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传统“惩罚”教育观念梳理及其化解方法的思考论文

传统“惩罚”教育观念梳理及其化解方法的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4-12-17

传统“惩罚”教育观念梳理及其化解方法的思考

  按海德格尔的理解,人的基本存在状态就是“被抛入的设计”,人被抛入这个世界之后,剩下的工作就是要靠自己的设计与选择了。人要设计与选择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人必须被教育唤醒。成功而有效的教育往往坚信“每一个人都希望变得更好”,同时能遵循孩子身心发展所持的规律。顺应此规律者,可达到教育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反之则两败俱伤。

  一、情感体验,决定行为选择

  我们在日常的教育现实中,常常会不自觉地被学生的“不恰当行为”所吸引,我们关注的是,如何制止或者消除这个“不恰当行为”。其实,每个行为背后都有它的原因和意义,如果我们还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和学生当时的情感体验,就急于用斥责、恫吓等方式让这些行为立刻消失的话,那它迟早还是会再回来的。

  日常生活的经验和心理治疗的临床证据,都证明一个事实:指引人类做决定并付诸行动的最重要的来源,即决定一个人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不是单纯处于我们五官所看到、听到、闻到、摸到和尝到的东西,而是由某特定事件所产生或连接的情感本质和综合强度。也就是说,情感是行动之钥(Basch 1976c)。

  如图所示:

  思考过程的模式(来自矫正错误的回馈循环)

  关于情感的探讨,使大脑排序的过程与信息的产生增加了一个新的面向,学习的基础就在于此。每个刺激都要经过由认知和情感两个层面来组合。根据图解说明的,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回馈循环的所有过程,包括接受信息、转化、比较、做决定、付诸行动都有情感的成分,也都会影响目标的选取。所以,大脑如果在做决定的整合过程中,无法调节其情感的话,必然造成不良的结果。因为,认知是借助于情感的沟通才得以改变的。

  二、教育唯爱,“惩罚”止于智者

  传统意义上的“惩罚”是一种权威式的教育,学生在其中多半会体验到恐惧、委屈、无奈和愤怒等情绪,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原理,任何人在这种“不安全”的环境中,是不可能去认识自己的行为并作理性思考和分析的,它只会激发起学生最原始的防御本能,以便来躲避“灾难”。比如,说谎逃避、推卸责任、迅速承认错误等都是学生可能采用的应激方法,而当学生日益长大能与老师抗衡之时,场面往往会更加激烈。

  曾几何时,提到“体罚”,很多老师是避而远之的,在教育界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的当今,有些老师甚至不知道该不该批评学生了。其实,“循循善诱”“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必须的,也是我们一直提倡的,但没有“惩罚”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学生在学校这个环境中,学习规则、学习交往、学习自律,是自我不断在进行社会化的一个过程,我们没有必要把这条成长之路人为地变成“鲜花铺满地”或者是“荆棘遍地生”。

  从根本上而言,教育者需要高出学生的境界,心中有大爱并做到自律。有些学生犯规是为了看到后续的反应,从而来印证自己不值得被爱的消极观念。或许他没有察觉到自己惹事的力量来源,结果是自己盲目闯祸还自认为是受害者。这时教育者的谈吐要谨慎,不良行为和惩罚两者不仅不会相互抵制,反而相互增长。严厉的惩罚不会吓倒学生,只会使犯规的人更加小心地“作案”以及更机灵地掩藏证据。责任感、尊重、诚实、仁爱这些品质无法直接传授给孩子,他们只能在现实生活的情境里,从他们敬重的人那里学到这些。

  三、以人为本,引发自尊自律

  的确,教育应采纳引发自尊的方法,避免使用滋生仇恨的方式。无论何时,尽可能不要把小事变大,要顾及学生的面子。我们要做的是预防而不是惩罚!让我们不妨来尝试以下思路及其方法:

  1.植入积极信念

  当教育者一旦有“我现在该如何去帮助学生?”的想法,而不再是“他们又让我不得安宁了”“怎么总是屡教不改呢?”等一些消极信念的时候,方能有效避免教育者自身的挑剔与反感,也不会让学生有罪恶感。同时,能快速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本身而不是情绪的恶化上。

  2.幽默化淡

  如果当我们意识到:发展中的学生是可以犯错和违规的,就像我们自己一样,这是成长的必由之路。当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来探索外部世界时,需要尝试后不断修正自己。这样一想,是不是我们自己就会变得轻松些,并且包容度会更大些了呢?

  午餐结束当你回到教室里,发现讲台上竟然有两、三块午餐水果的残骸:西瓜皮!面对全班学生你会怎么做呢?

  “是谁干的?谁把西瓜皮乱扔在讲台上?给我站出来!”

  “再给你们一次机会!敢作敢当啊,怎么现在都不响了呢?再没有人承认,那今天放学后全班留下!”

  在这个事件里,老师犯了很多错误。他态度恶劣、露出凶悍并激起仇恨。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受害者”的位置。其实,几块西瓜皮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何况斥责无法招来认罪,恫吓无法改进纪律,集体处罚也不会强化自律。如果,我们的方法是这样:

  一边把西瓜皮扔进垃圾桶里,一边说:“敬告那位仁兄,我喜欢去了皮的西瓜瓤,但不是没有瓤的西瓜皮。”

  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3.表达感受

  老师不是圣人,也不必装成圣人。同样,学生也不是圣人,也不必是圣人。我们都有表达自己情感和情绪的权利。当老师能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发无名之火的时候,他是接纳了此刻的自己并有力量来解决问题的。他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所控制。而这时师者的行为又是能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

  课间,常会有学生在教室里追逐奔跑。课桌椅被撞歪,课本掉在地上是常有的事。如果是高年级学生此时看见老师进来了,一般马上收手做“文静”状,而中低年级学生往往会投入地忘我,很少发现老师已经站在自己的背后了。这时,你会说什么呢?   “刘亮,你好大的胆子,敢把教室搞得这么乱七八糟,给我站到后面去反省!”

  还是……

  “刘亮,看到教室这么乱,我好惊讶!你能马上清理吗?”

  后一位老师无为而治,他没有批评也没有斥责,在生动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之后,给学生指出该做的事,让他带着情感体验并用行动来改正,而非停留在认知层面的教育。

  4.指令简明

  记得有这样一个例子,孩子在和母亲相隔一段距离的地方奔跑玩耍,突然从孩子后面开来一辆卡车而他却全然不知。此时母亲跑过去已是来不及,最有效的指令就是:“站住,别动!”而不是:“危险,你不要怕啊……”越是清晰的指令,越有助于孩子执行。

  比如,当老师看见两个学生在打架时,不恰当的语言会使之持续下去而不是马上停止。

  “你们为什么要打架?有什么话好好说。这样很危险。如果你们再不停手,我就要采取强烈的手段了。”当老师义正词严地说完之后,学生往往还是充耳不闻地继续扭打在一起。原因何在呢?很简单,信息太多,无从识别。

  如果老师换用简明的一句话:“两个人马上分开,不准打架!”相信这远比长篇大论更有效。在危机出现的那一刻,简明才有权威,才更显得坚决,不容置疑。

  5.文字替代

  文字的作用在于,它不仅能帮助自己梳理情绪,还能清晰平和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有这样的一个三年级的小男孩王浩(化名)。上课特别爱插嘴,老师没有请他,他也照说不误,常使得老师和同学无法正常上课。他不理睬别人的批评,还插嘴与人争辩。我们暂且不深入讨论他这一行为背后的成因及心理需求是什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在参与、他希望引起别人的关注,甚至愿意为此付出一些代价。

  任何行为,当你试图用控制的方式去降伏它时,结果总不会尽如人意。当我们了解到孩子的这些愿望时,不妨主动给予积极的关注。并且可以试着写张纸条给他――

  亲爱的王浩:

  我写这封信是期待得到你的合作。请你每节课最多发言三次,把机会留给其他同学。如果你有更多的高见,麻烦你写下来给我。我附上信纸和信封给你使用。盼望收到你的来信。

  你的老师 留

  细想一下,王浩收到这封信后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育人是从尊重生命开始的,使人性向善向美,使人胸襟开阔,唤醒自身美好的善根。日本有些学校明文规定:教师每天都得和学生进行一次情感沟通,或者谈一次话,或者拍一次肩、传递一个微笑的眼神……深爱每一个孩子,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并小心翼翼地触及他们幼小的心灵。尊重那些“另类”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赏识他们的独特创造,包容他们在探索这个世界过程中的行为并给予耐心而智慧的引导,这就是教育的艺术

传统“惩罚”教育观念梳理及其化解方法的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惩罚 化解 思考 教育 观念 方法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