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包法利夫人》中社会价值的建构与解构论文

《包法利夫人》中社会价值的建构与解构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3-11

《包法利夫人》中社会价值的建构与解构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007-02

  一、分析《包法利夫人》悲剧的原因

  《包法利夫人》是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福楼拜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它讲述了受过贵族化教育的农家女爱玛追求浪漫爱情终不可得而丧生的故事,她憎恶与丈夫包法利的平庸生活,梦想着浪漫传奇的爱情,可是她的两度偷情非但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却使她自己成为高利贷者盘剥的对象,最后她积债如山,走投无路,只好服毒自尽。

  (一)时代背景。小说发生在1848年法国第二帝国时期,当时正处于资产阶级取得全面胜利的时期。革命的热潮早已平息,英雄的时代也已远去,只剩下资产阶级的平庸生活,还有逐渐建构起来的社会价值,关于金钱的,奢靡享受的,以及文明留下的道德枷锁。包法利夫人憎恶查理的平庸生活,借情人来替代幸福;沉迷于资本主义上层社会的生活,不断地接受物欲刺激,以致债台高筑。这些时代构筑起的高墙,环环相扣,步步紧逼,最终没有给这个单纯梦幻的女人一条生路。

  (二)资本主义的社会建构。资本主义社会建构起来的体系是爱玛之死最根本的原因。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把整个社会都纳入了价值计算当中,其社会观和价值观逐渐成为当时社会理解世界和认识世界的主流标准,“金钱”变成衡量一切的准绳。“人”丧失了原真之本质,成为物质产品的奴隶。爱玛所幻想的一切美好愿景,恰恰是资本主义社会所建构的。这一切使得沉迷于梦幻的爱玛悲剧愈演愈烈。这个社会给了爱玛幻想金钱的机会却没有给她创造财富的能力,给了她看似光明的方向却没有告诉她出路,所以,作为社会建构的幻影,爱玛的死成为了必然。

  (三)文明的不满。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包法利夫人的悲剧是文明发展道路上的限制与不满。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及社会道德标准是文明发展的产物,文明的发展带来了人性的禁锢。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不满》一书中,提出“文明本身应该为我们所遭受的大量的痛苦而受到谴责。文明的发展对我们来说似乎是一种忽略人性的特殊过程。”不管后世对包法利夫人的评价如何,人们都不曾忽视其熠熠闪烁的人性光辉。也可以这样说,她的浪漫追求没有错,错在这样的时代,这般的文明。文明创造了阶级,不平等也随之产生,在这个过程中,无数个包法利夫人在社会发展的洪流中死去,尸体在社会价值中遭受鞭挞,灵魂却在文明发展中受尽欺压,直至今天。

  二、《包法利夫人》中的社会解构

  纵观社会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建构了其社会价值,而福楼拜等现实主义的作家们用作品作为武器进行解构,《包法利夫人》就是其中的代表。包法利夫人的死不同于搏斗,而是化作一声叹息,留在资本主义的表演舞台上,满足灵魂深处的渴求,让观赏者自知自觉。

  (一)梦想与现实的抉择。在《包法利夫人》中,福楼拜为社会了提供两种选择,选择梦想还是选择现实?人们常说,现实主义者往往活得长久,而李健吾说,爱玛无形中分有福楼拜“浪漫的教育、传奇的心性、物欲的要求、现世的厌憎、理想的憧憬;而我们敢于斗胆说,全书就是她一个人――一个无耻的淫妇!――占有他较深的同情”。可以看出,福楼拜倾向于梦想,也敢于梦想,而且用现实残酷来烘托梦想的高傲。他借爱玛的梦幻而想象,借爱玛的纯真而洒脱,不愿曲意逢迎、同流合污,在爱玛心中爱情是至上的,灵魂亦是单纯的。

  福楼拜借冷酷的现实来强逼梦想的屈服,爱玛的死与其说是对现实的服从,不如说是对梦想的绝望。爱玛的悲剧在于她将生活艺术化,最后只能是让自己遍体鳞伤,走向毁灭。资本主义社会价值体系建构的是金钱至上的现实主义,而福楼拜的抉择是对现实的一种解构,从爱玛之死,观众能听到资本主义社会传来的一声叹息。

  (二)人性的自由。《包法利夫人》中凸显的是个性的自由。爱玛的爱情是对自由的追求,爱玛之死是对人性自由的抗争。萨特强调人的自由,宣称:我命定是自由的,这意味着,除了自由本身以外,人们不可能在我的自由中找到别的限制,或者可以说,我们没有停止我们自由的自由。”早年的萨特强调自由与责任的“绝对”性,后来随着社会关注面越来越广,萨特逐渐认识到社会对于人的自由与责任的限制。如萨特所言,福楼拜大概也看到了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自由,而是用爱玛的人性自由来反观资本主义社会的个性禁锢。什么才是真正的文明?什么才是真正的社会进步?在福楼拜看来,资本主义社会建构了人性的枷锁,自由的囚笼。作品中,人们都曾体会到爱玛的欢愉,怎能无视爱玛的死亡?

  三、对当代社会提供的反思

  (一)关于生存。以中国人的思维看待爱玛,理应相夫教子,富足安逸,幸福具体而微。爱玛恰恰不是,她完全遵从内心,追逐个性,一味地体味社会文明的甘甜,却忽视了早已埋下的苦果。追求现实看似是中国人的出路,其实不然。貌似千百年来的道理赏识筑梦者,却只是印证了现实者的成功。问题出在对成功的界定,亦回到了前边提到的社会建构的问题上来。在社会发展的道路上,人们看似在追求一种更为便捷的道路,其实我们在收获的同时也在放弃着,便捷的道路往往留给我们的是生活的日益繁琐。金钱给人们带来了富裕的生活,却丧失了空闲的欢乐。人们追求便捷的交通,却造成了拥堵。

  (二)关于爱情。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爱情的反思也是《包法利夫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爱情的虚无性正好契合了福楼拜表达的主题,在《包法利夫人》中不单单爱情是谎言,连这个社会呈现的一切也是一个天大的谎言。个性的先天不足可以后天弥补,而没有社会发展的城池,爱情之花,人性之花怎样生根发芽?反观当前的婚姻观和爱情观,多少是文明社会留下的泡影,又有多少是人性本真的需求?

  四、结论

  包法利夫人的悲剧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建构的社会价值标准,而福楼拜的作品自身恰恰又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解构。笔者看来,资本主义文明社会用美好的幻境欺骗了爱玛,让她沉溺其中,又无情的抛弃了她。值得深思的是,这种无耻的行径延续到了今天。而福楼拜的作用,在于打破这样的梦幻,拆穿谎言,对建构起来的价值大厦进行解构,最终告诉世人,什么是我们真正想要的,不是文明社会建构起来的幻影,而是人性的本真,人性的解放。

《包法利夫人》中社会价值的建构与解构

论文搜索
关键字:价值 社会 建构 解构 包法利
最新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幼儿教学引入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社会性交
回归与延展
校园网贷乱象治理的探索
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人临终生活质量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人际互动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研
社会热点事件在“两微”平台的传播机制研究
试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社会背景
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女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热门社会其它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建立绿色化学
网络信任危机:电子商务的伦理陷阱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论自私(上)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