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建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的探索与思考论文

建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的探索与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3-29

建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的探索与思考

  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是展现校园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着力建构富有校园文化内涵的品牌活动,是促进师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坚定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措施,是彰显校园文化特色、实现校园文化创新、发挥校园文化功能、提升学校发展内涵、增强学校竞争实力的有效手段。尽管目前建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已引起业内人事的广泛关注,但在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的实践中存在诸多积弊,须依照建构原则,强化意识、科学规划、有效管理、扬长避短。

  一、当下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实践的现存积弊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日益被关注,但由于高校合并组建、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和高教改革等因素的影响,以及社会对校园的的侵染,关于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的建构,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重模仿轻创新

  随着网络在全社会的普及与发展,学校间的信息交流更加流畅,以至于许多院校在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上,简单模仿其他高校的活动载体,没有充分融合自身地域文化特色和办学历史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造成了重模仿轻创新的局面,使参与者失去参加活动的兴趣。

  (二)重形式轻内涵

  一些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上过于注重浅表的文化建设,忽视了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的文化承载和深刻精神内涵的体现,以至于活动大都是空有华丽的外表,而无具有实质性的文化诉求,从而使活动意义收效甚微。

  (三)重学生轻教师

  教师的示范性未充分发挥,许多高校把校园文化建设仅仅看成是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大量开展第二课堂,组织繁多的学生活动,仅仅把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看成是几个部门,少数教师的事情,没有重视发挥全体教师的智慧去科学的讨论与规划活动。

  (四)重局部轻拓展

  有些高校认为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仅仅是学生课外文化活动品牌的打造,未能被纳入到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没有把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放在整体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的大背景下操作实施,因此在外延拓展上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

  (五)重速度轻质量

  许多高校不顾自身发展的实际,在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中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活动制定与组织周期短,从而使活动产生不了层次感,实施阶段又准备不足,活动就成了空有花架子的走形式,更谈不上建设特色校园文化了[1]。

  (六)重成效轻投入

  只注重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的成效,而缺少资金和活动场所设施建设投入,致使文化活动的载体不充实,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就形成了“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局面,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自然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二、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的基本原则

  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是凝聚历史、凝聚师生、凝聚学校的法宝,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而建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的最重要载体和实现形式是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应把握以下原则:

  (一)展现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源于一所学校发展历程中的先进文化积淀和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结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所在[2]。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应展现大学精神,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成为深化高校校园文化内涵,促进高校生存、发展和壮大的不竭动力与源泉。

  (二)体现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设的切入点。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要敏锐地感知时代发展趋势,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让学生自觉投身于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扩充活动品牌的内涵与外延,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注重品质飞跃

  品牌多当然好,是否具有特色的品牌,形成以特色品牌活动为主导的活动体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就需要把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的数量与品质紧密结合起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点面结合,重点突出,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四)突出专业特色

  大学的根本在于育人。因此,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建构尤其要强调品牌建构与育人相结合,与学科建设、发展相结合。依托学科的专业优势与特色,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3],才能充分发挥活动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五)展现传承与发展

  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建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要把活动品牌的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坚持传承与发展,坚持师生需求至上;不能因循守旧、墨守陈规,要充分发挥师生作为校园文化主体的力量,切实开拓创新,不断适应学校的发展需要。

  (六)体现人本思想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也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的重要指导原则,在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中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尊重民意,充分展现学生的新思想与新追求,让学生成为活动创新的主体,这样才能使品牌活动符合大众化的口味。

  三、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的实践策略

  为确保校园文化活动“精品”不断涌现,增强对师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要围绕高校的中心工作,以教学为主,坚持以学术文化活动为主导,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教师成长和学生成才为目的,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努力建构高品位、多层次、受益面广、影响力大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体系。实践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要充分体现核心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在建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过程中,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师生、教育师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师生;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师生;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师生新风尚。

  (二)建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要不断拓展文化内涵

  拓展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的文化内涵,就要体现强烈的时代感,不脱离、背弃时代的发展,也要立足校园的本土实际[4]。应根据学校发展中心任务、人才培养目标、师生需求,不断赋予传统活动新的内涵,提高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的可接受性;要充分体现自己学校的办学理念,通过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师生主体对知识的渴望,对美的追求。

  (三)建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要切实凸显校院个性

  活动品牌的个性是其生命力所在。因此,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要凸显个性,在活动品牌建构时,要考充分虑师生需求的差异,抓住师生的兴趣点,与教书育人紧密结合,与学科建设紧密联系,与师生业余文化生活紧密依托,打造高品位,形成新局面。切实凸显学校个性,即一提到某个活动,大家就知道这是某个学校的。

  (四)建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要切实发挥辐射作用

  要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构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品牌建构的新阵地。高校要通过客观、合理的新闻制造与宣传,引起媒体及社会的关注,让公众都知晓并认同该高校的品牌文化,提高高校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这既有利于扩大对外宣传的效果,树立品牌的形象,也有利于人心的凝聚,这也是提高校园文化活动品牌魅力的重要手段[5] [6]。

  (五)建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需加大培育工作力度

  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是一个继承的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向前发展不竭的动力” [7]。继承就是要坚持品牌建构的长期性,要保持品牌的连贯性,不能因领导干部、工作人员的更替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发展就是学校要切实加强指导,切实增强经费投入,把有发展潜力的文化活动树为“品牌”,确保其健康、持续、稳步地发展;创新就是要把广大优秀教师和学生骨干作为建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的力量源泉,建构高品位、高层次、高规格活动品牌。

  (六)建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要切实创新管理机制

  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设,还要促进管理机制的不断创新,以满足校园文化的需要,保障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实践中,要杜绝团学工作单兵作战现象,应形成由校团委、教务处、科技处、财务处等相关部门协调运作的管理机制,建立具有策划、组织、实施、评价活动的专门工作组,对校园学术科技活动、文体实践活动进行整体规划,切实加强专款投入,要以课题立项的方式建立健全保障体系。

  (七)建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需切实形成特色体系

  高校要建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特色体系,就要把品牌活动进行整合,形成校园文化活动标志,形成独特文化氛围,要切实把品牌体系建构成引导师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完善高尚人格、开发师生心智、增进师生健康、丰富文化生活、培养良好情趣、建立和谐关系、促进全面发展的保障体系,要形成一牌多品、传承发展、与时俱进的品牌体系。

  总之,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工程,要切实强化品牌熏陶,突出文化育人;要品牌化管理,项目化管理;要高品味、多层次、系统化;要整合资源,团结协作;要通过校园文化品牌活动营造承载百年底蕴、蕴涵人文关怀,崇尚科学精神、体现时代特色校园文化氛围,逐渐融汇成校园精神,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发挥独特作用。(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建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的探索与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品牌 高校 校园 文化 探索 思考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