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试论大学英语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

试论大学英语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3-17

试论大学英语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通识教育的涵义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本质上是一种跨界教育,是在整合不同领域和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所做的融会贯通工作。通识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在人类教育史上源远流长,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他在《政治学》中提出,“教育应当是全面的,而且教育应当最能体现人的自由性,人们能够通过教育自由地吸收和接受所有知识”[1]。这一理念被后来的牛津大学著名教育家纽曼正式整理为“自由教育”思想。这种教育理念影响了西方教育数百年,尤其是在人文科学领域,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在文学教育领域要求,从事文学教学工作的人员除了要具备深厚的文学知识之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哲学知识、历史知识、文化理论知识等相关素质。因为文学与这些学科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同时是通识教育的内在要求。

  通识教育虽然最早起源于西方教育界,但这并不是西方的专利。我国教育史上关于通识教育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易经》。所谓“君子多识前言往行”,就是要求有深厚修养的人要通晓多种学问。博学多才、博览古今者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通人”,所谓“通人”,也是指在多门学问中都有所涉猎的大师。这是我国学术界的最高境界。这种理念和思想与通识教育不谋而合,通识教育就是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能够运用自己在多种学科中的知识,总结出对于知识学习有普遍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运用到传道授业当中。同时,这种教育思维对学生的学习会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内在规律和科学思维,思维层面的知识和方法具有普遍性意义,学习者可以用这门学科中的思维解决另一学科中遇到的难题。因此,这种通识教育对于增强教育效果,提高学习质量,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课程结合的可能性

  教育发展到现在,通识教育又具备了新的时代内涵。全面发展是当前教育界对教育对象的最高期望,全面发展的实现需要通识教育发挥相应的作用。就教育性质来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相对性,专业教育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学科或者技术领域开展的单纯教育,不考虑其他学科的因素,也不借鉴和引入其他学科的成果。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种专业教育就是不科学的,因为专业教育有专业教育的规律和要求,如何强化专业教育的效果已被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分析得比较透彻。通识教育是一种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教育,力求通过综合素质的提升作用于某个学科的学习。例如大学英语课程的开展与通识教育就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间。在通识教育中,学生能够接触到很多与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相关的学科和方法,通过对英语国家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等领域知识的了解,从而增强他们对英语国家社会背景的全面了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听力理解能力、语法词汇知识储备等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通识教育的思维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就目前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来看,英语课程中有很多其他相关学科的涉猎。例如英语阅读文章中有关西方人文、历史医学、科技等方面的文章,这些内容给学生英语阅读理解增添了极大的乐趣。他们能在枯燥的英语知识学习中接触到一些新鲜的内容,了解到课堂上不为人知的一些人文科学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同时使学生们认识到这些知识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从学生的反映来看,通识知识的学习极大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讲,以通识教育的思维开发大学英语课程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要将这一理论更加有效地应用到课程开发当中,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为,关于这种课程开发方式的理论障碍还没有完全打通,关于通识教育的研究虽然已经开展多年,但是对通识教育与英语学科的交叉性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还需要更多的科研工作和实践验证支持。

  三、如何拓展大学英语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确定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

  通识教育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培养在相关领域的“通才”。就大学英语教学来讲,这就可以理解为,学生在英语语言领域应当树立“通人”的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各方面英语能力共同发展的局面。学生应当具有较强的语言阅读能力、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等。但是就其现状而言,这一目标的实现并不理想。学生在言语理解、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方面的能力参差不齐,而且普遍存在能看得懂却听不懂,能听得懂却不会说,甚至存在看不懂的现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语法知识深厚、词汇量丰富,但是对于一些英语文章却理解不了,分解来看,每一个单词都认识,每一个语法都知道,但就是这些自己知道的内容组合起来,出现了“你认识我,我不认识你”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最终原因就是学生对文章作者的意图把握不住,没有相关的文化背景作为支撑,归根结底还是没有做到对英语语言相关知识的“通识”。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及国家间文化交流程度的不断加深,使这些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既遇到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又受到了较大的不利影响。为此,大学英语课程必须改革,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按照通识教育的基本要求,全面增强学生的英语素质。

  2.从通识教育立场出发深挖大学英语课程内容。

  大学英语课程在通识教育中应当起着传授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知识的作用。简单地说,英语教学不再仅仅是一门语言教育学科,语言应当逐渐向辅助性工具过渡,在英语教学中,应当融入含金量更高的知识性内容。例如西方文学理论的最新进展、西方医学技术的新发现等具体的学科知识。学生在学习中应当面对更加具体的知识,通过阅读理解增长见识,并将这些见识直接作用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通识教育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要求人的全面发展的[2]。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大学英语课程中引入一些比较实用和对学生有吸引力的知识性内容,学生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急于知晓这些内容,就会不遗余力地加强英语相关知识的学习,对于克服单词关、语法关会表现出更强的自觉性,产生的学习效果远比单纯的语言教育更为理想。因此,如何优化课程内容,如何进行教材设计,如何更新教材等必须得到妥善的解决,这就给大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教师应当严格筛选,必须选取那些学生能够理解、乐于接受的内容,只有内容有吸引力,才能确保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具有强烈的兴趣和急迫感。

  3.加强大学英语通识化教育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超越了所有学科,为学生提供了人类所有智慧成果,因此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应当体现通识教育这一原则。但是,我国高校英语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存在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各地高校在英语教学中所依据的课程资源是不同的,为此,我们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尤其是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发课程资源[3]。具体而言,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组织英语学科和其他专业学科科研队伍,对课程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在我国高校科研工作中,每一个学科都要对国外相关理论著作和报刊等资料有所涉猎。一些相关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应能够直接阅读外语文献,他们在阅读外语文献的过程中通常会接触到一些优质文章,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判断哪些文章更加适合大学生阅读和了解。为此,高校应当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和优势,组织开发英语通识教育精品课程。通过这种方式,实现通识教育与英语课程的有效结合,对于强化英语教学效果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课程与通识教育思维之间存在很大的契合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十分广泛。同时英语语言仅仅是一门辅助性工具,学生学习这门语言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因而通过语言的学习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试论大学英语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文搜索
关键字:地位 作用 英语课 英语 教育中 教育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