人均占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42%、18%、7.3%,2002年,我国石油、铁矿石、铜和铝的国内资源保障程度分别只有69%、57.6% 、47.1%和56%,这三种矿产资源已严重依赖进口,而我国产业是以能源和矿产资源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导的,对能源和矿产资源旺盛的需求成为导致世界能源和矿产品价格飞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2)土地资源、水资源问题
  中国有13亿人口,而耕地只有18亿亩,人均耕地只有1.41亩,人均耕地水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并且耕地后备资源十分紧张。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km2,占国土面积37%。土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又一制约因素,土地是沿海地区尤其是长江三角、珠三角城市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人均水资源量2 2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目前我国缺水总量约为300亿~400亿m3,全国669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0个,城市年缺水总量约60多亿m3。水资源也是长期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一个重要因素。
  (3)对外贸易问题
  我国经济越来越多依赖进出口,依赖国外市场,对国外市场依在度越来越大,一方面我国大量从国外进口石油和原材料,另一方面我国一大部分产品销售外国市场。今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有望接近15 000亿美元。2003年,我国约50%的铁矿石和氧化铝、60%铜矿石,34%的原油依赖进口。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贸易总额占GDP比重)超过70%,而美国、日本这一比例都在20%左右,中国贸易以加工贸易为主,进口原材料、出口产品,中国经济对外高依存度长期不会改变。
  (4)国际收支问题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投资引进国,累积引进投资6 000亿美元,中国外汇储备年初已超过7 500亿美元加上香港,中国现已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国家,外汇储备以购买美国国债为主,这等于输出了大量短期资本,双顺差说明中国资源配量极不合理,同时贬值的美元也会造成中国外汇储备缩水,这也是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

2 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1)建立以节地、节水,综合治理为中心内容的农业生产体系,增强农业生产能力,适当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财政对农业农业投入的力度,建立国家对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我国是一个资源短缺型国家,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现阶段农业补贴的目标主要是以保障粮食(农业)安全为主,并以安全目标带动农民收入目标。补贴的力度只能是有重点的逐步增加补贴,即对重点品种(小麦、玉米、稻谷、大豆)、重点地区(粮食生产区)和重点人群(种粮农民)进行补贴。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根本途径,积极发展小城镇,改变二元经济结构为一元经济结构,积极疏导农民迁移城市,进城务工,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2)建立以节材、节能为中心内容的工业生产体系,在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的过程中,有更高技术含量、附加值更大、环境代价更小的产业发展起来,表现出更高的生产率和社会效益。发展高技术产业,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以提高整个经济的社会化水平。“十一五”规划有“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的战略目标。“十一五”期间,按降低20%的规划,平均每年要降低4.4%,通过技术进步、科学管理是能够达到的。因为在1980年到2000年20年里,我国GDP增长与能源消耗增长之比,平均为1:0.5左右,也就是用一番的能源消耗保证了两番的经济增长。“加快发展核电、可再生能源和大力发展水电”,是《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的多元化战略的主要内容。降低单位GDP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并实施多样化能源战略,既能降低经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同时也是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
  (3)建立以节约物流成本为中心内容的交通运输体系,有资料显示,发达国家平均物流成本是10%,而中国平均物流成本则要高出一倍,达20%,中国企业要把20%的运营成本投入到和物流有关的事项中。沃顿商学院和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推出的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物流成本高的原因有二,一是物流企业过于分散,应用现代流通技术的企业少,二是中国的高速公路网欠发达,道路尤其是高速公路不足,流通效率低。积极发展交通运输业,适当限制汽车产业中的小轿车生产,尤其是大排量、高耗能的小轿车。

 [1] [2] 下一页

论文搜索
关键字: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节约型社会
最新中国经济论文
试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试论中国共产党百年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历史
中国新时代海外经济利益保护能力建设探讨
后疫情时代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思考
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冬奥会对中国经济的影
经济制度促进了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OF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从房地产泡沫中论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论改革开放后高储蓄、高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
供给侧改革与中国经济发展
热门中国经济论文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分析
2008年金融危机是个机会
浅析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浅谈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试论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金融危机背景下和谐劳动关系问题的思考
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思考
关于当前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