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从居民高储蓄率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论文

从居民高储蓄率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

作者:吴振华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7-01-25


(2)基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制度变迁的不可确定和相应政策规范的不完善导致居民收入预期的未知性,为保证未来的消费水平和预防事故和灾难,他们只有节省开支增加储蓄。消费者并不只是简单地根据当前的收入作出消费决策,他们在很大程度上着眼于长期收入前景来选择自己的消费行为,这就是著名的永久性或生命周期收入假说(萨缪尔森《经济学》)。居民今日储蓄往往是为了一种日后的消费。作为理性人的消费者,往往把当前消费维持在较低水平上而提高当前储蓄。在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下岗、就业、教育等一系列问题使居民自己也不清楚自己要准备多少才能迎合未来的需要,这就带来了居民个人储蓄的增加。
(3)根据巴罗的“中性理论”,社会保障有可能被个人代际转移支付所补偿,抵消一部分挤出效应;另外如果存在着遗产动机,即当私人储蓄不仅仅为个人进行时,社会保障对于个人储蓄的挤出效应应该为零。
(4)中华民族节约的优良传统,是一种长期的心理特质。“天晴带伞,食饱带粮”这是和西方享受消费“即时行乐”不同的地方。某种程度上,节约的传统美德限制了居民的当前消费,而是促成了他们的储蓄。
4 社会保障制度的多元结构和特征对社会总储蓄的影响
社会总储蓄并不仅仅是指居民的个人储蓄,还包括政府储蓄、企业储蓄等。政府储蓄往往和国家一个时期的经济走向和社会秩序有很大关系;同时企业的储蓄也与企业的经营状况紧密相连。笔者认为在不久的未来,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完善的情况下,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的良好结合能带来居民个人储蓄的下降,与此同时,政府和企业的储蓄相对增加,他们为居民的养老、医疗安全做了保障。
5 结语
当前我国的银行利率一再下调,但是居民储蓄的积极性不减。降息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分流储蓄,刺激消费,但1996年以来连续降息并没有实现预期目的。
高储蓄率虽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组的资金来源,但是储蓄率过高过快增长却又潜伏着巨大的隐患。过高的储蓄率导致内需不足。从宏观来看,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扣除投资部分后的支出结构由消费和储蓄两部分组成,消费指现期消费,储蓄是未来消费。居民当期消费与储蓄存款有着反向联动关系,在可支配收入一定时,储蓄倾向的提高意味着当期消费的减少,其结果是削弱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消费需求的膨胀对国民经济增长所做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数据显示,近5年来,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10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平均为59.5%,比世界平均消费率低将近20个百分点。消费需求不足,制约着国内需求的进一步扩大,使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另外,储蓄率过高也给银行增加了系统性风险。有效地刺激消费,拉动经济的增长,是当前摆在政府面前的一大课题。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能够分解居民未来生活之忧,从而起到释放储蓄,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整个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济和政治更是紧密相连的,社会制度的进步势必带来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望春.居民储蓄变动的若干社会因素初探[J]. 江汉论坛,1996(1)
2 李珍著.社会保障理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3 蒲晓红.养老保险的储蓄效应[J]. 当代经济研究,2003(4)
4 刘芬华.社会保障、储蓄与经济增长[J].华南金融研究,1998(4)

上一页 [1] [2]

论文搜索
关键字:居民 高储蓄率 社会 保障制度 不健全
最新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幼儿教学引入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社会性交
回归与延展
校园网贷乱象治理的探索
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人临终生活质量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人际互动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研
社会热点事件在“两微”平台的传播机制研究
试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社会背景
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女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热门社会其它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建立绿色化学
网络信任危机:电子商务的伦理陷阱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论自私(上)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