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管理学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跃龙旅游公路景观及绿化设计简介论文

跃龙旅游公路景观及绿化设计简介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2-21

跃龙旅游公路景观及绿化设计简介

  Abstract: It is the trend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to integrate highway construction with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build a scenic highway combining ecology, greening, and culture together. Starting from the guiding idea and principle of highway landscape and greening design, the paper presents the natural landscape, cultural landscape and greening design of Yuelong tourism highway.

  Key words: tourist road;landscape;green;design

  中图分类号:U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9-0141-02

  1 项目概况

  跃龙旅游公路路线起点位于漾濞县跃进,接国道G320线K3219+200处。由路线起点向北通过国道G320线与大理州漾濞县、大理市连接;向南经国道G320线与大理州永平县、保山市相连;向东经跃进互通上大保高速公路进入国道主干线网,东至大理、楚雄、昆明,西达边境瑞丽口岸。路线止点位于云龙县,接省道S227线老路上。由路线止点向北经省道S227线可至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全长约113公里。

  本项目所经的漾濞、永平、云龙三县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民族风情独特浓郁,景色秀美迷人。漾濞彝族自治县生态良好,风景秀丽是著名的“中国核桃之乡”;永平县古时是博南古道的咽喉,物种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以古老、神奇、壮观而闻名滇西;云龙曾为南方丝绸之路博南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历史悠久,山川雄奇秀丽,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千年白族村”诺邓名声远播。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可整合大理州的旅游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跃龙旅游公路的景观及绿化设计是公路建设中突出的重点。

  2 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体现跃龙旅游公路优越的旅游区位条件,展现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景观及绿化设计在体现自然、生态的前提下,充分结合当地的地域特征和人文特点,创造出自然和谐、风格鲜明的道路景观。①突出当地生态环境效应。充分利用现有环境的自然变化,加以补充和点缀,同时保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使不同路段上的景观体现出各自的特色。②突出景观的通视性和导向性。要求沿路景观各组成部分的空间位置合理协调,使司乘人员行驶安全舒适。使司机在视觉所及的范围内,能预见到公路方向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并能及时采取安全的行驶措施。③突出景观的统一与变化。沿途景观整体特色应在体现“秀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风俗”的前提下,结合周围环境与地域文化的特点,随之变化而变化,使司机在行车途中感受到沿途景观富有节律感、多变性,产生愉悦的心理,达到消除疲劳、提高行车安全的目的。④突出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沿线的景观设计必须考虑保持长期的自然经济效益,尽量避免破坏自然环境和原有风景,保护各种动植物和名胜古迹。

  3 基本原则

  以“自然、创新、美观、环保”作为基本设计原则。①因地就势为前提。充分把握道路周边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因地就势,在设计中利用借景等手法,与周边环境相互融合。②风格鲜明为特点。充分结合地域特征和人文特点,植物选择遵循“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并体现独特的地域文化情结,创造出具有鲜明风格,变化丰富的自然地貌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景观。③美学理论为指导。在满足其功能的前提下,以美学理论为指导,进行相应的规划与设计,满足景观的整体协调与和谐。④环境保护为基础。应当树立“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理念,强调对原有植被、水域的保护与利用减少对周边自然植物群落的破坏,提升公路形象。

  4 自然景观分段

  在设计中,以自然景观为主要划分依据,综合分析全线风土人情、地形地貌及植被状况等多种条件后,将全线分为三个景观段进行设计。

  4.1 第一景观段:K0+000~K64+000(高山峡谷景观段) 该段地处滇西北高山峡谷地貌区边缘,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境内山峦叠嶂,山川河流交错,山高谷深的深切地貌形成了该景区以雄、奇、险、幽为特点的风景景观。加上当地深厚的彝族风俗文化人文景观,把该段的设计以打造高山峡谷自然景观为主同时融入当地彝族人文元素。

  景观重点考虑民族文化的展现、峡谷风光的凸显,起点景观的形象。

  4.2 第二景观段:K64+000~K86+208(乡村田园风光段) 该段地势比较平缓,地形地貌独特,高山、河、谷、坝子纵横交错,立体气候明显,原有生态保持良好,自然景观优美。以保持原有生态为原则,节约投资为出发点,除边坡生物防护、遮挡设置外,尽量淡化人工痕迹,以体现以自然景观为主。景观重点考虑保持生态环境,突出自然纯朴的乡村田园风光。

  4.3 第三景观段:K86+208~K110+556(风景文化景观段) 该段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部云龙县内,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南端,有省级自然保护区“天池”淡水湖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此外沿线还有“天然太极图”、“?江桥梁博物馆”、“梵文碑墓葬”、“下澡塘温泉”、“虎头山道教建筑群”、“天子山及清水河风光”、“自奔山和凤凰山高原森林草甸”等众多旅游景观。以梨树坡隧道作为该段亮点,作为通往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门户,景观重点考虑隧道景观的门户效应、旅游资源的突出、千年民族文化的展现。   5 人文景观设计

  结合路段经过地区的周边环境与当地风俗文化,巧妙运用提炼、变形、抽象、重组的手法,把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进行艺术升华,让沿路景观耳目一新,不仅向路人们展示出独有的魅力,同时,还向路人们传递着当地深厚的民俗风俗。

  彝族特色:重点突出在该公路起点段,以彝族“牛”崇拜,“火”崇拜为元素,充分展示其在入口空间的功能性、导向性、景观性等特点,作为一个标志,引导着驾乘人员。

  白族特色:重点突出在梨树坡隧道洞口景观处,以白族建筑上的图案为元素,融入隧道洞口设计中,使它自身成为一道景观的同时,还向路人们展示着白族的特色,展示着白族的文化风俗,起到引导的效果。

  6 绿化设计

  以现有自然植被为主,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加以补充和点缀,尽量减少、淡化人工痕迹,合理布局,保持与周围环境融合、协调。针对沿线地质条件、气候特点及周边环境条件,物种选择遵循“乡土为主,适地适树”的原则下,物种选择应尽量满足以下要求:适应性好、根系发达枝繁叶茂、种源丰富、更新快、绿期及景观效果好、繁殖快、水土保持效果好。

  边坡设计:以防护功能为主,景观绿化为辅,注重生态优先及景观协调原则的应用。充分利用优秀的自然环境进行设计,适当进行人工补充,草、灌结合,加以必要的乔木点缀。在坍塌较严重的路段,适当增加植被面积,以减少地表径流,减少路基的水土流失。

  路侧绿化设计:路侧设计中,以保护原有生态植被为原则。尽量保留路侧的自然植被,保护路侧树木并把它们纳入路侧设计之中,加以功能性栽植和种植乡土树木及野生花卉进行点缀,使其与所处的环境相一致和协调。其次,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基础上采用“露、透、封、诱”的设计手法,让好的路侧景观尽量露出来,优美的远景尽量透出来,形成公路的借景;不雅的路侧景观尽量采取植物栽植的方式封堵视线;无法封堵的不雅景观通过视线诱导的方式进行处理。

  隧道洞口景观绿化设计:梨树坡隧道起点于沿线K91+490,止点于K92+756,总长1266M。针对隧道所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的不同,结合当地建筑风格进行设计,把千年白族古村“诺邓”的白族元素融入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中,有侧重地考虑景观处理,洞顶和洞侧植被应与山体植被一致,过渡自然,能很好的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形成标志性景观,达到“三江并流”的“门户”的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观景平台设计:在沿线景色秀丽区域建议设计观景平台。其中,在沿线K35+100~K35+400段景色优美,在此段可以高点俯视“山峦叠嶂,河流交错”的峡谷景观,峡谷中保护完好的植被与各种花卉成片成林地点缀着峡谷胜景,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所以考虑在此设置可以俯瞰峡谷的观景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与自然环境条件,采取“博南古道”道路上不规则块石形式铺路,充分地突出“博南古道”深厚的旅游文化资源,最大限度满足游人赏景的需要。其次,在沿线K62+250~K62+650段,地形地貌独特,峡谷中水流湍急,水声雷鸣,充满了原始和天然的意境。考虑在此设置观景平台,可以近距离接触和倾听峡谷流水之声。利用现有延伸出的台地作为平台,结合现有的景观特色,保持原有的生态为原则,节约投资为出发点,观景平台设计简洁自然。

  临时停车区设计:在沿线安全且有条件区域设计临时停车区。其中,在沿线K48+500段处于整段道路中间段,路况良好,处于直行段,利用现有的台地作为停车区,在保持原有生态的前提下,结合周边自然环境,种植“乡土”乔木,起到遮阴效果。

  取弃土场的综合治理:取、弃土场是路堑工程施工中植被破坏最严重的地方之一,并增加土壤侵蚀及坡面的不稳定因素。针对该路段的特殊性,把对取、弃土场的处理方案分为两种:处于本方案内的取、弃土场的处理手法: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弃土,形成弃土场,针对取、弃土场的特点,可适时适地采用以种植树木(木本植物)和灌木为主、植草辅助的方式来恢复植被。没有处在本方案内的取、弃土场的处理手法:对于不属于本方案内的取、弃土场,采取以遮挡为主的处理手法,结合当地的风俗文化,以自然的形式(木栏、竹栏)进行遮挡。

  7 结语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蓬勃发展,公路景观及绿化设计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设计概念,在设计中越来越受到工程设计人员的重视。它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存在统一的内容,强调的是人、自然、环境三者间相互的和谐统一。时代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都对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跃龙旅游公路景观及绿化设计的目的,就是构筑一条保护自然、融入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态旅游公路。

跃龙旅游公路景观及绿化设计简介

论文搜索
关键字:公路 景观 绿化 简介 设计 旅游
最新旅游管理论文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策略研
陶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共生要素分析
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策略——以黑河市为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研
北京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测度与评
浅析“四色文化”背景下江西省旅游商品开发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浅谈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教
浅谈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
浅谈互联网视域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路径
热门旅游管理论文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深度发掘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于旅行社业削价竞争的思考
我国导游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
对旅游市场营销的探讨
旅游资源的市场策略探析
试论江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论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