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财务管理论文 >> 财务分析论文 >> 县级政府资金使用效率分析论文

县级政府资金使用效率分析

作者:潇霖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8-09-23

 

   3.1财政支出能力低下与政府资金损失浪费并存

  目前从总体上讲,我国的政府财力规模非常狭小,财政支出能力低下。这样一种低水平的财政支出格局已经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县级政府正常履行职能,不仅难以确保社会公共性开支的最低资金需求,而且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已无力维持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有的甚至连工资也按时发放不了。这就表明,当前财政的支出职能非常弱化,财政支出总量严重匮乏。

   但与之相对应的是,一方面支出总量不足,另一方面支出管理失控,政府资金损失浪费严重,政府资金使用效率很低。当前整个社会上奢侈摆阔之风盛行,花钱大手大脚、铺张浪费挥霍的现象比比皆是,过去长时期存在的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管理滞后、财政纪律松弛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公款吃喝玩乐屡禁不止,各种会议泛滥成灾,政府兴建的各种培训中心、会议中心、疗养中心及其附属的宾馆饭店多如牛毛,一些部门和领导竞相出国公费旅游、竞相进口豪华车享受也绝不是个别现象,这都已成为我国财政资金的一个巨大漏洞。此外,建设领域的浪费也不容忽视,各地项目单位基建概算编制中高估冒算现象严重,基建预算执行中超预算现象普遍,建设成本高,资金浪费严重,使用效率低下,尤其是重复建设、盲目建设带来的损失浪费更是惊人。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也存在资源配置不够合理、效益下降的问题,一些地区的事业机构重复设置、设备重复购置、“大而全”、“小而全”,投入产出效益差,规模效益低,从而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

   3.2 在政府资金支出结构中,支出“越位”与“缺位”并存

   当前县级政府资金支出结构中,一方面存在着财政包揽过多的弊端,政府资金供应范围和对象几乎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各个领域,不该包的包揽过多,即所谓政府资金使用的“越位”; 另一方面还面临政府资金支出“缺位”的矛盾,这主要是指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公共事务,财政力不从心,并没有完全承担起来,或者说财政未能充分发挥支出分配的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

   (1)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然而,由于财力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县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效,保障程度较低,社会保障支出占县级财政支出比重仅为15%左右。

   (2)环境保护。环境的质量不仅能够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而且还是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应加大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然而,环境保护需要大量的、持续不断的投入才能受到预期的效益,长期以来,由于不重视环保,过渡破坏生态环境,致使自然环境较为恶劣。有的地方政府只顾眼前利益,甚至提出“经济快速发展就是要以牺牲环境代价”,这无疑于饮鸩止渴。

   (3)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基础设施是县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由于县级财务的资金供给能力不足,财政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与政府的宏观调控要求相去甚远。交通、通讯、农业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严重不足,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也不利于增强国家综合经济实力。

   3.3财政供养人员日益膨胀,加重了政府资金支出负担

  财政供养人员与政府资金支出呈正相关关系,当前我国财政运行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就是财政供养人员管理失控,规模庞大,增长迅猛,财政不堪重负,这是导致县级财政困境日益加深、政府资金支出结构不合理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是不管政府级次、经济总量、地域、人口、财政承受能力,都要配套政府的全套机构,所谓“麻雀虽小,五脏惧全”,在经济不发达地区这个问题更加突出;二是由于就业机会少,收入普遍偏低,进入政府机构无意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结果导致政府机构臃肿、财政供养人口失控。由于财政供养人员的膨胀,财政负担越来越重,导致政府资金支出的相当部分被“人头费”吃掉了,财力增长的大头只能用于满足“吃饭”和“养人”。在不少地区新增财政收入约有80%以上用于人员经费。 财政调控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能力受到严重限制。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力度,但由于人员分流难,致使越往基层改革难度加大,许多地方是减机构不减人,减人不减支,甚至越改人越多,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财政供养人员过多的问题。

   3.4政府资金管理水平低下,使用效率差

   在政府资金管理和监督上,各种挤占、挪用现象仍然存在,具体操作的各项制度和机制也不完备,管理效率不高。我们从具体的各项政府资金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这一点。

   3.4.1我国县级政府资金支农存在的问题

   (1)支农资金分配不合理。由我国支农资金分配结构及特征可以看出,支农经费中用于人员供养级行政开支比重过高,基础设施建设中大型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支出过高,且多用于一些与农民增收无关的一些城市防洪、绿化建设等方面,这两部分就占去了支农资金的绝大部分。使得用于农业科技投入,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支出少之又少。

   (2)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差。近年来,我国支农资金效益差的问题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一些项目支出的效益不优。一些项目申报单位主观上不以实现项目资金的最大效益化为目的,而以项目资金所得为目标。项目决策主观性,随意性,行政干预性大的问题十分显著。

   3.4.2政府扶贫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
  
   (1)资金的管理部门较多,拨款手续复杂,环节较多,运行成本较高。“少花钱,多办事”是扶贫工作的一条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但现在,参与扶贫资金管理的部门除财政部门外,还有计划部门、扶贫办、交通部门、民政局等,各部门之间往往从各自部门的利益出发,互相间存在扯皮、推委现象,缺乏有效的统管机制,这对资金的监督管理极为不利,给有的地方和部门“雁过拔毛”人为创造了条件、培育了沃土。

   (2)扶贫项目的选择缺少必要的论证,资金的分配不尽合理。因为平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扶贫资料数据库,没有统一的、长远的扶贫总体规划,在年度扶贫项目的选择上匆匆上报,有的地方不按政策办事,不切实际,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大项目上,待项目上马后才发现资金缺口较大;也有少量资金用于非贫困地区的非扶贫项目,做一些表面现象,建一些形象工程。

   (3)搞虚假“扶贫项目”,套取“扶贫资金”。一些地方借扶贫东风,千方百计采用移花接木或改头换面等手段,欺上瞒下,搞虚假立项,套取扶贫资金后不能专款专用,而是搞更新交通工具,解决干部工资,有的甚至用于请客送礼,吃喝招待开支,致使扶贫资金变了味,更谈不上发挥扶贫效益。

   (4)撒“胡椒面”,平均使用扶贫资。据了解,有些贫困乡村争得扶贫专项资金后,便偷梁换柱,搞平均主义,或以村、以户按人平均分配,不能专款专用,集中合理使用,使贫项目效益不佳,甚至毫无效益。

   3.4.3政府建设项目资金存在的问题

   (1)政府资金在管理观念上存在单向性、静态性、事后性,在行为上职责不明、监管不力。对于政府资金使用的管理,在传统的观念上,只强调使用的合理性,我们的检查、稽查、审计等手段都是本着这一目的进行的,缺乏如何科学、高效地使用政府建设资金。管理力度主要放在建设阶段,重点是建设阶段某环节静态式监督,而缺乏从审批到建设的全过程动态管理。检查、稽查及审计往往是被动的、事后行为,而问题已经发生,损失无法挽回。由于政府金检查及监察人员职责不明,存在不负责任行为,使许多“问题工程”变成“优质工程”,造成很坏社会影响。

   (2)在政府资金建设项目的选择及立项上缺乏客观、公正。各级政府从确定投资规模,落实具体项目,由于时间短、人手少、项目多、很难对各类专业技术问题真正科学决策,因此在项目的评估、审核、确定上存在不科学地选择。由于项目多,且需平衡各方面利益,在选项的标准上无法做到客观公正,从而造成各地区及部门为争取政府资金项目,都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形成“跑部钱进”的现象,个别地区及部门甚至存在虚报项目,套取政府有限资金的现象,以上情况不仅造成政府资金使用的不合理、不科学,而且改变了政府资金使用的初衷,也极易产生各种腐败行为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3)政府资金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不合理、不科学。目前我国政府资金建设项目管理基本上是延续计划经济时期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其一由于责、权、利不清,加之项目前期工作混乱、投资估算不足,造成概算失控,无法科学使用政府资金;其二由于项目管理模式的不合理,导致项目建设及其物资采购招投标工作存在漏洞,最终导致政府投资项目超概算;其三行政权力干预建设项目管理,使建设项目违反科学标准,违背客观规律、造成政府资金浪费。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从资金支出结构,还是资金的管理上讲,我国县级政府资金使用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使用效率不高,需要提高政府资金使用的效率。

   第四章 政府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在第二章我们从分析中得出:不管从资金支出结构,还是资金的管理上讲,我国县级政府资金使用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使用效率不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我们可以从宏观体制上和微观管理上找原因。

   4.1宏观体制上——政府职能转换滞后

   自从中共十四大明确了经济体体制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目标以后,政府就一直致力于政府职能转换,但出于各种原因,政府职能转换始终不到位,县级政府职能转换尤其艰难。主要表现在:

   4.1.1县级政府机构改革不到位、不彻底

   自从1957年第一次扩大地方自主权,进行党政机构大精简以来,中国经历了若干次机构改革,但由于经济管理体制没有改变,机构改革一直陷在“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中。经济体制转轨后,1988年中央进行的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与以往的机构改革实质不同,因为它是在经济体制上发生变化,政府职能相应进行调整的基础上进行的机构改革,不再是单纯的机构变迁,但同于自上而下的政府职能转换没有到位、政企没有真正分开,机构改革也没有达到最终目的,反而由于经济发展、地方投资增加而新设了若干部门、新增了大量人员,形成了新一轮的机构膨胀。20世纪90年代进行的机构改革也因为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而进展缓慢,成效甚微。县级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是政府职能转变,如果政府职能不转变,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根据行业管理要求、部门管理要求、计划管理要求设立的机构就会重叠交叉,难以改革。只有跳出单纯机构的思路,根据公共财政框架下市场经济体制对政府管理的要求设立机构和责任,才能避免再度陷入“精简----膨胀”的怪圈。

   4.1.2县级财政仍然承担过多的应交付市场完成的事务、承担过重的机关运转经费

   在市场信息济体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向社会提供公共品,项目审批、竞争性行业投资和经营性事业单位拨款等都应退出和取消,但由于利益刚性和政府职能没有彻底转变,政府仍然干了许多不该干的事,既额外增加了财政负担,增加了县级政府资金支出的压力,又导致政府资金浪费和支出效益低下。

   4.2微观管理上——政府资金支出管理和控制机制尚未健全
  
   政府预算本是规范支出管理最重要、最有效的一项法律制度,是政府支出管理的基本依据,但预算执行中的随意性与长官意志太大,预算约束软化的状况相当严重。 我国自1995年起已正式颁步了《预算法》,但实际执行情况并不理想,依法理财、依法进行支出预算管理的氛围尚未形成。有的地方未经法定程序随意调整预算,支出预算追加频繁;有的地方随意开减收增支的口子,以人代法的现象屡屡发生;一些部门和单位不按规定严格执行预算和财政制度,擅自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改变支出用途。

   多年来预算支出分配一直沿用“基数加增长”的办法,这已被实践证明是不科学的,存在很多弊端:一是以往年支出实绩为依据确定支出指标,以承认既得利益为前提,固化了原有利益分配格局,因而固化了原有财政供给范围和支出结构,不利于财政供给范围的科学界定和支出结构的调整优化; 二是“基数加增长”缺乏科学依据,忽视了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往往使该支的无法支,影响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同时往往出现事后被迫调整支出预算的现象,使支出预算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三是“基数加增长”不能客观、公正、公平地对待各个预算单位,使原来厉行节约的单位少支,大手大脚的单位多支,导致分配不公,苦乐不均。因此,现行支出预算编制和分配办法亟需改进。

   政府资金支出中法定支出膨胀,“以法压法”、法与法“打架”的现象十分突出,财政无所适从,平衡压力加大。 这实质上也是政府资金支出管理和控制机制不健全的一个突出表现。《预算法》是财政部门的一个“根本大法”,但国家同时以法律、法规形式,确立了不少法定支出项目,如农业、教育、科技、计生、文化宣传等,要求财政对这些法定支出项目必须保证一定的数量和增长水平。法定支出的设立,对保证一些重点事业的发展,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法定支出过多和过乱,也使有限的财政资金被瓜分和肢解,为切实贯彻“预算法”设置了障碍。

   4.3微观管理上——财政监督管理水平落后

   目前财政监督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还缺乏权威性,及时性和有效性;监督的重点不明确,措施不得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财政管理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目前财政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财政监督的覆盖面窄

   从财政监督的本质要求看,其监督范围至少包括三个层次:其一财政性收支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收入的征收,预算的编制,执行,资金的支出等;其二执行财政财务制度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其三结合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对财政运行质量进行检查和分析。

   就财政监督的微观体现而言,在两权分离的背景下,随着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及财政,银行双方在企业资金管理职能上分工的变化,财政在相应调整其对企业财务收支活动的直接监督范围与深度时收缩过多,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其一在审计,银行等监督职能分工没有相应到位的情况下,造成了对企业微观监督的空白,财务管理失控;其二在目前国家已不再对企业直接拨款的条件下,把财政的微观监督收缩到仅仅与预算收支直接有关的财务活动以及有限的税收监督, 会忽视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监督, 以致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其三在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取消以后,由于未对县级财政监督工作的范围重新明确,造成了县级财政监督的范围与职责不清,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影响了财政监督的效果。

   4.3.2县级财政监督的方式和方法比较单一

   长期以来,由于受财政监督职责权限等因素的影响,财政监督工作主要是针对财经领域的某些突出问题,采取综合或专项治理的方式进行,方式、方法单一。主要表现为“四多四少”。在方式上,表现为突击性专项检查多,日常监督少;在时间上,表现为集中性和非连续性的事后监督检查多,事前、事中监督少;在内容上,表现为对财政收入检查多,对财政支出监督少;在范围上,表现为对某一事项和环节检查多,全方位跟踪检查少。由于财政监督往往偏重于事后监督,使很多违纪问题都在既成事实后被发现,既影响了执法的严肃性,又很难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的职能作用。

   4.3.3财政监督法制不健全

   近几年来,我国在财政立法上做了大量工作,并相继制定和修改了《预算法》、《会计法》、《税收征管法》等财政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法律体系框架。从整体上看,这些现有的财政法律法规中,有关财政监督的内容和手段还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财政监督的法律规范不完整,连贯性不强。现有的财政立法中虽然包含了财政领域的主要方面,但仍有一些方面没有涉及,财政监督存在执法空白。法律,法规都有各自的执法主体,财政监督的内容只是其中的附加条款,这对于涉及面广、约束力强的财政部门履行财政监督职责是很不相称的,也使其在开展监督检查时感到底气不足,放不开手脚,加大了财政监督执法的难度,影响了财政监督的效果;其二、财政监督执法尺度偏松,手段偏软 。现有的财政立法大都相当于一种工作规范,财政监督检查尤其是执法处理上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一种附加条款,由于立法的侧重点不同,财政监督检查也就不可能摆在重要位置。

   4.3.4执法力度偏松

   近几年来,财政监督执法力度有所加强,但执法不到位,处罚不严,“对事不对人”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观。当前经济转轨和体制转换过程中,会计信息失真、做假账、搞两本账、设立“小金库”等违反财经纪委的行为时有发生;支出管理制度约束不严,控制不力,资金损失浪费和挪用现象严重;导致了政府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有些问题是屡查屡犯,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正是由于财政监督不到位,对事不对人造成的,目前这种只掏单位“钱袋子”,不摘个人官“帽子”的执法状况,没有从根本上触动有关人员的利益,才导致违法违纪问题屡禁不止。

  第五章  政府资金使用效率的评价标准及体系

   5.1公共支出效益评价的内涵

   公共支出效益,是指公共支出与其所取得的成果之间的比较。在公共支出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取得的成果越大,则公共支出的效益就越高。 这里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谓公共支出效益评价就是对公共支出活动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低进行测量。其目的在于加强公共支出的宏观控制和微观管理,促进合理地分配和使用财政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公共支出效益评价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5.1.1公共支出的经济效益评价
  
   公共支出的效益要求必须节约使用财政资金,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因此,对公共支出效益的评价必须对公共支出的拔数量与其所提供的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以及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程度,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估。

   5.1.2公共支出的社会效益评价

    公共支出的性质和目的决定了公共支出在考遇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考遇社会政治、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的社会效益。在些情况下,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位置。

   5.1.3公共支出的生态环境效益评价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条件,随着社会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越越来越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作为“社会共同需要”之一,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是公共支出的重要任务。因此对生态环境效益的评价也构成对公共支出效益评价的重要内容。

   5.2公共支出效益评价的原则

   公共支出以资金的形式反映着政府职能。公共支出项目范围十分广泛,性质也是千差万别的。因而衡量公共支出效益必须根据公共支出自身的特点确定相应的效益评价原则。

   5.2.1综合分析原则

   即从公共支出的各个侧面进行效益分析,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内在效益和外在效益,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等相结合,从多层面进行综合评价。具体来说,分析政府公共支出效益,不仅要考语发生在自身范围内的直接和有形的所费、所得,还必须考语长期和短期的、间接的、无形的、外在的所费和所得。

   5.2.2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影响公共支出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如资源气候、地理环境等,又有社会经济因素,如人口的数量和素质、国家的经济体制等。这些因素中,有的是可以量化的,而有的则不易量化。但在评价公共支出效益是必须考语到这些因素。因此,在进行评价时,必须把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才能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度。对公共支出进行定性分析可以反映公共支出与产出在因果关系以及同其他因素的相关关系。对公共支出进行定量分析,就可以更为具体的反映公共支出效益的大小。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在公共支出效益进行评价时,首先要作定性分析,以确定公共支出的性质、特点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设置变量、建立模型、处理数据,作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深化,它将定性分析形成的内容数量化,克服定性分析的不足,较为准确地反映公共支出的效益。因此,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对公共支出效益进行评价时,必须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为准确的结果。

   5.2.3社会效益最大化原则

   由于公共支出过程就是发挥一定的政府职能作用的过程,因而对公共支出效益的评价,不能仅注重财政支出局部效益和自身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只要能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有利于收入分配公平,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高效益发展的支出,即使局部效益低些,这些支出也是可取的、必要的。

    5.3公共支出效益评价的方法

   5.3.1传统的评价方法

   西方公共财政理论中,己经形成了一些从微观角度评价一个项目或方案的财政支出效绩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和公共产品定价法等。①成本--效益分析法,即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通过多个预选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该方法适用于成本和收益都能准确计量的项目评价,如公共工程项目等,但对于成本和收益都无法用货币计量的项目则无能为力,一般情况下,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支出项目不宜采用此方法;②最低费用选择法,适用于那些成本易于计算而效益不易计量的支出项目,如社会保障支出项目,该方法只计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在效益既定的条件下分析其成本费用的高低,以成本最低为原则来确定最终的支出;③公共产品定价法,是对公共产品依照人民大众对其效用的评价而得出价格,从而评价提供公共品的产出效果的一种方法。当然如果公众能对其使用公共品的效用给出真实、合理的评价,那么应该说公共产品定价法是较精确的。但是该评价方法的实践性较差。

   5.3.2现代的评价方法

   现代评价方法中,常用的有生产函数法、模糊数学法、方案比较法、因素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它们也是公共支出效绩评价可借鉴的方法。①生产函数法,通过生产函数的确定,明确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函数关系,借以说明投入产出水平即经济效益水平的一种方法。用公式表示就是:Y=f(A,K,L…),其中Y为产出量,A、K、L等表示技术、资本、劳动等投入要素。生产函数法不仅可以准确评价综合经济效益,而且对评价资源配置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效益、技术进步经济效益等都有重要作用,但函数关系的确定较为复杂; ②模糊数学法,采用模糊数学建立模型,对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将模糊的、难以进行比较、判断的经济效益指标之间的模糊关系进行多层次综合评价计算,从而明确个单位综合经济效益的优劣; ③方案比较法,主要用于财政项目资金管理。首先评价各方案有无经济、社会效益,然后,对各方案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事前估算,并根据估算结果进行方案选择;④因素分析法,将影响投入(财政支出)和产出(效益)的各项因素罗列出来进行分析,计算投入产出比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⑤综合指数法,即在多种经济效益指标计算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权数计算出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该方法目前被我国多个部门采用,评价的准确度较高、较全面,但在指标选择、标准值确定及权数计算等方面较复杂,操作难度相对较大。

   5.4政府资金使用效率的评价标准及体系

   政府资金使用属于公共支出的范围。公共支出效益评价的原则和方法也应适用政府资金。政府资金由于其特殊性,除了上面的方法外,政府资金使用效率还可以从其它不同方面来进行评价。

   5.4.1政府资金使用效率的评价考核指标

   政府资金使用要讲求效率,从政府资金支出的属性来分类,建立起具体考核指标。

   (1)经济建设类。可按基本建设投资效益,分类进行考核,设立投资周期,建设工期等指标。

   (2)行政管理费类。可设立人均行政管理费各项具体指标,如:每万人拥有得警察,法官,公务员,每年燃修费,人均会议费,电话费和医疗费个人包干标准等。

   (3)文教科卫类。支出指标更复杂,可分类设立一些考核指标,如:每万人拥有得教师,大中专学生数,每万人拥有得医生,护士和病床数,每万人拥有得科技人才数,教师与学生的比例等。 

   5.4.2政府资金支出效果评价指标 

   适用于政府资金支出两个以上分类(含两个)的通用指标

   (1)经费支出占政府资金支出的比重=财政支出数/同期政府资金支出数 X 100%。主要适用于教育、科学事业费、行政管理费、公检法司支出。财政支出,是指经常性财政支出。

   (2)经费增长速度比同期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增减百分点=经费增长速度-同期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主要适用于教育、科学事业费、行政管理费、公检法司支出。

   (3)每万人口平均支出=实际支出数/年末总人口数X 10000。适用于农林水气部门事业费、教育、卫生、文体广播费、行政管理费、公检法司支出。 

   5.4.3资金效率指数评价标准

   这一方法主要评价政府项目资金使用的效率。资金效率指数可由项目资金计划完成率、投入产出率、资金违规率三项个体指标来综合计算,该项指数能够直接反映政府资金的使用情况。

    (1)项目资金计划完成率计算公式

    项目资金计划完成率=实际项目资金支出总额/该项计划额X100%  

    该指标是用来监督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项目资金计划完成率等于100%时,说明项目资金全部用在项目投资上,小于100%说明项目资金没有完全投入到项目建设中,大于100%说明计划资金不能满足项目的使用。采用该指标可以对项目资金的使用进行监控,限制资金的违规操作。    

   (2)投入产出率计算公式

    项目年投资产出率=项目年总产值/项目投资总额X100%          

    这一指标用来评价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但该指标只能粗略的测算项目的盈利性。由于政府资金的特性,政府资金的收益率较低,年投入产出率超过100说明该项目效益非常显著,本文设定投入产出率超过100%的项目的分值仍为100。该项指标可以评价项目政府资金注入是否对项目有益以及获益大小,并对今后的项目审批提供依据。   

   (3)资金违规率计算公式

    资金违规率=违规使用资金(未按计划使用资金)/资金总额X100% 

   由于地方财政使用上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存在专项资金的挤占、挪用问题,专项资金没有按计划完成,由于基础项目的自身所具有的投资回收期长、投资收益低等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为了自身业绩考评而把资金投向到一些投资收益更高的产业。一般而言,该指标无法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出来,只能通过检查和审计方能得。[论文网 Www.LunWenData.Com]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论文搜索
关键字:政府资金 使用效率 财政支出
最新财务分析论文
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试论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
数字经济与智能化时代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研
基于信息化视角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军队基层财务管理分析
内控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探讨
浅析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策略和改进方式
基于部门预算的高校财务工作研究
外部冲击、杠杆率与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探析
热门财务分析论文
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讨
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在财务分析中的缺陷
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浅析
企业财务分析评价初探
财务预算之关键
论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十大问题
浅谈现金流量表的指标分析
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与财务管理制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