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关于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理性思考论文

关于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理性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2-22

关于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理性思考

  高校是大学生形成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场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往往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错误的倾向。音乐审美能力能够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传播美。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塑造积极向上的优良人格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加强大学生音乐审美教育是刻不容缓的。

  一、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现状

  (一)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日渐深入,人们对于审美能力的要求使得高校渐渐开展音乐审美教育。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长期影响,导致大多数的学校管理人、教师以及学生认为审美教学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并不重要。对音乐审美教学的不够重视使得学校并未制定相关的制度保障其正常的开展,同时也缺乏一定的支撑力量,使得其成为一纸空文,难以落实。另一方面,学生的忽视以及抽身其外的学习态度使得教学工作难以正常的进行。

  (二)师资力量薄弱

  音乐是人类情感与艺术的有机结合,是文化内涵的精神诠释。音乐教师不仅需要有着充实的专业音乐理论知识,还需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感。目前,大多数高校中音乐教师的学历标准较低,严重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是,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的缺乏。由于各大高校艺术教师的扩招,造成艺术教师行业出现了严重的缺失,导致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严重不达标,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有些年轻教师毕业于专门的音乐学院,有着坚实的理论支撑,但是缺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的能力,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的局限性

  音乐教学工作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以及开拓其思维,激发其创造能力。从目前各高校教学形式来看,音乐审美教学的内容过于片面,仅侧重于理论化知识的学习。音乐是集理论知识和技能于一身的特殊学科。缺乏演唱演奏技能的课堂不能充分地展现出音乐的魅力。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略技能的传授,导致学生难以学以致用。更有甚者,有些教师一味地模仿教材,照本宣科,阻碍学生音乐审美观念的形成。同时我国高校音乐审美教育中缺乏民族音乐及国外音乐的鉴赏,学习范围较狭隘。

  二、加强音乐审美教育的措施

  (一)更新教学观念

  更新教学观念能从根源上提高教学者以及学生的重视度,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学校的相关部门要明确音乐审美教学对于学生人格以及品质的塑造有着正面积极的作用,从而为审美教学提供一定的制度保障和财政支撑。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将音乐审美教学由传统的完成教学目标转变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充分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二)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素质的教学效果必须由高质量的教师完成。师资力量是影响了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应引起各大高校的高度重视。各大高校应积极加强音乐师资队伍的建设,以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首先,学校在进行音乐教师人才的引进时,应严格把关,增大其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如合唱指挥技能和音乐教学心理学等的考察难度,对其严格要求。其次,不断地加强其继续教育,针对音乐教师展开一系列进修活动,扩宽其培训渠道,培养其扎实的知识技能结构,积极开展与其他高校间的音乐交流,引进教学功底深厚的音乐教师。同时还应加强教师责任感以及道德品质的建设。最后,学校制定相关的教学效果考核机制,以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培养其竞争意识。

  (三)调整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和单一化限制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学校应针对教学目标合理地调整课程设置。

  1.理论课程和技能课程并重开设

  音乐课程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课程,它不仅仅需要单纯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扎实的音乐技能。表演是音乐审美课程最基本的表达形式。单纯的理论教学会显得音乐审美学习过于沉闷,使得学生渐渐失去兴趣,而实践参与能有效地加强学生对于音乐艺术的感悟。因此,学校应该合理地针对音乐教学的特点进行课程设置,可以适当的开设一些乐器、合唱课程的选修课,进而提高学生的表演技能,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转变为主动地参与,有利于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2.增设鉴赏型课程

  审美课程是通过引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音乐作品赏析课程的开设能够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美学的感悟。音乐作品赏析要求学生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境和情感,并进行评价和鉴赏。因此,学校应注重鉴赏型课程的增设。不同的音乐作品能给学生带来不同的音乐感悟,学校应该鼓励学生接触不同风格的音乐,全面的感受音乐的艺术美感。教师在开展音乐鉴赏时,应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作品,同时普及一些传统民族音乐以及古代乐曲,为学生展示我国音乐中独特的魅力,开拓其艺术视野。当然在鉴赏相关作品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普及音乐家思想、历史背景等相关知识,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其人文修养。

  (四)创新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单一化往往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可以根据音乐自身的特点,创新教学手段,使得多样化,如多媒体的应用、互动教学、实践教学等,营造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欣然接受音乐教育,并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其想象力及创造力。当然,一定的课外活动开展也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可以适当的举办一些演唱比赛、乐器演奏等活动,形成音乐审美的文化大环境,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使其参与其中,发现自身学习上的缺陷,,从而达到音乐审美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的目的。

  三、结语

  高校应结合社会对审美型人才的实际需求,改进音乐审美教育工作,冲破传统思想,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的特色音乐审美教育体系,不断地改革和完善,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道德品质的提高,进而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于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理性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高校 音乐 审美 教育 思考 理性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