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论文

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4-25

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

  如今,互联网、社交软件、广播、电视等传媒机构已经把多地区、多领域、多点信息连成了网络。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引入“网络”这一结构,把能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突出的问题或重大事件引入思政教育当中,使学生获得更深刻、更丰富的思政教育。

  一、高校思政教育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片面解读

  思政教育属于高校管理中的行政体系,与党建工作挂钩,所以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控制较强。在主客观思想环境的干扰下,高校对思政教育的内容设定、活动设计、日常管理等方面表现出统治性,片面地选择正面、积极的社会话题来弘扬社会和谐统一的观念。

  殊不知,这种强制性、围堵式的教育会严重束缚学生的思想,使他们不能辩证地解释社会话题、探讨热点问题。一味地美化优质信息,摒弃负面社会现象,会失去社会热点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实践价值和启发作用,致使学生生活在“假象社会里”,在理解思政教育内涵、融合思想理念的过程中陷入被动,思政教育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教育危机。

  二、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合理应用

  1.社会热点问题蕴含的价值和作用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思政教育的方向与社会热点高度吻合,由社会热点问题也能反映出思政观念。社会热点不仅能高度概括社会思政观念的改变趋势,更能充分说明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问题。正因为高校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不足,所以更需要将高校思政教育引入社会热点话题,进行陈述、说明,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热点问题,明辨是非。

  2.引入社会热点问题的现实意义

  虽然社会话题不能高度概括世界观、人生观,但是它能把具体的思想、观念落实到每个公民能够触及的事件上,利用事件的说明能力和传播能力,来阐述社会在特定时间内的状态。由此可见,社会热点能够有效填补高校思政教育高起点、高落点的弊端,纠正教育学术内容的错误观念。同时,在了解社会热点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运用所学到的知识重新阐释问题。这种实践思考与理论知识相互结合的教育模式,能提高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培养学生的鉴别力,用积极“入世”的态度去探讨社会热点问题。

  3.提高社会热点问题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参与度

  (1)设置专属机构

  学校可以设置专属机构,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从网络、家庭、学校中寻找值得探讨的议题,并根据议题内容创建相关的实践活动。同时,学校还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落实思想动态测验活动,以社会热点问题为中心,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

  (2)改进“两课”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把重要的理论内容进行再翻译,结合实践活动、主题探讨、问题探究等活动,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把创意活动作为思政教育的主流内容,不断挖掘活动更深层次的教育意义,如社区服务、义务献血、环境保护、献爱心等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充满了“正能量”。

  (3)利用网络推进社会热点问题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发展

  教师可以压缩“形式课程”的教学课时,充分利用网络传媒的能动性,如创建网络服务系统、建立共享平台、创建社交网络等,把体制、思想、理念落实到每一个活动当中。这样一来,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热点问题的背景,更好地分析思政教育的核心价值和关键能力。

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

论文搜索
关键字:热点 教育 工作 价值 问题 高校
最新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幼儿教学引入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社会性交
回归与延展
校园网贷乱象治理的探索
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人临终生活质量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人际互动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研
社会热点事件在“两微”平台的传播机制研究
试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社会背景
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女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热门社会其它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建立绿色化学
网络信任危机:电子商务的伦理陷阱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论自私(上)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