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银行管理论文 >>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对策探析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对策探析

作者:贺舜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4-06-24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对策探析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传统金融服务与现代信息技术碰撞出完美的火花,信用卡业务也就应运而生。从20世纪初,信用卡业务在美国的起源,到1986年,中国银行在我国发行了国内第一张信用卡——人民币长城信用卡,再到1995年广东发展银行发行了我国第一张贷记卡——广发信用卡,多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在机遇与挑战中蓬勃发展,为银行产品升级和业务创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尤其2002年以来,我国各商业银行发卡机构之间竞争加剧,加上越来越多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信用卡以其方便快捷的特色服务了消费者,满足消费者消费、理财等各方面需求,呈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机遇良好,同时新时期也给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把握机遇,应对严峻的形势,选择怎样的发展策略,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新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分析
 
   (一)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历程及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重要地位信用卡是一种非现金交易的付款方式,具有消费信用的特点。在一定的信用额度内,信用卡可以先消费后还款,因此,其本质上是一种信贷产品,是一种小额、循环、信用免担的消费信贷业务。信用卡具有信用消费、转账结算和存取现金等功能。与现金相比,信用卡不仅便利易携,且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对拉动消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信用卡发展时间虽短,却快速成为社会各界的新宠,成为个人信贷的主要方式。

  在我国,信用卡业务从初步发展到联网通用,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各商业银行电子化建设同时起步,为信用卡的起步和发展奠定了系统和网络基础;第二个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全国“金卡”工程启动,银行卡实现了飞跃发展,各大商业银行在大中城市独立发展信用卡业务;第三个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我国信用卡逐步实现了全国联网通用。在经历了成长阶段的不断完善和进步,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呈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的主要特点有:增加支付方式、便于个人理财、积累个人信用记录、降低交易成本、方便快捷以及增值服务优厚,这些都成为多数消费者选择信用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居民常用的支付方式有借记卡、现金和信用卡。据了解,有超过60%以上的消费者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商场、超市、购物中心是绝大多数持卡人信用卡消费的场所,另外,随着网络交易平台的壮大,越来越多的持卡者将信用卡运用于网络购物,使得信用卡在网络消费中成为重要的支付手段。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信用卡支付业务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例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加上国内商业银行都在寻找一条能够使信用卡与我国零售业务协同发展的未来道路。根据调查显示,近半的消费者因为信用卡而增加消费,其中,将近四分之一的消费者增加了20%以上,可见,信用卡消费已经成为我国消费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大力发展以信用卡为代表的消费信贷业务将成为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目标。

  不仅如此,信用卡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一切以客户为服务中心”的信用卡服务理念能够帮助商业银行提高客户服务质量,调整和优化现有业务结构,促进银行收入来源多样化,使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我国信用卡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1.发卡数量大、使用范围广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0)》指出,截至2010年底,国内信用卡发卡量比2010年年初增长23.96%,信用卡消费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达到32%.再比较我国银行2011年三个季度的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仅2011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我国信用卡发卡量就从2.42亿增长为2.68亿,信用卡发卡量呈稳定增长趋势,信用卡业务量急剧增加,信用卡消费成为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近几年,我国各商业银行相继成立了自己的信用卡中心,专门发行和管理信用卡,维持信用卡业务的独立运作。可见,信用卡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使用越来越广泛,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欢迎。

  而从2002年全国银行卡启动“314”工程至今,商业银行卡已经基本上实现全国范围的联网通用,更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和法规为其保驾护航,使跨行交易畅通无阻,更利于信用卡业务发展范围的扩大。随着信用卡境外受理的实现,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更拓展了境外服务的功能,实现了人民币境外交易和结算,满足了特殊用户境外消费的需要,信用卡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自此,我国的信用卡业务也进一步实现了走出国门的目标和需要。

  巨大的发卡量和信用卡使用范围的扩大使得信用卡业务成为商业银行转型和银行产品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在银行零售业务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2.运用渠道多、功能不断完善

  信用卡业务的存在和发展与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紧密联系着。在信用卡使用功能上,随着我国公民对消费、投资、理财等的进一步重视,对信用卡功能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对信用卡的外观上,客户也开始提出方便携带、卡面美观等要求。近年来,商业银行不断创新信用卡产品业务,丰富信用卡功能,从原始的持卡消费到适应发展需要的商业投资、个人理财,运用渠道也从一般的ATM取款机拓展到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交易渠道。多元化的支付渠道多层次的满足了不同需要的消费人群,信用卡本身也设计得精致美观、小巧便携。

  3.客户群体年轻化

  随着信用卡市场的扩大,信用卡不再是成功商业界人士的专利,年轻客户群体将成为社会的主流。根据万事达组织调查显示,2008年来,我国大学生持有信用卡的比例从29%增到37%,这其中,有三分之二的大学生至少持有一张信用卡,有少部分学生甚至持有两张以上的信用卡。这些年轻群体具有分布较广、人数较多的特点,且更容易接受新兴的消费方式。为了适应客户群体年轻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也推出了针对年轻人的信用卡业务,如交通银行推出的Y-POWER信用卡专属于18—30岁的年轻人,中国银行推出的淘宝校园卡则面向全体在校大学生。

  4.增值服务优厚

  我国的信用卡业务已经不仅仅运用于刷卡消费领域,为了吸引广大消费者,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信用卡的各项增值服务,如刷卡消费将赠送积分兑换礼品;也可以从与银行联手的商家处获得较大的优惠;购买家电、私家车等可以分期付款等等。信用卡增值服务的品种虽然各银行不尽相同,但都从客户的实际需要出发,对于银行而言,是通过满足客户需要最大化来赢得客户。

  从《2010中国信用卡用户使用行为报告》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积分兑换已经成为信用卡除支付业务以外最受欢迎的增值服务,而随着信用卡业务竞争的加剧,持卡人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刷卡来获得积分的单一优惠服务,越来越多新开发的增值服务也逐渐受到大家的热捧。以交通银行为例,2010年交行推出的与保险相关的增值服务“刷得保”,以其业务程序简单、资费优惠、保障范围广的特点,受到了广大信用卡消费者的欢迎。“刷得保”业务的诞生,突破了银行信用卡增值业务的发展瓶颈,从客户的需要出发,也成为了交行信用卡赢取顾客的有利武器。

  5.市场进一步规范

  一方面,信用卡业务是在我国宏观经济不断改善、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逐步提升的大形势下发展起来的,更是在我国科技水平进一步繁荣的新时期下步入了更成熟的时期的。因此,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及其各级政府机构都为了完善信用卡市场推出了一定的措施,积极有效的推动我国信用卡市场的有序发展,引导信用卡业务走向更完善和广阔的领域。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公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信用卡市场也初步建立了良好的信用环境,健康、规范的个人信用体系促进了信用卡市场的规范运作和发展。同时,信息技术与金融产品的结合,可靠的保障了信用卡市场的有序运作,更精密的身份识别系统及其密码保障满足了消费者对信用卡使用安全的要求。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类似“一卡走天下”、“方寸之间,信用无限”这样关于信用卡宣传的广告语,大家已经不再陌生,然而,在我国信用卡市场发展前景一片红火的趋势下,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手中的信用卡隐藏了诸多安全隐患。信用卡业务在我国仍属于一项新兴业务,这也决定了其还需要一定的成长期才能走向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将面对严峻的挑战,如何看清市场繁荣背后依然存在的问题,解决制约信用卡业务发展的“瓶颈”,商业银行任重道远。从近几年我国信用卡产业的发展上看,还存在着业界对其认识不足、发展水平低、套现问题严重、信用卡犯罪屡禁不止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内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一)客户群体对信用卡认知度低

  1. 国人消费观念的制约

  虽然信用卡更方便、灵活,但由于许多消费者对信用卡消费方式并不完全了解,只有少部分能够区别信用卡的作用和优势,基于外界对信用卡安全等方面的顾虑,加上我国公民长期以来对传统消费方式存有依赖,现金消费仍占主要地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消费观念在本国消费者心中依然根深蒂固,因此更多消费者宁可选择安全可靠的现金支付形式,而不愿意尝试方便快捷的信用消费方式。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消费者一直奉行着量入为出的消费习惯,坚持积累消费,对借贷消费还存在一定的偏见,因此,目前我国银行卡市场上,借记卡的使用率依然较高,且远远高于信用卡。例如2011年第三季度,我国借记卡累计发卡量为25.38亿,而信用卡则为2.68亿,借记卡累计发卡量与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之间的比例约为9.47:1.即使是在信用卡中,准贷记卡依然占很大一部分的比例,真正能够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持卡人还属少数,如何转变国人的消费观念,使贷记卡多样化的功能深受消费者欢迎还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2.发卡量高但激活率低

  在对持卡者未激活信用卡原因的调查中,可以发现较多持卡客户办理信用卡的初衷是帮助发卡行完成办卡任务,或被银行办卡的优惠宣传噱头所吸引,这些都成为大家热衷办卡却未及时激活使用信用卡的主要原因,而激活程序繁琐、不了解激活程序、忘记激活和持卡者一些其他原因也成为影响持卡者激活信用卡的一般原因。因为办卡人群中,只有少部分客户是因为自身实际需要主动办理信用卡的,由此衍生了较多的睡眠卡。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0)》显示,截至2010年底,国内信用卡发卡量虽然达到2.3亿张,但活卡量仅为13,158万张,活卡率为62.31%,近亿张卡未激活。办卡而不激活使用不仅是对银行资源的浪费,增加了银行负担,更是对银行发卡机构提出了挑战。

  (二)发卡商业银行自身重“量”轻“质”

  1.各商业银行“圈地”现象严重,申卡门槛低

  根据2010年国内信用卡产品数排名,招商银行的产品数量最多,总数量超过80种,而中信银行和农业银行产品数也达到60种以上。商业银行信用卡市场竞争态势的愈演愈烈,使得各行为了提高发卡量,抢占信用卡市场占有率,纷纷开发各种新式信用卡产品,或推出降低手续费、免年费、提高信用额度等吸引客户的优惠措施,用尽浑身解数来争取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在业务办理上,为了追求业绩,各行之间“针锋相对”,常常降低申请人申领信用卡的条件,更有甚者仅凭一张简单的身份证明文件就允许客户办理信用卡或提高授信额度。尤其是面对年轻的办卡群体,很多年轻人没有资金担保或有效的收入证明文件,而银行为了获利刻意降低办卡门槛,不顾由此带来的弊端。这种过度“圈地”使银行不良贷款率节节攀升,一旦信用额度超出持卡人的偿还能力范围,持卡人不能按时还款将影响银行资本流动性,银行将可能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

  2.信用卡产品过度同质化,个性化产品服务不够就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发行的信用卡种类和功能来看,各银行所采取的信用卡服务策略基本无差异,都是以整个目标市场的客户群体为服务对象,缺乏对市场的细分,无法整合各种人群需要。目前,四大商业银行倾向于发行普及各个阶层用户的卡类,而一些股份制银行如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则更热衷于招揽高端客户。论文格式然而,流通于市面上的信用卡产品大多涵盖了相同的转账、取款、刷卡消费等功能,使用功能全但缺乏个性,同质化严重,各个银行间尚未形成符合本行特色的品牌服务,在营销手段、经营策略方面更是盲目随意,不能推陈出新。

  在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的调查中,有近三成的持卡者认为各行信用卡没有差别,有五成以上的持卡者认为各银行信用卡有一些差别,认为有较大差别的持卡者仅占总调查人数的12%左右。各个银行信用卡的服务水平和差异化水平不明显,使客户不能比较不同行信用卡之间的区别和优势,影响了大家办卡、用卡的积极性。

  (三)信用卡风险问题突出,抵御风险能力弱

  1.信用卡犯罪屡禁不止

  随着信用卡发卡量的不断增加和使用范围的持续拓宽,我们更应该看到,信用卡风险问题越来越突出,风险突发频率变高,给社会、人民以及银行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一方面,在市场上,信用卡欺诈犯罪所带来的风险迅速攀升,伪卡盗刷、冒用他人信用卡、盗用他人账户的行为屡禁不止,给持卡者经济上带来损失,削弱了他们对信用卡支付方式的信心,导致他们对银行所提供服务的安全性表示怀疑,也影响了银行信誉。另一方面,信用卡恶意透支和非法套现所引发的信用风险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安全和金融支付体系的重大隐患,不法分子将信用卡当成变相融资的工具,违反了国家对信用卡使用的规定,也使发卡行所承担的还款风险增大。

  从央行发布的三个季度的《2011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来看,2011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均在前一季度的基础上增加了5.18亿、17.22亿和7.23亿,增长6.7%、21%、7.3%,.大量的未偿贷款额形成了银行的坏账,不利于银行资金的有效流动,由此引发的风险一路飙升。而这对持卡人本身,也将影响他的个人信用记录,阻碍了信用卡市场的健康发展。

  2.监管不严,相关机制有待改善

  面对市场上频频出现的信用卡犯罪现象,相关部门却依然不能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一方面,相关法律法规对信用卡犯罪现象的惩处条款还不够完善,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条款也只是纸上谈兵,才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虽然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中,有规范信用卡申请和发行的《合同法》,也有规范信用卡制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还有规范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商业银行法》、《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等等,但常用的信用卡相关规章仍然沿用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下发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随着我国信用卡市场发展越来越迅速,加上信用卡犯罪的突击性、快速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加上我国信用卡的经营模式、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银行和有关机构立法和侦察都带来了难度,因此,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已经明显滞后,法律效力较低,起不到很好的制约作用,已经越来越不能反映现在市场上存在的问题并作出规制。

  另一方面,银行自身也疏于防范,内部控制体系有待完善。许多银行重视发卡数量而轻视后期的管理,忽视对申请人资信的审核,仅凭电话核实申请人身份,并未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申请人。加上银行在对有关信用卡办理的规章制度执行上松紧不一,影响了政策的执行效率和效果。随着现代信用卡犯罪的高技术趋势越来越明显,银行反欺诈技术和水平还有待提高,对信用风险和欺诈风险的防范也更需要重视技术水平跟进。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对策

  我国国内信用卡的发展还有很大的需求,还有很多改善的空间,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和信用卡风险所带来的巨大隐患,如何在这个潜力无限的市场中抢占先机,推陈出新,使得信用卡能够发挥更广泛、更突显各个银行功能的金融工具,需要我国商业银行投入巨大精力去经营,更需要全社会提供一个健康、有利的发展环境

  (一)银行自身

  1. 建立有效内控机制,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

  面对急剧飙升的信用卡不良率所增加的信用卡风险,国内商业银行要处理好规模发展与风险防范的关系,不能单方面注重信用卡发行量而忽视了潜藏的风险。完善内部控制机制,遵循全面、谨慎、独立的原则,有效规避风险,在对申请办卡者授信额度的审核中,发卡行应严格执行审核人员责任制,不能单纯依靠客户所提供的信息和简单的调查来核实客户真实情况,要加强对客户及其周边情况的的沟通和了解,掌握更加可靠的客户信用状况,避免发卡行由于审核不严而引发操作风险。同时,银行要依托先进的技术水平,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进行尽职调查,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对审核通过的客户,银行不能就此放松警惕,要实时了解持卡者的用卡情况和还款信息,一旦发现持卡者不能及时还款或者过度透支则积极采取措施,以便有效的识别、防范和控制信用卡客户风险。

  同时,银行的内部控制要与该行所面临的风险特点相适应,结合信用卡业务的特点,识别各类风险因素,完善银行内部监控系统,防止业务风险的发生,及时发现和反馈内部监控中存在的问题。

  2.突破传统营销策略,加强个性化服务

  如今,信用卡产品国际化、信息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明显,单纯依靠简单的宣传和推销信用卡产品已经不能吸引客户眼球,发卡行只有大胆设想、不断创新,突破传统的营销策略,方能百战百胜。在营销方式的选择上,发卡行要将客户始终摆在中心位置,从客户的实际需要出发,贴近客户、增强信用卡产品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在营销策略的制定上,必须采取专业化营销策略,建立严密的业务运作机制,准确分析客户的行为和想法,完善服务手段,将营销贯穿于整个发行过程中,包括前期宣传、中期办理和后期服务上,密切贴近客户,寻找新的突破点和契机,以服务作为特色,建立银行的同业竞争优势。

  依照对自身产品的市场定位和银行本身的优势,发卡行应该针对经营策略全面定位细分市场,寻求差异化的市场竞争优势,面向不同阶层、不同定位的人群开展差别化服务,重视产品个性化,避免同质化现象出现。对市场的细分包括一方面对客户的资产状况进行细分,区别中高端客户和一般客户,重点关注高端客户需求,确保以高端客户带动一般客户;另一方面要对不同社会层次、不同心理因素的客户进行细分,如对于成功的商业人士,应提供给他们便于业务需要、结算便利、与他们所处社会地位相匹配的商务卡,对于都市白领女性,则应提供更多保障女性健康、带来生活便利的女士卡。由此可以引导大众的消费观念,让不同需要不同阶层的消费者都真正被信用卡便捷、方便的使用功能所吸引,提高活卡率。

  3.创新思路,注重品牌建设

  持卡人手中的信用卡,不仅仅简单的代表了一张冷冰冰的卡片,更应该代表了客户的形象、地位和气质。因此,建立一个深入人心的信用卡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定位一个强大、独特的品牌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品牌建设是信用卡业务的经营核心,必须赋予不同的信用卡产品不同的特色和内涵,全方位的带给客户不同的感受和认知。在功能上,发卡行要致力于增加产品附加值,如设计与其它社会主体联合发行的联名卡、特色卡,集信用卡一般功能和附加积分、打折于一体,让持卡人享有更多的附件功能和优惠,从而赢得和巩固了相应的客户群体。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银行的中银淘宝信用卡、工商银行的国航知音牡丹卡,使信用卡在基本功能上添加了新的特色,这些都是很好的借鉴。在卡面设计上,一些颜色鲜艳、精致美丽的信用卡更博得年轻客户群体的喜爱。如已发行的中信魔力女人卡、兴业银行的加菲猫卡,精美的设计深受欢迎,在发行量上也占一定优势。

  完整的品牌理念还要具备发卡行的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工商银行的牡丹卡、农业银行的金穗卡、中国银行的长城卡、建设银行的龙卡,朗朗上口的卡名就是银行母体的代表,但由于各行缺乏较强的品牌建设策略,使得相互之间缺乏竞争优势,发卡量不相上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信用卡的内涵和形象是依托于母体银行文化建设起来的,而母体银行所倡导的理念和价值观则间接引导客户识别、认知和选择自己信任、中意的信用卡品牌。目前我国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的品牌建设还只是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客户基本能够了解不同银行的信用卡品牌,但区别其特色和功能还有一定难度。因此,发卡行更应该致力于建立更高标准和特色和品牌文化,突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文化底蕴,以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同感。

  (二)社会监管层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社会监管力度

  对信用卡产业的社会监管主要包括对整个信用卡市场参与者的有效监督和对信用犯罪、欺诈犯罪的有效惩处机制。由于不同类型的犯罪有可能产生不同的风险程度,因此需要对风险进行识别,将不同种类的风险纳入不同的监管范畴中,无论是直接产生的信用卡市场风险,还是由其他风险衍生而来的风险,有关部门都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完善信用监管体系,营造良好的信用卡市场运行环境,才能降低信用风险和欺诈风险。

  在产业监管上面,我国可以借鉴信用卡监管的典型——美国。纵观美国,银行卡市场成熟,具有影响全球的支付机构。美国银行卡产业的监管实行责任分工制,监管主体和监管政策明确。美国有关银行卡管理的相关法律共有15项,几乎每一项法律都进行了若干次的修改,因此,相关法律对商业银行、金融机构等都进行了直接和明确的法律约束,就此而言,美国针对银行卡的法律法规是值得我国借鉴的。

  然而,近几年来美国信用卡风险不断显现,尤其是次贷危机引起的经济萧条,美国的信用卡产业也面临了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和垄断诉讼问题。而我国信用卡市场起步较晚,相比美国市场机制和监管政策更不完善,还应该在我国银行业实际监管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基础上,分析总结国际上对信用卡产业监管的经验和教训,及时采取积极措施。

  2.完善个人征信体系,创建良好的信用环境

  个人征信体系是信用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但长期以来,我国国内社会征信体系还存在较多的问题,社会工作的信用意识淡薄,个人信用的透明度较低,市场缺乏必要的监督,在征信体系的建设方面也缺乏一个统一的采集规范和判断标准。要完善信用卡业务的相关监管机制,如何引导社会信用建设走向完善统一也显得非常重要。社会监管层在加强监管过程中更要重视对公众诚信意识的培养,在加快个人征信相关立法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加强社会诚信标准化建设,提高国内个人征信的整体水平,增强个人资信评价报告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有效改善我国信用体系缺失的状况。

  结语:

  我国的信用卡市场是一个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的市场,同时也是一个需要更多的空间去发展和经营的市场。当今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还处于初级阶段,要逐渐臻于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需要我国商业银行转变营销模式、加强产品服务建设以及加强产业监管,凸显信用卡业务在未来金融领域的重要地位;更需要我国社会全体配合和关注,共同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信用卡市场环境,促进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不悔网]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对策探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信用卡 商业银行 消费者
最新银行管理论文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研讨
浅谈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试论城市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问题及
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研究
浅析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探讨
银行绩效管理体系的优化分析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
试论远程开立单位银行账户业务管理思路研究
城市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热门银行管理论文
我国网络银行业务发展对策研究
关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分析与思考
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与防范
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
银行改革――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银行风险及金融监管
来州市工商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和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