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伦理道德论文 >> 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奠定立德树人基础论文

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奠定立德树人基础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4-12-07

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奠定立德树人基础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13-03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的功臣。“园丁”、“慈母”、“蜡烛”、“春蚕”、“人梯”、“孺子牛”、“人类灵魂工程师”等都是对教师职业的真实写照和高度认可。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工作是直接教育人的职业,担负教书育人的伟大神圣使命,其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极大。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教育机构,教师的育人作用和道德示范更是尤为重要。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推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传统道德观念发生“撞车”的事件时有出现,矛盾的突显使得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重新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

  1.功利思想严重,成功标准单一。当前社会风气浮躁是大家公认的现状,人们对成功的定义渐渐狭窄到拥有富裕的物质生活以及良好的社会地位这一层面。社会浮躁情绪通过日益发达的网络平台波及被认为最纯洁的学术领域。受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部分教师不再以“人类灵魂工程师”为崇高理想,不再以“桃李满天下”为人生追求,而是一切以利益为标准。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有的教师接受课程安排、争取科研项目的标准是自己可以从中获得多少利益,而非从“教书育人”的角度出发。在高层次人才教育中,教师作为导师负有指导学生成才的义务,然而,有些教师招收学生的主要目的是完成科研项目,而非培养人才。更有甚者,部分教师在工作时间脱岗,完全无视教学和科研质量擅离职守,到处兼职上课,或到公司企业做项目以获取利益。

  2.敬业精神缺乏,不追求上进。部分教师的教学内容和讲课课件数年不更新,教学方法死板、课堂氛围死气沉沉,致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降。这些教师对自己的工作缺乏认同感和使命感,对于工作抱着得过且过、应付了事的态度。而从事科学研究的教师,长年重复劳动,只从事横向项目研究,不注重自我学习和提高,缺乏思考和探索的精神,疏于基础理论研究和创新型研究,导致科学研究停滞不前,所指导的学生也只会机械地按公式算数据,完全缺乏创新精神,最终使得人才缺乏活力,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质量难以提升。

  3.责任心不强,缺乏育人意识。现阶段,高校教师对学生的漠不关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少,部分高校教师只是将“教师”当成一种职业,工作时间结束之后不会跟学生有其他的交流。很多教师上完课就匆匆离开,学生关于课程的疑惑无从获得解答。二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只注重学习,不关注其他方面,不利于学生成长发展。有些学生只会学习,不懂得与人沟通交流,有些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差,等等。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导致人才社会适应性差,进入社会的竞争力不强。

  4.个人道德修养差,不配为人师表。个人修养与人格魅力休戚相关,良好的个人修养让教师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然而,现阶段,部分教师在专业领域成就卓著,成果繁多,但是个人修养不能与其专业领域的成就媲美。部分教师个人修养不足,狂妄自大、贬低他人、情绪善变、不注意个人仪表,甚至最基本的诚信缺失。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学术不端事件频频发生,究其原因,自然有社会环境、浮夸文化以及体制机制的问题,但最根本的仍然是教师个人道德修养差,缺乏为人师表的修养。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从赞美之声走向被批判的对象,必然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些关注一方面表现为批判或谩骂,另一方面则是挖掘这种转变的原因。然而,批判谩骂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原因解决问题。社会各界关于高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解释,总结来看,主要包括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等三个方面的原因。

  1.关于社会方面的原因。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之后,整个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利益格局发生巨大变化,贫富差距日益拉大。泛滥的功利主义冲击了高校教师的基本价值观念,作为高校教师,从计划经济时代的高收入群体变成了中等甚至低收入群体。这样的反差,一方面使得社会大众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度下降,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大批的教师群体对自身的职业认同度下降。在严峻现实和内心失衡的双重作用之下,面对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问题,部分教师选择了能够满足自身最大利益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与此同时,整个社会的评价机制出现偏差,虽然现阶段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强调综合素质,但具体落实过程中,学校教育最重要的评价标准仍然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其他包括思想道德、体育等在评价体系当中所占份额非常低,导致人才培养过程中短板现象严重。

  2.关于学校方面的原因。学校作为高校教师的聚集地和培养人才的摇篮,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否高尚最直接的受影响者,对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高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人才选拔方面,对教师素质的考量,高校过多看重教师专业领域的成果,缺少或是没有对教师个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考察。其次,人才培训方面,对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方面的培训方式单一,甚至缺失。多数高校只是在培训过程中发放《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当作培训,甚至有些学校的培训内容中根本没有涉及高校职业道德修养方面的内容。再次,内部管理机制方面,缺乏必要的机制约束教师职业道德,过多地强调科研经费、项目数量、获奖情况或发表论文等可以量化的硬性指标,而忽略了对教师敬业精神等不能量化的软性指标的考察,这样的评价制度必然导致教师只注重科研项目而忽视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最后,相关制度配备不完善,缺乏必要的引导。制度建设是把师德建设落到实处的重要环节。但现阶段,我们在师德建设方面的制度缺乏或可操作性不强,比如,高校在奖惩制度建设方面,少有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缺失时的惩罚和职业道德表现突出时的奖励,没有发挥制度的保障和引导作用。   3.关于教师个人方面,部分教师只是在专业领域成绩斐然,而在个人修养上有很大的缺失。从教师个人方面追查,不难发现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教师个人的成长环境,教师作为育人主体也曾经历被培育的过程,其成长过程中的“育人环境”没有对其成长发挥积极的作用。有些家长不注重以身作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造成了非常负面的影响。第二,教师内在抵御基础薄弱。受各方面的因素影响,部分教师在个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缺少积极的引导,尤其缺少对责任和担当的认识,缺乏一个教师所应当具有的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导致部分教师在各种诱惑和陷阱面前没有坚守住个人的道德底线和人格,甚至做出了有损于教师形象的行为。

  三、关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反思

  高校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他们应当既是学术方面的专家,又是培养造就人才的行家。发挥好教师的育人作用,让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告别质疑、重新获得认同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我们欣喜地看到,社会大环境在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执政理念,让大家在社会浮躁之气蔓延的同时嗅到了理想的味道,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自己的“梦”,让社会浮躁之气渐渐消散。而高校方面,我们看到各高校开始重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问题,采取各项措施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重视师德建设,比如采取招聘严把关、培训多样化、规范奖惩制度、树立德育典型等方式,同时在评价机制方面,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引导教师职业道德往正确方向发展。部分高校在职教师晋升职称、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程序上要求证书三年审查一次,教师审查时必须出具其参与职业道德培训的相关证明,这从制度上强制了高校教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但是,思想道德修养毕竟是无法量化的一项指标,很难作出考量。高校在招聘中严把关,但在很短的招聘过程中,可以通过论文数量、讲课情况判定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却很难判定品德高尚与否;培训多样化,但能否被教师接受同样不可量化,效果到底有多显著,我们无从得知……所以,提升高校教师思想道德修养的关键仍在于教师本身。就像有一篇文章的标题一样,高校教师应该努力修己,学会“做一名‘寂寞’的高校教师”。那么,高校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修己呢?

  第一,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提升职业道德素养。以此更好地规范自身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对包括高校在内的学术界学术道德建设、学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高校教师,不仅应当熟识文件内容,而且,还要在教学中言传身教,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未来教师。

  第二,加强对教师行业的认同感。摒弃社会浮躁的影响,设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梦,将教师看成是自己的一项事业或人生理想,而不仅仅是赚钱养家的一份工作。首先,自己坚强自己的内心,时常提醒自己,自己正在从事的这项事业是在为人类做贡献,增强自我悦纳。努力让这样的坚强成为一种习惯。其次,用心工作,用心与学生交流,通过学生的成长增加自己的满足感,增强自身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

  第三,正确地为自己寻找榜样。虽然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传统道德观念发生“撞车”的事件时有出现,但我们同时也看到很多优秀的老师正在发挥他们“导师”的作用,影响着他们的学生。所以,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应该在初为人师时选择周围那些一直坚守内心的教师典型学习,经常与他们交流,寻找共鸣,并让这些共鸣成为自己继续前行的动力。

  第四,时常反思,认真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情操。《论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要注重自身的“内省”反思和“慎独”修炼。提升道德认知,培养道德信念,磨砺道德意志,养成道德行为习惯,塑造高尚品格的情操。

  总之,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需要社会、高校和教师个人的共同努力,然而,更为关键的原因在于教师个人,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应该强化“修己”,努力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出综合素质优秀的接班人。

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奠定立德树人基础

论文搜索
关键字:基础 高校 教师 职业 道德 提高
最新伦理道德论文
试论互联网平台异化导致的伦理问题及成因
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伦理道德建设探讨
浅谈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治理共同体的
基于我国代孕合法性问题的研究
浅析法律从业者职业伦理道德的规范建设
论Pad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在文学伦理批评视角下解读《别让我走》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中国孝道观念的代际传递效应
提高收入还是提高公平感?
热门伦理道德论文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技术·网络·人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网络伦理学初探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
耻感·罪感和底线伦理
论自私(上)
网络空间的自我伦理
论自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