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地方战略论文 >> 新型农村社区的产业支撑论文

新型农村社区的产业支撑

作者:王蓝蓝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3-04-19

新型农村社区的产业支撑

  1、什么是新型农村社区及其产业支撑的必要性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也称中心村建设,指的是以区域位置和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农村居民点为中心,聚集周围一些自然村,建设成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并对周边区域具有一定经济辐射作用的新型社会生活共同体。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不能等同于村庄翻新,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而是要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在农村营造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城里人那样的生活。它由节约土地,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实现集约化经营为主导,农民自愿为原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让农民主动到社区购房建房,交出原来的旧宅用于复耕。实现社区化之后,农民又不远离土地,又能集中享受城市化的生活环境

  新型农村社区空间组织演变过程如下:①与小农经济发展相适应,传统的农村分布呈现出分散、随意的特点。既不利于农田保护和农业生产,也造成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浪费。②随着经济的发展差异,农村地区逐渐分化为集镇、强势村落、一般村落、弱势村落。③农村地区由单一性社区分化为集镇、中心村、基层村等具有不同职能、不同地域范围的社区类型。这些变化使得人口在社区间的空间布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口分布由分散式分布向集中分布【1】。把这么多农村人口集中起来,如果无法就业,就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部分农民继续外出打工。二是农民无事可做,必然会滋生赌博等不良社会风气。

  这一现象被称为农村社区化进程中的“被城市化”现象。是对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的误读,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2】新农村建设不能过分追求“农村景观城市化”【3】只有发展富民产业,使农民增收致富有保障,才能支撑起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

  2、新农村背景下农村产业调整的相关理论【4】

  2.1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古典区位论的区位是指厂商经营生产活动的位置,如何确定最佳位置就是古典区位理论所关心的问题。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最早注意到区位对运输费用的影响,是在19世纪初叶他所出版的《孤立国对于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 (1826)一书中。杜能指出距离城市远近的地租差异即区位地租或经济地租,是决定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作物布局的关键因素。由此他提出了以城市为中心呈六个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理论,即著名的“杜能环”。

  2.2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德国经济学家韦伯继承了杜能的思想,在20世纪初叶发表了两篇名著《论工业区位》(1909)《工业区位理论》(1914)。韦伯得出三条区位法则:运输区位法则、劳动区位法则和集聚或分散法则。他认为运输费用决定着工业区位的基本方向,理想的工业区位是运距和运量最低的地点。除运费以外,韦伯又增加了劳动力费用因素与集聚因素,认为由于这两个因素的存在,原有根据运输费用所选择的区位将发生化。

  2.3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培勒的中心地理论最具代表性,在其名著《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克里斯塔勒将区位理论扩展到聚落分布和市场研究,认为组织物质财富生产和流通的最有效的空间结构是一个以中心城市为中心的、由相应的多级市场区组成的网络体系。在此基础上,克氏提出了正六边形的中心地网络体系。

  2.4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产业结构同经济发展相对应而不断变动,在产业高度方面不断由低级向较高级演进,在产业结构横向联系方面不断由简单化向复杂化演进,这两方面的演进不断推动产业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配第一克拉克定理是科林·克拉克于1940年在威廉·配第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分布将减少,而在第二、第三产业中的分布将增加。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和地区,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较小,而第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较大;反之,人均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和地区,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较大,而第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则相对较小。

  新农村要协调三次产业的发展,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向产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不断开拓产业增效增收的空间【5】。

  2.5 比较优势理论与专业化发展

  比较优势理论是规划过程中产业定位比较常用的理论之一,主要包括绝对优势理论和相对优势理论。1776年亚当·斯密在其《富国论》中,对国际分工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阐述,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不同国家或地区在不同产品或不同产业生产上拥有优势,对于相同产业说,各国则存在生产成本的差异,贸易可以促使各国按生产成本最低原则安排生产,从而达到贸易获利的目的。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模型,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新农村社区在选择产业发展过程中,应根据本村的比较优势,打造一批特色产业专业村。同时要优化新农村产业产品结构,要实施名牌战略,扩大品牌经营,依托地方资源,着力培植名优产品,走品牌兴业、品牌兴村的路子【6】。

  2.6 产业集聚理论

  与传统产业集群理论相比,新产业区理论更关注弹性专业化生产和区域创新环境网路,并认为这两个因素是促进产业集聚的主要动因。一方面,在工业化后期以及信息社会,随着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与垂直分离基础上的多品种、少批量、定制式柔性生产方式的诞生,企业间与物质联系相伴的信息沟通越来越重要,准时生产使得供应商、生产商、客商三位一体,相互靠近,实现产业集聚。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产业集聚的目的不仅是运费的节约,而更重要的是交易费用的减少和即时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要,同时外部规模经济也拓展到外部范围经济。另一方面,在新产业区中,区域创新环境及网络是形成产业集聚的又一重要动因。根植于同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基础之上的区域网络的创新,将会推动区域创新环境的改善,而区域创新网络和区域创新环境的互动共进将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和新产业区的发展。

  传统农村产业竞争力弱,由于分散的布局,落后的通讯设施而无法及时掌握现代多变的市场信息,由于各自的利益界限而无法实现资源共享、生产要素的空间积聚,由于缺乏横向联系的内在机制而无法实现专业化的分工协作,由于投资主体有限的经济实力而使企业小型化、低技术。在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新农村产业发展面临着国内外的竞争压力,要通过相对集中布局和地方合作、创新环境的培育来节约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以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新农村产业规划中借助新产业区的演变,可通过适当措施,促成农村区域性联系网络的形成,并通过网络联系建立创新环境,这样将会在新农村中建成具有特色的专业化的“新产业区”。

  3、专业化型新型农村社区的产业发展路径

  各个新农村社区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不同,所要建立的产业支撑体系也应不同。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大背景,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机制,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结合农村资源禀赋情况确定新农村产业发展路径是目前新农村建设焦点所在。

  按照农村发展途径分类,可以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划分为5大类型【7】:

  (1)资源型新农村:依托区域内丰富的矿产、水力、电力等资源发展的农村,有可能发展起以开发利用该种资源为主的产业部门。但自然资源具有整体性,区域的各种资源要素彼此都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该类型新农村在历史上是粗放型发展的典范,对资源与环境伤害巨大,针对此种类型的新农村社区产业规划,应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改变输出产品结构。着重加强能源消费的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努力实现资源的集约应用

  (2)工业型新农村: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之前的发展乡镇企业政策下,诞生了很多这种类型的农村。工业型新农村以发展乡村工业为主要方式,改变原有农村经济结构,变农业主导为工业主导,增强工业对农业、农村的拉动力。乔家君将其分为生产资料工业型村域、生活资料工业型村域、新材料新技术型村域、重工业制造型村域【8】。

  由于分散的布局,传统农村工业竞争力弱。实践证明,规划建设相对集中布局的产业园区有利于节约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来提高产业竞争力。在农村产业园区建设中应当着重强调以下原则【9】:一是要坚持标准化建设。按照坚持标准,体现特色的要求,切实规划和建设好园区。二是坚持规模化经营。三是坚持专业化经营。结合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充分整合农村资源,加快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向园区聚集。四要坚持企业化管理。要用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式。降低园区的生产成本,提高园区的产出效益,提升园区的产业层次。五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来促进就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设立产业园区或加工工业区来吸引投资和刺激产业增长,所承接的产业应能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是推进农村工业化、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和有效的途径。因此,工业园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农业主导型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技术推广,实现粮食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催生一大批种粮大户、养殖大户、特色农业和龙头企业,从而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高度适宜区可采用区位级差地租理论,来确定农业专业化生产基地。如果蔬菜基地,花卉基地、渔业基地等。农业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又称为农业产业一体化,是农工商、产供销一体经营的简称。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产业链通过利益纽带连接成一个完整产业体系。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土地流转后,可以使大量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有些外出打工,有些则在家加工农副产品。在这方面做得好的,例如郏县在有条件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努力培植、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该县农业种养加工专业大户达1285户,去年从事农业产业化农户增收9500多万元;建设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2个,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4家,省级龙头企业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建成农业产业园12个,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8万余亩,涌现出56个农产品加工专业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注册登记169家,涉及种植、养殖、农机、信息等多个行业,合作社成员超过8000人。去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31.6万吨,该县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4)城镇型新农村:此类型新农村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按照“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要求,推进区域内农业与农村现代化进程,引导农民向城镇集聚,实现资金与人口的集中,建设中心城镇型新农村,实现农民职业身份的转变,融入新的城乡产业结构与城镇体系中去。此种类型新农村尤其适合于边缘区域或要进行生态移民的区域。可通过发展商贸来带动,就是利用城郊农村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发展流通、贸易、房屋租赁、旅游休闲观光以及农产品经营等优势,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这种类型适用于能充分利用地处城郊结合部、交通便利等区位优势,生产为城市配套的蔬菜、花卉、畜禽等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10】。

  (5)三产服务型新农村:即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依托城市的优势,改革农村原有产业结构,以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大力开展诸如休闲观光、生态旅游、现代农业等产业,拓展农村产业链条,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比如以农户庭院空间以及周围的鱼塘、树林、菜地等农户资源为基础,开展诸如耕作种菜、现场采摘、家畜寄养等参与性服务项目,让游客体验农家饭、感受农业活动,配合休闲娱乐旅游经济的发展。此类型新农村具有投资少、收益好、见效快的特点。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农家乐”。

  4、一般意义上的新型农村社区的产业支撑体系的构建应注意的问题

  发展社区经济既是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一个显著差异。集体经济和家庭经济是新农村社区的主要经济形式。新农村社区经济主体不仅包括农业,而且还包括第二、三产业在内的建筑业、加工制造业、服务业、商贸流通等多种产业。农业也不再是传统农业,而是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现代农业。而农业收入也不再是新农村社区的唯一收入来源,二、三产业将逐渐成为新农村社区的主要收入来源。通过建立社区型企业,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实力,增强社区辐射能力,造福社区居民。

  4.1 村庄经济应建立在区域经济和县域经济基础上【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日趋同步,但农村经济仍局限于孤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越来越难以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改变这种经济现象单靠农民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出路就在于搞活、强化县这个层次,即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推进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纽带【12】 。这是因为县,作为一级行政单位,在规划制定、产业开发等一系列发展问题上具有相对的自主性;同时还能够协调农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关系,统一各部门力量,兼顾县、乡、村各个层次,抓住各自优势,依托县域经济发展资源,推动新农村发展。因此,全面发展县域经济,已经成为农业进入商品经济新阶段后的必然选择。

  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产业的必要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实施规模,充实建设内容。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改变农村面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国家财政要通过直接补助资金、补助原材料或“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鼓励,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公益设施建设投资投劳。建立全社会参与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浓厚氛围。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多渠道增加对农村的投入,逐步建立合理、稳定和有效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机制。

  4.3 新型农村产业体系的制度创新【13】

  农村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体制性制约,因此建立农村新型产业支撑体系,除了选择科学的产业取向外,还必须加快农村制度创新,为农村新型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撑环境。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逐步建立城乡公共设施均等供给制度。把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加快农村交通水利、能源、饮水、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为农村创业提供更便利的基础设施平台。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强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目前,农业贷款与农村人口所占的比例、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相比极不相称。目前,金融机构不愿向农户贷款的重要原因是对农户还款能力、信用程度等信息掌握的不对称,单位贷款的成本较高,风险较大。为增强银行的贷款意愿,我们建议构建“龙头企业+银行+担保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五位一体”融资模式,其运作机制的核心是提高农民贷款的组织化程度,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出资或牵头成立担保公司,为农户向银行申请贷款提供担保。由于银行根据担保公司的实力和信用度可以贷放担保资金3~10 倍的资金,从而有利于盘活银行资金,解决农户生产资金短缺的难题。同时,因为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集体组织在产业化过程中掌握了大量的农户生产信息,从而能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和贷款风险,最终实现银行、龙头企业、担保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共赢。此外,还应逐步扭转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设计,通过进一步明晰土地的产权关系,完善征地制度,赋予农民平等的要素主体地位,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等途径,促进城乡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消除农村产业发展的体制性制约因素。

  4.4 挖掘新村自身的经济价值,解决搬迁后农民的就业问题

  新农村社区建设,绝不仅仅是一个物质规划与建设问题,新社区的形成与稳定发展,取决于它的活力与经济价值。同时,由于 “迁村并点”导致原有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变,因此在新社区规划中,除了要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外,还要提供新的经济功能和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增强社区活力。

  根据克氏的中心地理论,中心地是指为向居住在其周围地区的居民(尤指农村地域)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地方。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中心地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种类有高低等级之分。根据中心商品服务范围的大小可分为高级中心商品和低级中心商品。高级中心商品是指服务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大的中心商品。例如高档消费品,名牌服装,宝石等,而低级中心商品是商品服务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小的中心商品,例如小百货,副食品,蔬菜等。当前我国各地进行的“迁村并点”、“中心村建设”以及“移民建村”(镇)等工程促进村庄集聚,新农村社区的规模变大,等级提升,成为更高级别的中心地,因此中心职能不限于原来的低级服务,能够提供更高级别的商品。即新社区由于规模的增加、资源的整合可以提供一些新的就业机会。因此在新区规划中,特别要加强对第二三产业空间的规划,随着社区人口的增加,对第三产业的需求也会增加,这就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同时第三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利于促进就业。对于一些小规模的非正规就业也应给与一定的支持。

  4.5 新型农村社区的空间管制

  由于农村自然生态系统遭受农村产业的严重破坏,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己经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障碍,要改变“先污染,后治理”和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限制威胁农村生态的产业进入新农村。因此在新农村产业规划中做好空间管治,以促进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5、结束与讨论

  相对于城市社区建设,我国农村社区建设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都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部分地区还处于试点建设阶段。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有利于保护耕地、实现农业集约发展。而构建合适的产业支撑体系,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的关键环节。而选择新农村产业发展路径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条件、不同资源禀赋,其产业化发展路径应各有特色。其基本原则是:充分发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实现错位发展。本文只是研究了农村资源合理配置、优化布局、特色产业培植、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等;而未系统地研究三次产业的问题、成因和对策建议。

新型农村社区的产业支撑

论文搜索
关键字:新型农村 农村 产业支撑 新农村
最新地方战略论文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思考
政府扶持优质企业发展策略研究———基于广
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长沙市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长沙地区二手房业务发展及对策
长沙城郊农业休闲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
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浅析海南旅游公共服务的发展建设路径
上海物业服务企业生存状况分析
中国智能手机产业链研究及赶超之路
热门地方战略论文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地方经济的对策思考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走势与趋向
浅谈深圳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行为
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财政的影响及其后果――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及其演化
黑龙江省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
深圳房地产现状、发展趋势和对策分析
西北地区资源环境发展报告摘要
边远民族落后地区发展经济的制约因素—贵州
宁波、舟山两港区域空间结构的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