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人生语文的课堂教学艺术(二)论文

人生语文的课堂教学艺术(二)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1-05

人生语文的课堂教学艺术(二)

  【作者简介】 陈继英,广东省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中学正高级教师,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深圳市“人生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大学特聘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地方骨干教师培训”讲师团特聘专家,教育部国培计划主讲教师。

  人生语文教学理念强调从促进学生人生发展的角度实施教学策略,强调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启迪人生智慧,但是这些并不是说要淡化语文教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是要通过语言文本的解读与探究来奠定学生语文基础,既要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方法,又要在具体课堂教学中通过精心的问题设计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精神境界和人生智能。

  本文主要就人生语文教学理念中关于文本语言品味的问题谈谈具体做法。

  中学语文尤其是高中语文的语言教学,绝不是小学生识字和造句说话的教学,它更多的是关于炼字、炼句以及字词句与语境的巧妙构成与联系的教学,教学的向度要放在引导学生品味字词语句与文本语境的联系方面,从而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的阅读能力、审美能力、词语运用能力等。

  纵观我国历代经典作品,文中的关键字词往往都是作者精心打磨的,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因此,阅读教学要根据文本实际,引导学生学会字斟句酌,挖掘关键字词背后的深刻含义,凸显文字蕴含的鲜活的生命内涵和意义。

  清人金圣叹说:“吾最恨人家子弟,凡遇读书,都不理会文字。只记得若干事迹,便算读过一部书了。虽《国策》《史记》,都作事迹过去,何况《水浒传》。”在这里,金圣叹主张“子弟”读书时要“理会文字”,这对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也是一种很好的提醒。

  在人生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会语言文字呢?

  一、教学生联系语境咬文嚼字

  所谓咬文嚼字,就是对文本中一些关键性的字词,进行仔细推敲琢磨,反复品味其妙处。

  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全身心与文本接触,联系语境“潜心会文”、“切己体察”、“虚心涵咏”,充分发掘文本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丰富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以此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审美能力和词语运用能力。

  例如,学习毛泽东的 《沁园春?长沙》时,对词中“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击”、“翔”要仔细品味,毛泽东主席为什么要用“击”、“翔”两个字,而不用“飞”和“游”?这不仅是“飞”和“游”太过普通和一般化,主要是它不能很好地表现词的意境,不能像“击”字一样表现雄鹰直击长空,直冲云霄的气势,不能像“翔”字一样表现鱼在清澈的江水“飞”一般畅游的状态,这“飞”和“游”与整首词“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意境和谐一致,也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毛泽东青年时期的革命斗争精神与豪情壮志。学习杜甫的 《蜀相》时,对诗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自”、“空”;学习朱自清的 《荷塘月色》时,对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等句中“点缀”、“羞涩”、“浮”以及这些美妙的比喻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均应引导学生细心品味,“潜心会文”、“虚心涵泳”。

  不要以为这样的语言文字的品味是“小儿科”,是技巧技术性的事情,其实真正的好文章大都是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的完美结合体。读者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感情,必须通过揣摩语言文字的独特用心来完成;在教学中若时时对学生加以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文字鉴赏力和运用能力的提升,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人生语文教学理念的应有之义,因为语言文字作为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始终与思想认识相辅相成,相互表里。

  二、教学生联系作者思路品味语言文字的运用之妙

  中学语言文字教学的内容主要是文字、词语、语句等在文本中意义的品味与运用,因此,语言文字教学要弄清语言的本质。

  语言学研究的许多成果,为语文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语言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关系,是思维的载体和物质外壳以及表现形式。因此,语言文字的教学一定要与作者的思路思维相联系来教学,不可孤立进行。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设计教学,将语言文字和词语放在文本中,放在作者的思维与思路里,引导学生加以探究,并将语言文字设计为合适的教学内容,达成语文课语言教学的高效性。

  例如,学习鲁迅的 《拿来主义》时,对文本中“活人代替了古董,也可以算是一种进步了”中的“进步”,“我不想对‘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就太不‘摩登’了”中的“摩登”等一些词语的运用,要有意引导学生推敲其含义与用法,而这就必须结合鲁迅本文的思维特点和全文的思路来思考,否则学生就意会不到这种反语和讽刺运用的独具匠心和妙处。联系全文思路看,国民政府一味实行“送去主义”,如今乃至送“梅兰芳博士”,这里的“进步”不就是更愈演愈烈,更加无知,更加无耻之极了吗?再联系鲁迅本文的语言风格看,“进步”、“摩登”两词运用,将一些奉行“送去主义”的所谓“时髦”人士,进行了反讽,而且还是语言幽默灵动,耐人寻味。在这里,只有由文本的语言层面深入到文本的意蕴层面,才能够感受到这种特殊的言语形式在言语内容上传达出的独特意味。

  对一般学生来说,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解读,最大的困难并不是遇到那些不认识的字词,而是对看来很平常的词语、自以为懂得的词语,其实并没有真懂或者并没有在意。

  例如,学习陆游的《书愤》一诗时,对“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的“空”与“谁堪”,如教师不加引导,不少学生很可能就会一带而过。其实,这里的“空”字,表现了陆游自我感觉白白是边防上的万里长城,倾力报国,却被奸人破坏以至于屡遭罢黜,而致壮志未酬、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这里的“谁堪”联系《出师表》用典明志,与诸葛亮坚持北伐相比,愿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仿诸葛亮,施展抱负的胸怀。在此,语文教师联系全诗思路的点拨和启发引导,是不可或缺的,否则很多学生会难得其妙。   三、教学生感受其声,品味其形

  汉语言文字不仅有声音和谐悦耳的特点,还有形式整齐的美感。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要引导学生感受到其声音之美,语言形式之美,从而体会其文本的意境之美。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对语言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美感进行了深刻而独特的研究。他对先秦经传、诸子及唐宋名家的古近体诗、宋词元曲,直至当代人的新体诗,旁及六朝骈体、唐宋八大家散文作了抽样调查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诗歌讲究声律是为了整齐美、抑扬美、回环美。他在《略论语言形式美》一文中,开门见山地提出:“语言的形式之所以能是美的,因为它们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他还认为,这些音乐美不但旧体诗词有,新的格律诗也应该具有,不但诗歌有,散文也要求节奏分明,声调和谐悦耳。王力先生的研究启发我们,语言文字的教学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之美。

  1. 引导学生感受其声。感受其声之美,就要教会学生朗读。朗读是一件既有意义而又愉快的事情,应是教师经常使用的手段。其实,一个人朗读水平的高低,能反映他的语文表现力如何,也标志着他的文学修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的高低。而好的朗读,也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但是,我们经常看到有不少学生对经典文本读来毫无趣味,与念经无异,这势必造成对语言文字的漠然。

  对语文教学来说,我们应随时都要有朗读意识,要突出“读字当头,感受其声”的理念。在实践中,经常在学生研读文本语言的同时,把学习目标落实在朗读上。通过引导点拨,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提高朗读的质量。

  2. 引导学生品味其形。品味其形,就是要找合适的语段或精美的篇章让学生仔细品味。

  语言文字之美,大致有如下几点:整齐的美,如语言的对偶和排比;抑扬的美,如语音的抑扬顿挫;回环的美,如语言形式的重复和再现。教学时对于这样的段落,要花大力气引导学生朗读品味。

  中学语文的古典诗词的朗读自不必说,现代诗歌也不必特别强调,自然要十分重视朗读。单就小说散文来看,朗读也不可少。例如,学习鲁迅小说《祝福》对开头段的朗读就十分必要。低沉的声调,会将学生带入大年三十过年的氛围和沉闷的环境里,让学生感到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这种特殊的氛围,通过朗读,直达学生心里,会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语言文字声音的独特魅力。

  再如,中学课文选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较多,他的散文语言优美,声音和谐,指导学生朗读,可以感受现代汉语言之美与创造意境之美。

  请看以下语段:

  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地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选自朱自清《绿》)

  这段文字,有整齐的美,类似对偶的整句;有设问的修辞美,抒情意味极浓,对绿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有绝妙的比喻美,尤其博喻手法的运用,把对绿的喜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有比较之美,突出了这里的绿的无与伦比之美。整段文字整句、散句结合,错落有致,显现出汉语言文字的超凡魅力。

  四、教学生品味语言在篇章方面的反复呼应

  有些文本的语句和文字在篇章结构上,作者会特意在语言上加以强调和呼应,这常常体现在篇章上的语义内容的前后呼应方面。教师要善于抓住语言层面的这样的特点,引导学生品味、体会其在意蕴层面上传达出的深层内涵。

  例如,鲁迅小说《药》一文,有七次穿插描写了小栓的咳嗽,在吃“药”之前出现两次:“一阵咳嗽”,“一通咳嗽”;在吃“药”之后出现五次:“又是一阵咳嗽”,“咳着睡了”,“嚷得里面睡着的小栓也合伙咳嗽起来”,“两手按了胸口,不住的咳嗽”,“拼命咳嗽”。

  这样的反复描写,有何用意?教师自然应该引导学生品味。经过品味,学生会明白鲁迅先生的良苦用心。吃药前的咳嗽描写,是为了说明老栓早起的原因;吃药后的五次咳嗽,暗示小栓吃了康大叔“包好”的药之后,病情不但未减轻,反而加重的情况,而这一“咳嗽”的反复出现,形成了细节的照应,有力地嘲讽了康大叔那番表功炫耀的话,虚假骗人和唯利是图的本性。

  再如,《小桔灯》是中学语文的传统篇目,其篇章上的照应,教者要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第2小节写到:“……我的朋友……临时有事出去……,”而后面第11小节就写有:“我的朋友已经回来了……”;第3小节写到:“(我)虽拿起一张报纸来看……”,后面第5小节写有:“(我)把报纸前前后后都看完了”;前面第9小节写到:“她……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了,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我们大家也都好了!’”;后面第13小节写有:“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妈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 ‘好’了!”

  这篇文章讲究语句相互照应,文章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天衣无缝,故事的来龙去脉清晰鲜明。能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在文章的脉络和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有利于学生体会文章结构的严谨之美,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读书的细心与耐心;而注重语言品味,注意文章的细节的品味,会形成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

  品味语言是人生语文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它是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和人生智能的基础,不可忽视。

人生语文的课堂教学艺术(二)

论文搜索
关键字:语文 教学 艺术 课堂 人生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试论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效整合信息技术
试论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