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会计审计论文 >> 会计理论论文 >> 新会计准则体系学习四法论文

新会计准则体系学习四法

作者:未知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7-07-13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其中包括一项基本准则与38项具体准则,基本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38项具体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较早前,人们普遍对新会计准则的语言风格忧虑,恐其成为国际会计准则晦涩的直译本。不过,实际情况打消了类似顾虑。新会计准则在语言上已尽力做到通俗易懂,以符合国人的阅读习惯。然而,会计准则的严谨精密的特点,也注定了其不同于散文或小说,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于是,探讨如何阅读学习新会计准则,在这过程中有无一些事半功倍的方法,就显得必要。本文介绍一下笔者学习实践中总结的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

方法一:留意路标

所谓路标,就是在某个具体准则中,将相关内容导引致其他准则。比如,由于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而极具中国特色的第8号准则—资产减值,第一章第三条“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中,便将相关事项指引到存货、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所得税、租赁、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与石油天然气开采准则上去,竖立了八个路标。
38项具体准则构成了一个相互交织的有机体系,其中的一项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个的路标。在整体具体准则体系中,这种路标体现一般体现在两部分内容中,一是适用范围部分,如上述资产减值准则中的情况;二是在会计确认与计量等内容中,如第11号会计准则-股份支付中第四条“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提供服务的,应当以授予职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定。”,这样,将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确定的内容指向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上去。
路标形式不是单一的,至少有三种:第一种是单向标,就是一对一的指引;第二种是多向标,就是一对多的指引;第三种是互向标,就是此指引到彼,彼又指引回此。第二种比较常见。对于第三种,倒不是准则间相互踢皮球。如上述股份支付准则中,将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指向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而第22号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四条规定:“由《企业会计准则第11 号——股份支付》规范的股份支付,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1 号——股份支付》”。可见,是指引的内容不同。
同时,这种指向也有一种聚集的取向,把握这种趋向能使我们发现准则中的核心内容。如第10号准则-企业年金基金第六条,在说到企业年金基金运营投资的计量问题时,规定:“投资公允价值的确定,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该注意到,股份支付准则中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也是指向第22号准则,这样,就彰显了该准则对公允价值确定的重要性。而相关的核心内容就是第22号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的第七章“公允价值确定”,这也正是新准则体系与旧有准则相比,变化最大处之一。
通过路标,各项具体准则之间构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严密格局;通过留意路标,使学习者逐渐由散乱分离的印象上升上系统深刻的认知,并自然透析出准则内容的核心部分。

方法二:把握边界

很多情况下,边缘部位往往是美妙的,因为其介于新旧之间、不同事物之间、袒露的与遮蔽的之间。而就新会计准则体系而言,也存在这种边缘或边界。
这体现在两个层次上:一个层次是第38号准则-“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这是一种新旧会计制度的边界,可能是在2007年1月1日,也可能是在其后的某年某月某一天;另一个层次是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之后,相关准则内容中规定的边界,如公允价值应用的先锋-第3号准则“投资性房地产”,其中第四章“转换”中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这样,就产生也互为反向的两种边界。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层次的边界容易混淆,宜留意区分。
近期,一些研究机构与媒体上有诸多探讨新会计准则体系实施对上市公司影响的文章。其中,有一篇较有份量的研究报告,在解读投资性房地产准则时,就存在两处边界相关的瑕疵。一处是,将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施行新会计准则理解为,上市公司在2007年披露的2006年报中便可采用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另一处是,混淆了上述两个层次的边界,2007年1月1日的转换,是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转换”,而非执行新准则体系后经营过程中的“转换”;所以,该解读中适用的应该是第38号准则-“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第六条“对于有确凿证据表明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首次执行日可以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将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调整留存收益。”,而不是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的第十六条。
  这种混淆不同层次边界的个案,对我们有两方面启发。一方面,要重视第38号准则“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这是新旧制度转换的关键之一,也是评估新会计准则体系对公司影响程序的一个重要依据;另一方面,要对会计准则体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突出对体系的考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就涉及到“由远及近”的学习方法了。

 [1] [2] 下一页

论文搜索
关键字:会计 准则体系 四法
最新会计理论论文
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思考
试论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
实证会计和分析式会计研究方法的融合探讨
农业企业会计网络化对策探讨
试论企业生产经营中高级会计理论的应用
浅谈信息化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探讨
浅析互联网时代下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思考
试论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热门会计理论论文
现代企业会计制度与会计管理模式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诚信的人际关系是会计的基础环境
论企业内部控制
浅论会计诚信
内部会计控制理论与实务
重塑会计诚信
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其预防对策
会计诚信问题的经济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