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数学论文 >>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论文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4-25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创新教育强调教育个性化和个性化教育。心理学家D?J?布雷研究认为,决定杰出成就的主观因素,一是能力,二是个性品质。如果缺乏某些必要的个性品质,即使是能力水平很高,也不能导致高度的成就。那么学生的个性品质包含哪些内容?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良好的个性品质是: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内容。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能促进数学学习,数学学习也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两者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

  数学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育学生、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逐渐使他们学会用数学及数学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正如波利亚指出:普通中学的学生毕业后在其工作中需要用到数学知识的约占全部学生的百分之三十,而其余的百分之七十则几乎用不到任何数学知识。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在数学学习中获得的自信、科学的态度、理性的精神等相比,后者显然更为重要。从这一高度出发,我认为在数学教学活动过程时,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并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实施,发挥数学教学的功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同时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学习中具有动力、定向、引导、强化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作用,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数学知识素养,能力素养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它们之间互为影响,互为促进。而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的必备条件是学生要有顽强的学习毅力,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对学习要有更强的专注力。一个数学问题往往有多种解决的方法,也可以通过深化、减弱条件、加强结论、一般化、推广、特殊化、类比等引出或转化出另外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缺乏良好的个性品质,就无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数学是最容易培养创造力的学科” 。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营造一个自然、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现学生自我的风采和魅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人和社会关注的基本目标,能否充分、合理地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而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是我们教育工作的重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呢?

  一、创设激疑情境,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指对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有很强的求知欲和有浓厚的兴趣,它既是创造活动的诱发剂,又是创造性思维的动力。激疑是进行教学的重要策略,激疑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我们常常需要创设激疑情境,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如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时,先由学生报出一个分数,然后由教师马上判断它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再由学生验证,最后交换角色进行。这样学生在好奇之余,由于想急于悟出其中快速判断的奥秘,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二、鼓励质疑问题,培养学生的挑战性

  挑战性指学生不盲从、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敢于大胆提出问题,敢于“考老师” 。质疑问难,本身就蕴含积极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的起点,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把学生引入“生疑―析疑―释疑”的过程。如教“圆的认识”时,当教师完成用圆规画圆的操作后,有一位学生突然提出:“如果不用圆规,有没有办法画圆呢?”这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的提出,活跃了学生思维,通过热烈讨论,学生发现了用“绳子画圆” 、“木条画圆”的操作方法。

  三、强化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开放性

  开放性表现为个性开朗,对新事物比较敏感,不墨守成规,有一种探新精神。合作交流是利用集体智慧,在短时间内调动起极大的创造力的方法。如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后,让学生分小组自由选择课题设计问题,如有以运用学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个实际生活问题,如有以集装箱为题……小组通力合作选定对象、准备工具、测量数据、估计价格、解答计算,成功的完成了实践性练习,并于课内交流、评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相互启发、激励,让创造性设想产生连锁反应、产生共振,从而启迪出更多的创造性设想。同时,在合作中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善于利用别人的想法,激发自己的灵感。这种合作交流的形式在较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开放性。

  四、多给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也相信自己有力量与能力去实现所追求的那个正确目标。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的舒恩克说:“要使学生取得成功,就应该不断使他们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并不断给予他们成功的反馈,这样才能使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不断取得成功。”据此,我在教学时,从以下两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自信心:一是指导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含义,启发学生的创新动机,稳定学习情绪,树立敢干创新的自信心;二是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调整教学要求,实行分类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心。尤其对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尽可能发现他们的特长,树立他们的“光辉形象” ,例如可以请“听觉型”学生把老师的问题再复述一遍;请“视觉型”学生把教材和板书中的问题再板演一次;请“体觉型”学生把教师的示范再表演一次等。

  五、利用数学的抽象性和严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数学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有一定的抽象性、高度概括性、再抽象性,而数学的严谨性这一基本特点要求数学结论的叙述必须精炼、准确。而对结论的推理论证和系统安排都要求既严格,又周密。况且,数学具有严密性和逻辑性的特点,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这个特点的作用。对于数学教育者来说,在教学中要注意语言的严谨、做题的规范、解题的灵活、板书的工整、作图的规则等。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潜移默化。数学具有抽象性的特点,通过数学概念,命题的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从本质上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师除了自己做到严格要求外,还应对学生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在这方面,应对学生作出如下要求:

  (1)要求学生语言准确、规范。除有针对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外,还要随时纠正学生在回答问题与书面作业中的语言错误,要让学生知道,一字之差,就会导致错误。例如,不等式的解:x>a且x>b,与x>a或x>b。这里“且”与“或”有本质不同;“有任意解”与“有任意多解”的数学意义也是不相同的。

  (2)要求学生言必有据。无论是推理或是计算或是作图都要讲究根据,有时在解题过程中需要用到某一结论,而这一结论尽管从直观上看是正确的但并未给予证明,在这种情况下,也要先证明了结论后才能使用。更不允许想当然的“创造”一些结论。

  这样,在数学教学中总是采取帮助学生不断纠正学习中的错误,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不断提高运用知识,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毅力,养成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目的。

  六、形成习惯,培养责任感

  现代数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活动中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努力态度,学习习惯等,尤其对于个体的终身发展来说,强烈的责任感是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责任感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根本条件,没有这个基本点,任何事都干不成,也干不好。

  责任感的培养必须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如:在计算时要求学生首先要认真审题,发现技巧,在计算中,不要抄错题,不要计算错。计算后,要认真检查“一步一回头”,同时整个过程要工工整整地写。在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踏踏实实、一丝不苟,使每一个学生都逐渐养成自觉、主动、认真地学习习惯,这样,责任感和良好个性品质也在其中逐渐形成。

  新课程标准按照各个学段,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及生理的发展特点,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过程,通过激发好奇心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喜爱数学,获得成功的体验,磨练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同时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大胆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工作和学习习惯。总之,基础教育阶段要着眼于人的一生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重视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

  21世纪是知识社会、信息社会,是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确立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的观念,引导学生找到自身潜能中的“含金矿脉”,促进学生个性不断和谐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教学 培养 个性 品质 学生 数学
最新数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策略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数学应用意识与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思考
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
浅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有效渗透途径
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式探
热门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
“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方法及其指导
谈复习中数学试卷的讲评
变式教学中习题引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用构造法解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研究性学习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
极限思想的辩证思考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