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民主制度论文 >> 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展问题探析论文

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展问题探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1-23

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展问题探析

  高校汇聚着一大批文化素质高、学术造诣深、社会联系广,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的民主党派知名专家、学者,是民主党派组织相对集中的地方,也一直是培养、输送民主党派干部的重要源头。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展,不仅是民主党派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得到了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一些新的问题。

  1 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发展理论探索不足

  民主党派是中国的参政党,参政党建设属于政治学科范畴,在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外有关专家和学者对参政党建设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关于参政党建设中的基层组织发展研究方面的理论研究甚少,大多没有深入研究形成共识的理论和观点,只是涉及到本地区党派组织发展的问题。对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展的研究多从宏观角度研究,从微观角度研究的视角很少,并且很少直面现实矛盾。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展研究队伍中,多数有其他专业职务,使得从事组织发展研究的时间不足。

  1.2 部分党派成员参政意识淡薄

  我国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具有协调利益和综合表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稳定等功能。但是部分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责任意识不强,在现实生活中,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参政议政意识淡薄,参政议政能力不强。有的成员不知道作为党派成员要主动为本党派代表参政议政提供素材,反映社情民意,提供建言献策的思路,有的不能正确地认识民主党派和参政议政在国家政治生活与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有的对本党派的光荣历史传统、历史使命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对怎样履职、发挥参政党的作用也没有一个明确的任务。有的成员和统战工作者缺乏责任意识,对本党派不同于其他组织的理念与特性不够了解。这些都不断淡化了对参政议政的认识,降低了参政议政的热情和水平。在加入民主党派时,部分成员是受周围家人同事朋友的影响,部分成员是为了寻找社会归属感,部分成员成员是出于对组织的向往,仅有少数成员是为了反映社情民意。

  1.3 整体作用发挥不足

  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多以集体活动的形式,通过广泛参与,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汇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同时,由于其成员知识层次普遍较高,党派意识普遍较强,居住地和工作地较为集中,具备了发挥整体功能的潜在优势。但目前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活动还更多依赖个别骨干成员的力量,党派活动的参与、调查研究任务的承担和建言献策材料的提供等主要依赖少数骨干分子。这既不利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作用发挥的可持续性,也使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整体影响力遭受影响,其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也会减弱。党派成员在认识和实践中,缺乏大局意识,忽视了个人对党派的整体性影响,有的成员认为参政议政是领导的事,与己无关,缺少组织的集体荣誉感。

  2 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个别党派成员的政治素质需要加强

  政治素质是关于民主党派成员的观念、道德、习惯、知识以及参政方式、价值取向、是非标准和行为准则等方面的总体反映和体现,其高低直接关系着党派组织的凝聚力。我国民主党派成员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较高,具备参政议政的能力,但也有少数民主党派成员对民主党派的性质、作用认识不清,思想政治素质有待加强。有的个别民主党派成员加入党派的动机不纯,把加入民主党派看作是荣誉的光环,甚至抱着职务升迁的目的,不具备参政议政所应有的基本政治素质和责任感;有的缺乏民主党派成员应该具有的心理素质和政治立场,缺少建一言献策、仗义执言的胆识,严重削弱了民主党派职能;有的民主党派成员缺少奉献精神,认识不到组织活动和政治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参加组织活动和相关的政治理论学习培训会占用自己宝贵的教学、科研时间,进而对自己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有所松懈。

  2.2 基层组织的运行机制完善不足

  组织的运行机制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机能及其运行方式,是引导和制约组织各要素活动的基本准则,是决定组织行为的内外因素及相互关系的总称,良好的运行机制可以使组织活动协调、有序、高效,增强组织活力。

  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运行机制不健全是导致其建设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一是,高校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展新成员缺少一套科学完备的发展成员的标准,重专业成绩,轻政治素质,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组织发展缺乏培养过程,个别参政意识淡薄的教师加入到民主党派组织中来。二是,缺乏公正公开的选举程序。选拔基层组织干部时,注重学术水平、专业职称等资历,有时是由高校统战部门和上级部门指定人选担任,削弱了一些具有表性成员从事基层组织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基层组织缺少具体的工作计划和要求。一些基层组织在开展活动时没有系统的计划和必要的准备,缺乏对成员参加活动的有效约束机制和民主程序,活动质量不高。激励机制部健全,缺乏严明的奖惩措施,不能有效的对党派成员的行为做出约束,极大地挫伤了热心从事党派工作成员的积极性。

  2.3 社会多元思想的影响

  当前,高校一些党派成员教师对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和民主党派作用、性质知之甚少,认为各民主党派处于参政地位,只是虚名而已,对中共的各项决议起不到多少作用,认为作为教师只需要教书育人、钻研学术,至于反映社情民意、建言献策、利益表达等是领导干部的事情。这样思想认识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发挥参政党职能的积极性。同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国外敌对势力广泛利用国际间的教育、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对我国高校进行多元思想文化的影响和渗透。一些异化的思想可能对高校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较大的影响。这在不同程度降低了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社会上的地位,削减了各党派成员的社会影响力。

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展问题探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民主 基层 发展 探析 组织 问题
最新民主制度论文
浅谈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
关于农村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现实形态和优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
美国谋求单极全球格局的新殖民主义思潮
从美国大选看美式民主的虚伪性
论社会主义民主观教育的路径系统
影响中共党内民主建设的阻力因素分析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启示
浅析大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理论及实现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为实现公平正义所做的
热门民主制度论文
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中国行政体制
论当代中国的民主建设
民主政治的制度基础
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及其政治
对民主的历史思索
基层、基层民主制度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代
论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相互关系
村民自治:中国民主政治的微观社会基础
民主的三种规范模式
让法治和自由在中国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