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管理学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旅游形象宣传文本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论文

旅游形象宣传文本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4-23

旅游形象宣传文本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随着翻译学的发展,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与实践中的发挥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但探讨非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发挥的仍相对较少,而且许多的译者处理非文学文本时依然本着“忠实原文本”的原则,成为缺乏主体意识的“翻译机器”。另一方面,也有少数译者他们的非文学翻译有改写、改编与自由发挥之嫌,导致雇主与目标读者的不满。因此,笔者认为,探讨译者主体性在非文学翻译中的发挥十分有必要。

  一.译者主体性

  一直以来,传统翻译理论都将翻译活动看成是两种不同语言系统之间的形式转换过程,将文本看作整个翻译活动的中心,而将译者称为“舌人”,“媒婆”“仆人”“带着镣铐的舞者”“文化搬运工”[1]等。但随着翻译研究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翻译并不只是一种不同语言之间简单进行语码转换的活动。翻译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相互联系同时又相互制约的循环系统,过程中涉及到的能动元素主要包括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以及翻译研究者四方面,所以译者作为其中一环,在这一系统中受到多种因素的直接或间接制约。最早明确论述译者主体性的是译论家杨武能先生,他认为译者与文本之间是“平等的主体间对话关系,而不是主次主仆关系”[2]。笔者认为译者在进行翻译时,考虑所采用的翻译标准、翻译原则、翻译策略以及合适的理论框架等因素,是译者主体性发挥的核心体现。除此之外, 译者作为翻译群落中的生产者, 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理解原文, 了解原文产生的相关历史文化背景,了解译语读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及具备的文化知识结构, 做到尊重译作读者对象等都属于译者主体性的能动发挥。

  二.译者主体性在旅游宣传文本中的体现

  译者主体性如上文所提,涉及翻译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但最主要的部分还是体现在具体的文本翻译过程中。旅游形象宣传文本在讲求事实的前提下,会通过一些修辞手法来使文本增加美感,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同时为了将自身旅游形象,特色景点,旅游文化介绍给大众,又具备一定的社会性。由于旅游形象宣传文本具备这两个特性,因此其英译过程相对其他科技、商务、法律等非文学文本可给予译者更大的灵活性,作者特选其作为研究对象,企图探讨译者主体性在旅游形象宣传文本翻译中的具体应用和体现。本文中所用实例均为作者自译四川省金堂县旅游形象宣传文本。

  1.译者主体性在文学化语言处理上的发挥

  中文一般习惯通过含蓄或者模糊的表达方式向文字语言对象暗示信息与情感,文学化语言更是如此。将原文中含蓄的信息清晰化的同时,保留优美的文学化语言特点都是对译者主体能动性的一个考验。

  原文:金堂,文脉一缕贯古今

  译文:Unique Culture Writes the History of Jintang

  原文为四川省金堂县一篇旅游形象宣传文本的题目,单从中文角度来看,这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题目。“文脉”从狭义上理解即为文化的脉络,“文脉贯古今”即指文化脉络从古延续至今,整句话大意为金堂的地方文化底蕴丰富,贯穿今古。可如果直接将此大意直译,原文的文学性则消失殆尽,造成译者的能动性缺失。因此译者同样采用文学中的修辞手法,拟人,将文化比作文人,由文化从古至今来书写当地历史,说明当地的地方文化发展从古至今延绵不绝。如此一来既保留了原文的文学性也将原义表达出来。

  原文:金堂,一缕坚韧的文脉贯穿古今,一股文化的醇香流溢不绝。

  译文:Jintang -- a city with living culture, a city abundant with ceaseless cultural atmosphere.

  原文中“一缕…一股…”均采用独立句式构成,如果按照语序直译两句话的主语“文脉”和“醇香”该如何处理,句首的“金堂”又当作为什么成分,这些都是译者需要面对的问题。换个角度想想,后面两句话其实只是为了说明金堂是一个具有文化底蕴,文化氛围的城市,“文脉”即为文化,“文化的醇香”即为文化氛围,因此译者用一个破折号跟在“Jintang”后,再将原文中的句子直接转换为两个名词短语来修饰金堂,删去“坚韧”和“醇香”,充分考虑到了读者的阅读习惯。

  2.译者主体性在中国特色词汇处理上的发挥

  凡是涉及中国文化的文学或非文学文本,都必然多多少少会出现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些词汇表达,译者可以采用加注或结合上下文实际考虑进行改写。比如:

  原文:土桥镇每年8月都会举行“新二十四孝”评选、“百寿宴”、“敬老承诺”等系列“孝”文化主题民俗活动。

  译文:Tuqiao Town organizes annually various folk activities related to the filial piety in August, which including the “The Modern Twenty-four Filial Exemplars”,1 “Banquet for the Longevous”, “Commitment to the Old” etc.

  Note: The Twenty-four Filial Exemplars, also translated as The Twenty-four Paragons of Filial Piety, is a classic text of Confucian filial piety written by Guo Jujing during the Yuan dynasty (1260?1368). The text was extremely influential in the mediaeval Far East and was used to teach Confucian moral values.

  原文中出现了“新二十四孝”,“百寿宴”这样的中国特色词汇,为了帮助目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译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二十四孝”做了脚注,向读者解释何为其物,其对中国人的重要性,帮助读者理解为什么当地会举办这样一个活动。

  3.译者主体性地方文化词汇处理上的发挥

  笔者所选文本既为金堂地方旅游宣传文本,其中必定蕴含了许多有地方特色的专有词汇,这些词汇的处理也能体现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发挥。遇到此类词汇表达,译者除了咨询文本提供者了解其所以然,自身也要广泛查阅资料了解其真正意思,方能下笔译文。

  原文:苏家湾天主教堂

  译文:Catholic Cathedral in Sujiawan Cove

  此处“苏家湾”很明显是一个地名,如若不仔细看似简单地将其译为“Sujiawan”也就糊弄过去了。但它究竟是一个行政单位名,村或者大队,还是一个以地形得名的地方称谓,这些都是译者在下笔前必须要做的考证工作,看似极小的一个细节也会影响整篇译文给客户的印象。经译者查证,苏家湾是沱江从傍流淌而过所成,背后群山环抱,所以它应该算是一个河湾,故译为“cove”。

  三.结语

  在当今世界文化日益多元化以及翻译研究飞速发展的今天,译者要想在世界翻译生态系统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用负责的态度、包容的胸怀、科学的精神去客观对待原文文本, 在充分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合理发挥其主体性,特别是在翻译旅游形象宣传文本时要注意从对文学化语言的处理,对中国特色词汇的处理和对地方特色词汇处理三方面积极发挥译者主体能动性。真正帮助客户,帮助地方乃至帮助我国对旅游业进行正面宣传,推动旅游业蓬勃发展。

旅游形象宣传文本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论文搜索
关键字:形象 宣传 主体性 主体 文本 翻译
最新旅游管理论文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策略研
陶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共生要素分析
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策略——以黑河市为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研
北京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测度与评
浅析“四色文化”背景下江西省旅游商品开发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浅谈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教
浅谈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
浅谈互联网视域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路径
热门旅游管理论文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深度发掘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于旅行社业削价竞争的思考
我国导游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
对旅游市场营销的探讨
旅游资源的市场策略探析
试论江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论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