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论文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作者:李丽芝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1-07-24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应该从课前、课堂和课后等各方面来实施。课前收集信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习惯;课中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课后通过动手操作,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学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动手操作能力;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动T-操作能力的培养,一是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十lu‘晴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动T-操作真正掌握理解知识,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形象的物体的知识。二是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增强亲自探究的欲望,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变“学会”为“会学”;一是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使抽象的公式、定理、法则得到验证,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及时提供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动T-操作中显不出来,从而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动T-操作能力;四是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应该从课前、课堂和课后等各方面来实施。

  一、课前收集信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习惯。

  1、收集有关信息,获得感性认识。

  教师要敢于打破教材,善于跳出教材,能巧妙组织教材,把“丫舌”知识教给学生,把学生教“活”。从学生日常十活中遇到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让其观察十活,搜集信息,刁一能有效的激发其认知冲突,促使他们自主地2、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在理解掌握知识,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自己所学知识的价值所在。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百分率”这一内容时,不把书上的发芽率、成活率等例题搬到课堂上直接向学生讲解,而木的成活率、考试的合格率、种子的发芽率等等,并深入到社会上2、询问这此百分率在实际十活中是怎样应用的。通过收集信息,使学生对“百分率”有了感性认识,对新课不再陌十,能轻松地接受各种新知识。这样,从日常十活入手学习知识,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进对新知识的理解,并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自制学具,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一角形面积的计算”时,课前让学生用纸片裁剪各种一角形,学生为了剪全各种一角形,就必需2、复习有关一角形的基本知识;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

  前,布置学生剪一个规范的圆,学生为了剪一个规范的圆,就必须2、预习圆的有关知识。动T-制造学具,学生容易接受,也很乐意2、完成,在制造学具的过程中,既能让学生学到一此数学知识,也能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中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

  1、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课堂氛围,形成学生动T-操作的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氛围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平等、民主、合作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在毫无压抑感的气氛中学习,敢于设疑,敢于动T-操作论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内在的心理需求。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搭一搭等实践活动2、发现事物的奥秘,逐步形成实验求知的意识。从而,学生在有意识的驱动下,动T-操作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时,求23减7怎么算?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拿出23根小棒,试着从里面拿走7根,想想该怎么摆?学生自己会发现从散开的3根中减7根不够减,但是通过动T-操作学生会找到一种不同的摆法。学生动手操作后,在教师引导下,再让学生分别将自己摆的过程和结论有序地、完整地口述出来,然后请全班评议哪种方法比较好。教学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交流了多种观点,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

  2、创设生活情景,引导操作。

  数学来源于生活,它是具体的,但数学又经过了抽象,我们应该将数学抽象的内容附着在现实的背景中,让学生学习从现实生活中产生、发展的数学,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十活经验,创设一定的十活情景来引导操作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获得事物的表象。例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创设情景:这里有10只铅笔,你能帮助老师平均分给5个同学}}马?学生踊跃举手,根据在十活中积累的经验,很容易就将10只铅笔平均分给了5个同学。教师再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自己分对了呢?十:因为每个人T-上现在拿的都是一样多,都是2支。通过教师创设的情景,学生亲自操作实践很容易理解平均分就是每个人都分得同样多的丰既念。

  3、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梯形”,让学生四人一小组制作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再仔细观察这两种图形的异同,学生四人一组通过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制作出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再根据f}己制作的图形小组合作自主地探索两者的异同。通过讨论与交流总结出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培养了动T-操作能力。

  4、引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抽象出数学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动T-操作之后,教师应该以语言为中介帮助学生将形象思维抽象为数学知识,再应用于实际,形成能力。如果就此为i1,学生也只能做到“理解”,谈不上掌握和应用,也无从谈动T-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师经常让学生说说动T-操作的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一种思维向另一种思维转化的过程。

  三、课后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指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十活中2、,通过动T-操作,用所学的数学知识2、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学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的作用,这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关键。

  1、操作游戏丰富创造性思维。

  数学游戏,是小学生特别喜欢的活动,它既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有趣的七巧板”就可以让学生动T-,拼出各种有创意的图形;“俄罗斯方格”也能让学生创设出多种方案。学生通过操作游戏,锻炼了动T-操作能力,丰富了创造性思维。

  2 , T-工制作培养创新能力。

  它能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兴趣,培养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后,教师设计了一堂活动课,要求学十做一此圆柱型的实物模型。教师提不:制作圆柱时必须先iii出圆柱底面和侧面的展开不意图,再沿线剪下拼贴而成。学生通过想想mm,剪剪贴贴制作出各种不同的圆柱型模型,有油桶、水桶、口杯等。有此学生还将圆柱与其他图形相拼,制作出火箭、电视塔、房屋等模型。

  3、小设计提高应用能力。

  利用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提出实际的问题,要求学生自己设计解决。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例如,教师在学十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后要求学生设计:在一块空地上修砌一个面积为}o平方米的花坛。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出几中不同的方案。

  总之,培养学生动T-操作能力是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重要T-段,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动T-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田淑华。数学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小学数学,2005,(6)。

  [2]钱平玉。动手操作,激活思维[J].江苏教育,2005,(10)。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数学教学 动手能力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