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论文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作者:陈文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2-07-07
  摘 要: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是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严峻问题。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恶化,毕业生就业状况将出现新的更大的困难。从调研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入手,剖析了导致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一些的应对策略,以期为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随着上世纪末及本世纪初我国高校的迅速扩张,中国的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由此造成这几年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2010 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为 630 万人,为本世纪初的六倍,到2011 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已上升到 660 万人,2012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 680 万人,比 2011 年增加 20 万[1]。预计“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的规模将达到年近 700 万人。如此庞大的群体走入社会,使原来就已重负荷的就业问题愈显严峻。当前,如何指导“十二五”时期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促进形成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我国高等教育自 1999 年大规模扩招以来,越来越多的毕业生由高校进入劳动力市场,毕业生人数的迅速增长造成了未就业人数的连年增加。进入“十二五”以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方面,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今后五年城镇劳动力的供求缺口将达到 1300多万,比“十一五”期间的压力更大;另一方面,就业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其现实表现是部分企业“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不论是产业转型升级,还是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都将对就业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势必更加凸显,结构性失业问题也会进一步加剧[2];再者,美国和欧元区的金融债务危机,严重影响到本国、本地区及世界经济发展,使世界经济产生激烈动荡,导致大部分国家经济增长乏力,也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使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增添了更多变数。
  
  (一)国际经济处于低迷期。
  
  目前国际经济的严峻形势直接影响到劳动力的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和欧元区的金融债务危机引发世界经济的激烈振荡,使世界大部分地区的经济低迷不振,这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带来巨大负面影响。为了应对危机纷纷裁员,许多公司、工厂应对无力纷纷倒闭,导致各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就中国而言,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遭受冲击不可避免,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的就业受到影响最为明显。在此不利的国际经济环境中,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就业岗位需求总量正在减少。目前,高校校园招聘量呈现减少态势,许多专业的毕业生数量不少,但招聘岗位却十分有限,更有少数专业少有问津,预计这种状况还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
  
  (二)高校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
  
  1.高校扩招导致劳动力供求失衡高等学校迅猛扩招,导致劳动力供求失衡。据统计,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 1993 年的不足 4%跨越式地增长到 2010 年的 26.5%[3]。短时期内毕业生成倍增长和劳动力需求的缓慢增长导致毕业生供大于求的局面。体现在就业质量的恶化,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特别是当前世界经济处于低迷期,许多企业普遍实行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财务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补给大幅减少,即使需要补充,也从最少最优考虑。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成倍离校,涌入劳动力市场,形成僧多粥少的严峻局面。
  
  2.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因高校发展过快,专业设置过多,除一些历史较久的省、部级高校外,许多新办高校都是通过升格成立的,无论从学校内涵、师资、设备及教育、教学环境,都需要一段相当长的完善过程。为了应对不断扩大的招生数,许多高校在不完全具备开设某些专业的情况下,匆忙上阵,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有优质的质量。更有一些民办高校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把办学重点放在如何获得更多生源上,忽视学生的在校培养。所以,与扩招前相比,除一些历史较久的省、部级和具有一定实力的高校外,部分三本、高职高专及民办高校的毕业生质量有下滑趋势。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期盼值较高,部分毕业生质量下滑会大大降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青睐度,从而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
  
  3.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现行高校专业设置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一些前几年较为热门但岗位需求量不大的专业,特别是文史类及开办成本较低的一些专业,许多高校都争先恐后地开办,结果导致三、四年后毕业生扎堆离校,产生严重的结构性过剩。许多毕业生不能找到对口工作,纷纷转行,所学知识在工作岗位也就不能真正得以发挥和应用。一些实用技术含量高,开办投入较大的专业,如机械制造类、数控技术类等,尽管社会需求量大,一方面开办学校少,另一方面也不受考生青睐,报考人数不足,高校招生量不大,导致结构性需求失衡。
  
  (三)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及现行制度与就业形势不配套。
  
  多数大学毕业生仍希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这也就有公务员招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象。据研究统计,生源地或就读在中西部的毕业生选择离开生源地或就读区域的比例明显高于东部或中心城市的毕业生。35%在中部就读的大学生选择向中心城市集聚,26%选择流向同层次城市。这与以往研究的发现一致,即中西部保留人才的能力弱,属人才净流出地区[4]。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就是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及现行体制与就业形势不配套。首先是我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无论从就业机会还是发展空间都比较好,对毕业生吸引力大;其次是现行一些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完全适应。毕业生管理方式和社会劳动力资源的统筹管理不协调,导致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政策不平衡。毕业生身份转换困难,就业渠道不通畅,岗位流动存在障碍,从而进一步加剧结构性矛盾;另外是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大量毕业生,但待遇低,发展空间小,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对毕业生吸引力不大;基层教育、医疗、农技等虽急需人才,但受编制等原因制约,吸纳毕业生能力有限。
  
  (四)社会及家庭传统择业观念的影响。
  
  当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就业模式占据了就业的主导地位,但就业制度的市场化和社会及家长求稳定、求体面、求地域的就业观之间不相协调。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毕业生家长希望子女能回到家乡,回到大城市工作,一方面担心子女在外受苦,另一方面家长可为子女提供较好社会资源,能照顾到子女,从工作环境、发展机会、生活、薪酬上相对也有优势。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农村的毕业生家长更愿意子女跳出农门,跨出家乡,到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工作,期望子女一旦工作稳定和有一定经济基础后,能够来到子女身边生活。特别是现在大学生许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期望子女有稳定工作和较高收入,一者可光耀家庭,二者可以老有所托,老有所依。所以,一旦子女选择到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或基层工作,家长都会劝阻,社会也会用另样的眼光看待。鉴于中国传统的孝道和父母培养倾注的心血,许多毕业生最终还是选择服从家长愿意,屈从社会传统的就业观念。
  
  (五)毕业生自身原因。
  
  1.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不断推进,对实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多,而部分大学毕业生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及职业素养上难于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根据许多用人单位反应,它们对当前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是很满意,部分毕业生对实际工作缺乏应有的认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还不能较好信任工作。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学生数迅速上升,高考录取分数线却在下降,录取进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也随之下降。学生数增长也导致学生实践机会减少。二是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缺乏吃苦精神和忧患意识,在未来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上缺少应有的认识。
  
  2.性别原因。
  
  女性毕业生在就业落实率方面明显不如男性毕业生,直接原因是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同。据研究统计,2011 年重点大学男性毕业生就业落实率为 79.9%,而女性为 72.7%;普通本科院校男性毕业生就业落实率为 64.3%,而女性为 53.8%;高职高专男性毕业生就业落实率为 73.6%,而女性为 71.3%[5]。由于男女分工不同,女性就业倾向第三产业,而男性就业在第二产业具有显著的优势。近年来,我国经济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主要还是依赖于制造业、建筑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对这些行业来说,经济发展就业弹性大,新增就业岗位多。而女性占优势的教育、卫生等行业,经济发展就业弹性小,新增就业岗位十分有限。
  
  3.求职心态、求职渠道、求职努力程度方面的原因。
  
  (1)求职心态。目前,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但大部分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心态还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没有完成转变,在就业观念上仍存在较大落差。许多大学生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他们始终以“天之骄子”身份自居,姿态过高,对自身和现实缺乏准确的评估,很难做到放下身段去求职,这就人为地为自己的就业设置了障碍。另外,很多学生在选择工作时将物质利益看得过重,把工资待遇、住房条件、生活环境作为选择工作的主要标准,只重眼前利益,缺乏前瞻性,淡化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理想。部分学生还存在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缺乏自信,只是一味地跟风,拼命地往城市里往好单位挤。
  
  (2)求职渠道。据统计,对找工作的毕业生而言,学校(包括院系)就业指导机构发布的需求信息是最主要的求职信息渠道,占 39.6%;其次是“网络招聘信息”,占 19.0%;第三是“父母、亲戚介绍的信息”,占 10.9%;“朋友或熟人介绍的信息”和“人才洽谈会上获得的信息”分别排在第四位和第五位,占 9.4%和7.4%,其他选项所占比例都不高,合计仅为 13.7%[6]。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相对比较集中,利用多信息渠道辅助求职有待加强,且获取就业信息的主动性还很不够。
  
  (3)求职次数。据调研统计,在求职次数上,“已确定单位”者平均求职单位数为 16.1 个;“待就业”者的平均求职单位数为 14.6 个。从不同学历之间的比较看,硕士研究生求职努力程度最高,其次是本科生,专科生和博士生的努力程度较低。对“已确定单位”者,硕士研究生平均求职单位数为 30.1 个,本科生平均为 15.1 个,博士生平均为 14.8 个,而专科生平均仅为 7.4 个[6]从上述数据看,博士生所占量很少,学历层次高,就业相对容易,可忽略不计。占毕业生量最大的本、专科生求职努力程度还远远不够,许多毕业生应对就业困难准备不足,抗挫折能力差,在经历几次挫折后就选择放弃。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解决措施。
  
  看清问题是必要的,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才是最关键。从产生的原因入手,协调各方力量,更好化解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
  
  (一)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
  
  目前就业岗位总量需求不是减少而是增加,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这与我国现有产业结构有着必然联系。中国高科技产业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第三产业不发达,偏重制造业,来料加工的外向型企业居多,所以中国有“世界工厂” 的称呼。这样产业结构需要的大多是技工式的蓝领工人,适合毕业生的岗位却十分有限。所以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高、新、尖产业投入,鼓励企业扩大研发机构,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扩大中高级的用工岗位,更好吸纳大学毕业生。同时要积极扩大内需,将二头在外的加工型的企业转化成自主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的企业,因为在外二头的大部分岗位才是最适合毕业生的岗位,这样可把原来分布在国外的工作岗位转移到国内,无疑对缓解国内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有很大促进作用。
  
  (二)转变社会和家庭的传统择业观念。
  
  毕业生就业是一个社会性的系统工程,传统的社会和家庭择业观极大影响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国家要通过宣传典型事例、披露具体数据、公布优惠政策的执行情况等手段,从领导干部择业观念率先转变做起,让社会和家庭深深感到传统择业观念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社会上形成对到基层或中西部地区工作的大学生的尊重和敬佩的氛围。另外家庭对子女要有“放飞”的意识,要有让子女出去创业的自信,因为子女毕竟年轻,输得起,哪怕经历一些挫折和坎坷,也会对日后发展大有益处。同时对子女的就业多一些指导,少一些掺和;多一些支持,少一些阻碍;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抱怨。这样就会大大减少毕业生择业时的顾虑,消除择业时的一些障碍,提高就业率。
  
  (三)引导大学毕业生树立理性的求职心态。
  
  如何引导大学毕业生理性看清现状,对待现状,也是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是调整就业心态。引导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发展理念,要认清自身的现状,不能太急功近利,盲目追求就业中的高层次、高薪酬,合理地降低就业期望值。其次要有“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意识,要先到基层锻炼,先到艰苦地方去磨练,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升自己。另外要克服从众心理,对自己职业选择要有科学规划,摒弃社会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还要积极、主动寻求就业,而不是被动依靠家庭、学校、社会予以解决。不要把太多期望寄托在社会关系资源上或寻求依靠学校解决就业问题。
  
  (四)加强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
  
  到目前为止,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在国内还处于启蒙阶段。大学生对职前教育和生涯管理培训及求职心理培训还重视不够。部分高校虽然有开设职业规划等课程,但还是以说教为主,流于形式,与实际操作相脱钩,学生真正得到实用的知识并不多。所以,要求高校应加大职业设计及能力提升的课程开设,强化职前培训,教会学生一些求职技巧、求职知识,树立学生求职信心,提高学生求职能力,提升学生求职的努力度。同时,高校还应加强创业教育,通过创业促进就业,因为创业教育对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就业能力有很大帮助。
  
  (五)加大学校就业指导结构的指导能力。
  
  从前述调查统计结果来看,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发布的求职信息是毕业生最主要求职信息来源,所以,毕业生就业率要提高,高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就显得十分重要。首先,就业指导机构要加大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的力度,拓宽渠道,形式多样收集适合本校学生就业的信息,挖掘更多就业岗位,及时详细予以发布,让毕业生第一时间掌握与自己相关的就业岗位信息;其次,要做好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联系、沟通的协助工作,不要将服务形式化,而是要将其做实做细,以便促进毕业生求职效率的提高;再者,要向学生详细分析各专业就业方向,市场需求状况,加大对毕业生职前的求职辅导,减少毕业生求职的盲目性;另外,要及时了解掌握人力资源市场的变化,加强就业需求的预测,为本校优化专业设置,改革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六)推进体制和制度的改革。
  
  政府应加快配套制度的改革,建立与毕业生就业行为相适应的人事、用工、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法规,废除有地方保护主义色彩等不利于毕业生就业的政策。畅通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的渠道,采取鼓励政策,引导毕业生到国家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创业,拓宽毕业生就业面。
  
  (七)推动高等教育改革。
  
  目前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过细过偏,一些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由此造成所学专业与需求岗位难以匹配,导致学非所用,加剧毕业生就业难度。还有一些专业缺乏统筹安排,开办该专业的高校过多,招生数大过社会需求数,加大了毕业生的供求矛盾。因此,国家应加强对高校人才培养方向的宏观调控,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做好就业需求预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预警、退出机制。同时加强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严把人才质量关。改变专业设置容易撤销难弊病,以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确定专业招生数。加强对高校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基础薄弱校建设,让毕业生走上岗位时能真正信任所承担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做好 2012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Z].教学[2011]12 号。
  
  [2] 2011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 660 万 就业形势严峻[N].光明日报。2011-2-23(8)。
  
  [3] 教育部。2010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1-07-06)。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1-07/06/c_121629066.htm.
  
  [4] 杨钋,等。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选择[J].北大教育经济研究,2011(1):1-9.
  
  [5] 岳昌君。高等教育与就业的性别比较[J].北大教育经济研究,2010(4):1-14.
  
  [6] 岳昌君。大学生求职效率影响因素分析[J].北大教育经济研究,2009(3):1-10.

论文搜索
关键字:大学生 就业难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新型教育理论思考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