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论文

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作者:吴天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4-03-28

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一、安徽农产品出口现状

  (一)农产品出口总量分析

  自1999年安徽农产品出口突破2亿美元以来,农产品出口额一直处于徘徊局面。2009年突破了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占全省农业生产总值的1.9% (见表1),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14%,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9位上升至第17位。但是,农产品出口发展速度缓慢,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十五”期间安徽农产品累计出口金额13.59亿美元,年均增长仅为4.6%,远低于同期全省出口总额的速度(17.3% ),农产品出口所占比重由“九五”末的12.3%下降至2005年的6.42%。

  表1 农产品出口额占安徽省出口额比例表 (亿美元,% )

项目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出口总额 2.35 2.47 2.83 2.63 3.30
占全省比重 10.20 9.00 9.20 6.68 6.42

  资料来源:2009年12月《安徽省农产品出口形势分析》安徽省商务厅经本文整理。

  (二)出口产品

  1.出口产品结构。安徽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其农业经济在全国位于第9位。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豆类、玉米、高粱、甘薯等次之,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菜籽、烤烟、茶叶、蚕茧、黄红麻等。近几年,出口的农产品多达500多种,主要的出口优势农产品有粮食、蔬菜、茶叶、蜂蜜、芝麻、羽绒、花生、肉禽、蚕丝、水果、中药材。特别是农产品加工品出口所占比重明显上升,农产品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2009年,柳编、羽绒制品等农产品加工品出口4.17亿美元,同比增长29.58%,出口所占比重由34%上升至65.2%;茶叶等原料性初级农产品出口2.23亿美元,同比增长3.9%,所占比重由56%下降至34.8%。

  2.出口值。2009年,全省蔬菜(5923万美元)、羽毛(4330万美元)、茶叶(2980万美元)、芝麻(2658万美元)、蜂蜜(1351万美元)等主要农产品出口全面增长,平均增幅高达30%。其中芝麻、茶叶、羽毛和蜂蜜出口在全国位居前列。

  (三)出口市场

  “十一五”期间安徽农产品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能力不断增强,市场多元化格局正逐渐形成。  2009年全省农产品已远销世界107个国家和地区,日本、欧洲和美国以外的市场份额由“九五”期末的35%上升到2009年的43%。亚洲为主要出口地区,约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如日本(7107万美元)、韩国(2928万美元)、东盟(1669万美元)和中国台湾(1128万美元)。

  随着入世、“10+1”以及中美、中欧贸易关系不断密切,2006年安徽农产品出口到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香港2352万美元,增长56.9%;东盟2110万美元,增长92.4%;美国2142万美元,增长19.2%;拉丁美洲862万美元,增长92.5%。日本、欧盟和美国三大主要市场的份额占出口的58.6%。欧盟是2010年安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地区。对日本、欧盟出口增幅明显放缓,同比增幅分别为3.3%和1.13%,市场风险进一步降低。

  (四)出口经营格局

  “十一五”期间安徽农产品出口企业不断增多,到2009年底,全省自营出口农产品企业达272家,出口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已达66家,出口超千万美元的企业有4家;生产型出口企业占28.6%,外商投资出口企业占11.9%,贸易型出口企业占59.5%。贸易公司、生产企业和外资企业出口分别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41.5%、40.4%和18.1%;民营企业出口已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50%以上,成为全省农产品出口的主力军, 2010年民营企业出口4.15亿美元,同比增长23.7%,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4.8%。

  (五)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是主要增长点

  2008年,安徽省商务厅围绕全省10大优势农产品,培育了10家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2009年,继续重点围绕蔬菜、茶叶、蜂蜜、花生、水产品、肉禽、羽毛、芝麻、水果、蚕丝、中药材等优势农产品,又扶持建设了15个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2010年, 30家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出口1.64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26%。安徽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达到50个;力争到2012年全省农产品出口基地出口规模占全省农产品出口规模的50%,农产品出口总额达8亿美元。

   

  二、安徽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安徽是农业大省,农业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具有较强竞争力。但安徽农业生产大多处于分散经营状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加工程度不高,缺乏科学的田间、生产管理,农业生产技术标准不健全,安全监测体系不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一)安徽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加工增值程度低

  2008年,全省农产品累计出口仅2.63亿美元,同比下降6.94%,位居全国第19位,仅占全省出口总额的6.68%,论文格式这与农业产值约占全省GDP25%的农业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据统计,本省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为0.5:1,全国平均比例为0.6:1,而发达国家达到3:1;本省农副产品加工与食品制造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3%,山东是65.4%,河南是40.1%,全国平均水平是28.4%; 2003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573亿元,仅相当于山东的13%,江苏的14%。全省出口的农产品中,原料性农产品(如大米、蔬菜、羽毛、芝麻、花生等)出口额约占60% -70%,其他深加工农产品(如花生酱、芝麻油)所占比例仅10%左右。同时,由于安徽农产品生产加工沿用传统方式,规模小、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农产品加工技术含量低。例如蔬菜,目前出口的主要为保鲜类、冷冻类、腌制类产品,而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蔬菜汁、蔬菜酱、罐装类蔬菜产品出口较少,热风干燥产品(蔬菜)加工厂过多,产品过剩,而国际市场需求较旺的低温真空干燥产品加工厂很少。

  2.农产品质量不高,壁垒重重

  “绿色壁垒”是最大障碍。美国限制性技术法规和标准有2万多种,欧盟有1.5万种,日本有1.2万种。就一些敏感商品要求检测的指标越来越多,标准越来越严。欧盟对我国出口的检验项目增加了9倍,对梨果类水果的各项农残检测数量急剧增加124种,对蜂蜜的进口检验标准水平提高了100倍。过去许多进口国对安徽出口农产品采取的是抽检办法,现在却变成了批批检。这些歧视性检验直接导致安徽茶叶、蜂蜜等大宗农产品出口严重受阻。

  3.出口型龙头企业缺乏,中小型出口企业发展环境不好

  (1)全省农产品出口企业有300多家,但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只有4家, 100万美元的有58家。除贸易型公司外,有实绩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仅189家,每家出口平均仅60万美元,数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作用不强。现有13个国家级、107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 2003年有出口实绩的仅20多家。由于缺乏农产品出口的载体,即使有好的出口资源也难以转化为出口创汇优势。

  安徽农产品出口企业对卫生、安全、技术等要求重视不够,国际认证意识低。到2009年底,全省农产品出口企业只有9家获得欧盟等国外卫生注册, 7家农产品获得出口基地备案资格,备案面积也只有3万亩,品种30个。

  (2)中小型出口企业融资困难,发展环境不好。2009年,全省民营企业农产品出口份额由2008年的20%提高到33%,成为新的增长点,但也面临着融资能力弱、货款困难等问题。由于农产品往往一季收购全年出口,企业资金需求量大、占用期长,而市县级银行对农产品出口基本无贷款。这些企业在农产品出口经营过程中承担了巨大的市场风险和生产风险,不少企业经营维艰,企业的认证意识不强,品牌意识淡薄。

  4.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相关职能部门缺乏有效沟通

  安徽省对发展外向型农业方面的意识与山东省有很大的差距,目前还没有出台有关对农产品出口的鼓励政策。在市场开拓、外向型农业科研、扶持出口龙头企业等方面投入也明显不足。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在引导企业按国际市场需求生产方面支持力度不够,造成农产品生产与国际市场需求脱节。

  一些出口生产基地缺乏科技支撑,主导品种退化,生产技术落后,而农业科研部门虽然成果较多,但针对性较差、转化率不高,尤其是针对国际市场需要的品种研究不够,农业科研与市场需求脱节。目前,安徽农业科研支持方向是大宗粮油作物,对花生、芝麻等主要创汇农作物没有支持。

  5.缺乏品牌竞争意识

  安徽农产品缺乏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知名品牌。安徽白蜜量大质优,出口量位居全国第2位,但出口效益未见明显提高,就是吃了不是名牌的亏。砀山酥梨已有2500多年栽培史,个大皮薄汁多,在国外知名度不高,价格仅是河北鸭梨的1/3。如何树立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知名品牌是改善安徽农产品出口局面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我国及安徽省农产品出口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宏观:环境

  (1)国家缺乏有力的农产品出口促销机构和促销政策。

  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国际市场农产品的竞争,不仅是产品本身价格和质量的竞争,而且也是各国政府、行业协会和大公司组织营销手段和管理素质的竞争。我国目前千家万户的小农经济与国外的大农场、大型农业公司以及管理规范、协调有方的全国性出口服务机构相比,劣势显而易见。我国没有专门的国家农产品出口服务机构,而农产品出口商由于规模和实力的原因收集国际市场信息的渠道十分有限,对国际市场行情的发展变化的研究严重不足。比如水果类产品的出口要求提前半年到一年时间了解清楚市场的需要,做好市场的预测和规划工作,而我国大部分企业是等果熟才找出路,就算生意做成也是损耗极大,果农和出口商常常望果兴叹。

  反观世界上一些主要农产品出口大国的作法,很是值得我们借鉴。它们采取多种营销提升的方法来提高本国在世界农产品市场上的地位。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建立专门的农产品出口服务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来推销本国的农产品。这些组织大都有政府背景,属于官方与半官方的服务组织。比较知名的有澳大利亚小麦委员会,加拿大小麦局,法国的SOPEXA,美国的FAS等,它们在出口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农产品出口服务中心的资金一般主要来源于对已经出口的产品征收一定比率的税。据美国农业部的研究统计,全球每年用于农产品出口促销的费用共达91亿美元左右,而这其中仅欧盟就占了75亿美元,欧盟96%的费用都用在了直接的出口补贴上。美国4.3亿,澳大利亚1.76亿,加拿大1.39亿。我们来看法国。法国是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法国酒及法国食品一直在全球有着极高的声誉,所有这些与法国农业部和SOPEXA的大力促销是分不开的。SOPEXA是一个半官方的出口促销机构,它的股东是法国政府和法国农业和食品组织。SOPEXA的基金主要来自产业界和政府。法国政府1996年仅通过SOPEXA支付的国际竞争力提升费用即达1030万美元。产业界支付给SOPEXA的国际提升费用达5090万美元。SOPEXA在全球33个国家建立了信息网,通过多种途径来提升法国农产品的国际形象和竞争力。

  (2)出口金融服务缺乏。金融服务缺乏是我国农产品走出国门的另一道关卡。由于缺乏金融业的支持,出口商有许多到手的订单无法承担,白白地丢失了赚钱的机会,实际上就是给企业、农民和国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在新一轮的世贸组织谈判中,出口补贴会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与监管,但对促进出口的另一有力措施——出口信贷则没有什么限制。可惜的是我国对农产品出口的信贷服务非常有限,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远远满足不了出口的需要。我国目前的出口信贷主要集中于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的出口,农产品由于其特殊性,往往受到金融机构的歧视。所以我国亟需成立一个专门的农产品出口信贷服务机构。[Buhui.Com]

  现在每个发达国家都至少有一个专门的出口信贷机构,有些已有50年的历史。其中尤以美国为农产品进出口商提供的信贷服务最为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六种:

  a.GSM-102与GSM-103。前者叫出口信贷保证计划,后者叫中间出口信贷保证计划。两者的区别在于GSM-102是中短期计划,期限最长为3年。而GSM-103的计划最长可达到10年。这两个计划都由美国商品信贷局管理。

  b.美国小企业局的国际贸易借贷计划。

  c.出口信贷保证计划。该项目由美国农业部管理,主要提供短期(最长180天)的信贷计划,主要向购买美国农产品的进口商提供信贷服务。

  d.设备保证计划。该项目也由农业部管理,主要是向与农业相关的设备提供担保。

  e.农产品信贷公司。这种贷款的期限可达36个月之久。

  f.进出口银行。美国进出口银行也有一部分贷款是专为农产品出口提供的。

  除此之外,美国还有两个专门的出口促销计划,即海外市场发展计划和市场通路计划。这两个项目每年通过大量的资金预算来帮助出口,提供各种各样的成本分担、投资、合作、贸易联盟等服务。

  (3)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地区市场而加紧实施绿色壁垒

  20世纪90年代,欧盟经济一直在低位徘徊。90年代中后期美国经济也持续低靡。另一方面,这些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在财政支持下却发展迅速,出现了大量剩余的局面。为保护本地区农场主的利益,各国制定了各种措施,绿色壁垒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恰恰迎合了对本国市场保护的需要。所以各国不惜制定很严格的标准将中国农产品拒之门外。

  2.中观:企业

  (1)缺乏国际营销经验和国际营销人才。加入WTO之前,我国总体来讲出口农产品的数量有限,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周边一些国家。与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如美国、澳大利亚和欧盟相比,我国农产品涉及区域少,数量有限,所以整个农产品出口行业对目前国际市场的变化缺乏经验。而且,过去我国的农产品出口由国有企业垄断,统一进行。现在获得进出口权的企业增加,这些企业过去很少直接参与国际市场开拓,所以更缺乏国际营销经验和人才。

  (2)缺乏国际认证的意识。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各种标准,如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9000质量体系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美国的FDA、HACCP、UL认证,欧盟的CE认证。获得这些认证就是获得了使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如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的统计数据表明,在水产加工行业内实施HACCP体系的企业比没有实施的企业食品污染的概率降低了20-60%,这说明HACCP是一种能起到预防作用的体系,同时也是外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准入证。而国内的企业往往忽视这方面的工作,缺乏认证意识。有些企业只有在各种标准已经风靡全球、不得不遵守的情况下,才盲目地办理认证,缺乏对认证制度的先见之明。如在ISO9000质量体系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方面,大多数企业都了解和获得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因为它已经很普及。但是,很少有国内企业了解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获得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缺乏国际认证意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3.微观:农户

  (1)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

  我国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本来就不高,一浪高过一浪的民工潮又卷走了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剩下的劳动力文化素质就更低了。低素质的劳动力是很难搞好现代化的农业的。由于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不少农户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使用农药的结构、品种、用量不合理,甚至任意使用农药,导致农药残留量大大超过欧盟等发达国家规定的标准。如欧盟已经禁止使用的有机磷化合物在我国仍广泛使用,1996年美国公布环境“优先污染物”有129种,而我国现如今仍在使用的就有52种之多。这严重损害了潜在消费国对我国农产品的信任度,从而影响未来我国农产品正常的贸易往来。

  (2)经营规模小,研发能力弱。我国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但经营方式落后,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活劳动比例占用大加上农业工业用品如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等价格的拉动,使农产品价格刚性上升,与发达国家相比已逐步丧失了昔日价格低的优势。在1990年前后,我国粮食、棉花、油料、生猪、苹果、烤烟等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尚普遍低于国际价格,有明显的国际比较优势。但近十年来,我国农产品成本平均每年以约10%的速度递增,致使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等土地密集型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20-60个百分点。另外,技术装备水平太低,研发能力太弱。农作物中大多为初级产品,缺少深加工、精加工、附加值高的农业产品。

  三、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的对策

  (一)用标准化助推农产品出口

  1.加强出口农产品贸易技术壁垒应对研究,推动安徽农产品出口。针对安徽蜂蜜、茶叶等有关农产品在出口时遭遇技术壁垒限制,严重影响安徽农产品出口的突出问题,加速标准化建设,加强对国外技术标准和法规的收集,让出口企业和农民掌握国内外相关信息。组织力量加强跨越技术壁垒的研究,帮助出口企业和农民从生产方式、加工方法上提高水平和科技含量,及时发布国外技术壁垒预警,有效规避技术壁垒。积极争取国家质检部门的支持,加强与有关部门配合,为安徽农产品出口做好服务。

  2.进一步完善农业标准体系,以标准来提高和稳定农产品的质量水平。安徽农业大而不强,农产品的数量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成产业优势,对地方经济发展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坚定不移地走农业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之路。省质监部门应围绕农业主导产品和重点产业,按照“有标贯标、无标制标、缺标补标”的原则,逐一制定从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到产品品质、加工包装贮运等一系列标准。逐步建立起以国家、行业标准为基础,地方标准为主体,企业标准为补充的较为完善配套、切实可行的农业标准体系。

  3.加快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结合安徽861行动计划中有关蔬菜、茶叶等十大优质农产品生产的供应基地建设,有选择地将蔬菜、茶叶、花生等作为出口基地发展的重点品种加以扶持,加快推动安徽特色农产品出口。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农产品出口基地专项资金,用于基地建设和培育特色农产品生产大县,积极配合检验、检疫部门加强出口基地的注册工作,建立农产品出口可追溯体系。农业及农业科研部门要加强与出口企业合作,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根据外贸提供的信息积极引种、示范、开发外国高效农业产品,加速安徽农产品品种改良和新技术引进。学习和借鉴日本与山东蔬菜基地、瑞士与山东肉鸡生产基地、荷兰与河南大蒜生产基地的建设经验,利用国外的品种、技术和销售渠道,合理有效地规避技术壁垒。

  (二)过好农产品技术关

    1.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农业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农业认证体系。抓好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从源头上确保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2.以优化品种结构为重点,加大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质量。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发展出口农产品精深加工。充分利用国家惠农政策,着力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基地,实现由以农为主的资源主导型向以工为主的深加工产品主导型转变,实现安徽由资源大省向加工业大省的转变。

  3.加强农产品的认证制度和检测体系建设,把好“内关”。根据WTO有关协议,大力推动原产地标记认证制度,大力推行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使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管理和服务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按国际惯例建立统一绿色产品认证体系,并向通过该项认证的企业颁发“绿色标志”。在加强认证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强检测体系建设,提高检验检疫能力,将出现的问题化解在国内,进一步提升安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三)创立培育安徽农产品出口商标品牌

  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规划来逐步创立和培育出口基地的品牌,加大对丰原、洽洽、鸿润、黄山毛峰、祁门红茶、砀山酥梨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利用中小企业开拓资金帮助企业申请国内外商标注册,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扩大安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

  (四)进一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

  选择本省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嫁接外资,并重点引导外资投向农产品精深加工、新生产加工技术和引进新品种;建立农业利用外资项目库,综合采取网络、定向、代理、展会等各种形式大力对外推介;进一步加强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合作,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国际农产品经营大企业、国际知名商社来安徽投资农业项目,不断提高农业利用外资项目的质量和水平。

  (五)加大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

  建立企业与银行、信保机构间的合作机制,简化贷款手续,加大授信额度,解决农产品季节性收购资金短缺等困难。探讨各种服务模式,建立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平台。对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进口关键设备的关税等相关税费予以减免,鼓励兴办各种所有制的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制定和落实对农产品出口退税补差、超基数出口奖励、出口信用保险费补贴、参加华交会、广交会等摊位分配上给予优惠等支持政策。利用中小企业市场开拓资金、中部外贸发展资金、进出口配额等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给予政策倾斜。[LunWenData.Com]

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论文搜索
关键字:安徽 农产品 出口
最新国际贸易论文
浅谈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传媒产业价值链的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路径探讨
试论新形势下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对策
试论自由贸易协定中的环境义务及其应对
浅谈中国加入RCEP对辽宁省对外贸易的影响
试论我国苹果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对策
互联网环境下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研究
浅谈上海自贸区贸易便利化的经验及对黑龙江
浅谈我国国际贸易类公司业务流程模式再造研
热门国际贸易论文
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和对策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
浅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浅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联性
国际贸易政策保护性研究及中国的对策
贸易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及我国的
也谈国际贸易中的恶意绿色壁垒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中国的对策(B)
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