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数学论文 >> 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问题的构建论文

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问题的构建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4-12-17

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问题的构建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恰当地运用提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提问是否得法,引导是否得力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课堂提问更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而当前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存在很多问题。如,提问没有明确目的,不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变“满堂灌”为满堂问;提问没有层次性,难易问题无阶梯;提问对象只集中几个优生,而不顾及后进生,从而不能充分调动各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过分关注教学进度,只注重结论,排斥求异思维,忽视思维过程。有的教师还一心期望学生的回答与教师或书本上的答案完全一致,而很少问“为什么”,从而不能发现学生的思维缺陷,错过了塑造学生思维的时机,也难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因此,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每位数学教师认真研究、探讨。

  一、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提问要讲究明确的目的,提问必须为教学服务,备课要考虑提问的目标。是为了引课还是为了前后联系新旧知识?或其他目的?课堂提问要尽可能目标明确,有实际意义。

  如,六年级的“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为了引课,激起学生兴趣,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六(3)班开家长会,教师请家长坐在自家孩子的位置上,出示班级座位图,圈出小明的位置(第5列、第4行),问题:(1)如果你是小明,准备怎样描述小明的位置才能使家长既准确又快速地找到位置?(叫三个学生回答,略)(2)同是小明的位置,却有如此多的方法描述,这样不简洁,又麻烦,还让人容易混淆,你有好的建议吗?(叫三个学生回答,略)这时,我说:“同学们的建议太有价值了,怎样才能用统一的方式既准确又简明地描述小明的位置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确定位置。”

  这样,在创设学生熟悉的座位情境的基础上,通过一组提问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自己的方式描述小明的位置,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描述的方式也不一样,有的容易让人混淆,有的不简洁,交流后学生自然地产生统一的方式,从而达到引入新课的目的,也让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

  二、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生的生活阅历,与教师不可同日而语,许多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比较多地“参考”了自己的人生体验,而忽略了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这就导致了许多在教师看来轻而易举就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却感到无从下手,就像下文将要讲到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的例子。其实这是教师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所以教师设计问题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多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因素,让学生思考有方向。

  三、问题要能引发学生的质疑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了质疑的习惯,学生就不再依赖于既有的方法和答案,力求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判断,发现新问题,提出独特见解。例如,“圆柱的认识”一课,学生学习后已经知道“圆柱上、下两个圆面积一样大”,我想,学生真正理解圆柱的特征了吗?为了引导学生对圆柱的认识进行质疑,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上、下两个圆面一样大的就是圆柱体吗?”学生经过讨论并结合实际例子,得出“腰鼓,上、下两个圆面一样大,但它不是圆柱体”,并说出了理由,从而加深了对圆柱体特征的认识。通过从常处生疑,向细微处问难,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掌握了质疑问难的方法,也提高了质疑、释疑的能力。

  四、问题要有层次性

  提问要紧密联系所学内容,有针对性和层次性,这样以求再次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深入探究,自主建构知识。当学生的思维遇到障碍,盼望柳暗花明时,教师如能抓住时机,针对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冲突,适时针对性地提问、打开思路,就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例如,圆面积的计算,大多学生已掌握怎样计算圆的面积后,再经过变式练习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如右图,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17 cm2,求圆的面积。”

  由于学生求圆的面积时,必须知道半径或直径,但是此题圆中半径是正方形的边长,学生陷入了矛盾,到底哪个数的平方是17呢?有的学生开始求半径,怎么也找不到,这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图中圆的半径与正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这一问,学生思路马上受到启迪,圆的半径平方就是图中正方形的面积呀!求圆的面积只要3.14×17就行了。正是这一提问,帮助学生突破了思维定式,让他们在百转千回中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画龙点睛的提问也成就了这节课的精彩。

  五、问题要有开放性

  提问要具有开放性,有些问题的答案是可以明确的,也是唯一的。这样的问题,只要一个学生做出正确回答,其他学生就没有发言的机会了。这对于那些特别想发言又没有得到发言机会的学生来说,实在是个不小的打击,如果经常这样,他们就会对课堂发言失去兴趣,相反,提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不仅增加了学生发言的机会,而且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开放性问题对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六、问题要有创新性

  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不囿于常规,而又合乎逻辑规则的全新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并具有思维独创性,教师除了要善于提供“鲜活的思维素材”外,首先自己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在这种强烈创新意识的驱使下,设计出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产生丰富想象力和独特新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一个长方体长是3 m,宽是3 m,高是6 m,求它的表面积。这样一道题再普通不过,全班学生几乎都可以列出算式:(3×3+3×6+3×6)×2或3×3×2+3×6×4。在学生充分建立自信后,我适时提问:这是一个较特殊的长方体,有没有更简捷方法呢?有的学生纳闷: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知道了,用公式不就行了,还有啥方法?有的学生开始沉思:特殊性……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很快有个学生举手了,列式3×3×10。他说出了想法:长方体的底面积是3×3,上、下2个底面是2个3×3,一个侧面积是3×6,可以看作2个3×3,4个侧面积就是8个3×3,这样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0个3×3,也就是3×3×10。哇!还可以这样算呀!其他学生不由自主地这样感叹。学生体验了数学的简洁与概括后,我因势利导:“同学们,刚才把表面积全转化成底面积,只能转化成底面积吗?”给了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后,我真有那种静待花开的感觉。果然一会儿有学生答:“一个底面积是半个侧面积,上下底面积等于1个侧面,长方体表面积就相当于5个侧面积,因此列式3×6×5。”由此,学生的思维又一次产生了飞跃,新颖的方法,缔造了思维的创造性。

  总而言之,数学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蕴含着很强的艺术性,如果我们设计问题时去认真构建,充分考虑学生,我们的提问就能使学生大胆想象,乐于思考,总会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那些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灵感就喷薄而出。课堂提问才会真正做到有效,课堂也才会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我们也才会收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境啊!

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问题的构建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数学 提问 课堂 构建 问题 小学
最新数学论文
浅谈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
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浅析小学数学量感可视化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研究
强化小学数学概念知识的记忆方法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缺失的表现与对策研究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探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策略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数学应用意识与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思考
热门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
“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方法及其指导
谈复习中数学试卷的讲评
变式教学中习题引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用构造法解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研究性学习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
极限思想的辩证思考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