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在教学策略中实现英语本土化重构论文

在教学策略中实现英语本土化重构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5-05

在教学策略中实现英语本土化重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3-0272-02

  在当今世界国际交流中,英语是最被广泛使用的语言。英语的全球化现象日益加剧,必然会与当地的语言相接触,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环境等背景下形成本土化的特点,继而形成本土化英语。英语的本土化趋势也必然是迅猛发展、势不可挡,形成带有地域特色的各种新英语,这些英语变体也会层出不穷、发展壮大。中国英语就是一种语言变体。中国英语的发展体现了中国的强大,也体现了它的国际地位,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必然会促使中国英语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

  一、英语本土化的必要性

  首先,英语的中国化可以满足中国的国际交流和对外交往。英语在成为国际通用语的同时,其使用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英语已经成为多元文化的载体,成为一种交流工具,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所使用。英语正以不同的形式被全世界掌握和使用,而不再是英国人和美国人的专属语言。换句话说,中国人学英语不仅仅要同美国人和英国人交流,还要同其他国家的人进行交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使用美国英语或者是英国英语都不妥,不但言谈举止的必要性值得怀疑,更重要的是会冒犯别人。如今,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已不是霸权语言,我们有权利使用自己认为合适的表达方式。英语只是一种工具,一种向国际友人表达自己观点的工具,一种将自己国家文化向国际推广的工具,而对方关注的不会是这样一种工具,而是我们的观点,我们介绍的文化。DavidCrystal(2001)认为,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一方面满足可理解性的要求,另一方面恰恰由于使用方式的不同,还可以使双方保持各自的身份。也就是说,人们在利用英语进行国际交往时,表达的观点固然重要,但你的国民身份也同样重要,本土化的英语就是一个国民乃至一个国家的标识。英语的全球化必然会导致英语的中国化出现。

  其次,中国化英语可以为我所用,维护我们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在借助英语进行国际交往时,我们不但可以保持中国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维护民族的独立和尊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不是一个纯粹的工具,仅供人们交流使用,它是一个载体,承载着一个国家特有的文化特征、政治内涵和价值观。一个人盲崇某种语言,在他的潜意识里会逐渐地受这种语言所代表的价值观的影响,最终会认同这种价值观。我们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追求所谓的纯正英语的过程中,他们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改变。

  二、中国化英语的特点

  首先,中国化英语主要用于在国际交流与交往中进行中国文化的输出与传扬。中国化英语并不是局限于本土使用或说汉语的人使用。早在16世纪之前,商人和西方的传教士就开始将中国的文化向国外输出,如当时的中国化英语tea,sampan等,现如今已经成为标准英语并列入英语辞典当中。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在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增强的今天,在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不断加剧的今天,中国化英语已不仅仅是中国人的表达特色,它也成为很多国际友人的交流语言。美国之音在介绍中国的特有文化时就经常使用中国化英语。再比如OneChinaPolicy这一表述就被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经常使用。

  其次,中国化英语在标准英语中没有现成的对应表述形式。中国无论在文化历史上还是在社会现实上,都与西方国家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都存在着大量中国特有的事物,而这些特有的中国事务没有现成的标准英语表达形式。如:一个中国的政策One China Policy、中秋节Chinese Moon Festival、四个现代化Four Modernizations等。而有的中国特有事物可在标准英语中找到相近或相似的表达形式,即使它们在含义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饺子dumpling、龙dragon等。这些词汇在标准英语中早已存在,因此不能当作是中国化英语。中国化英语虽然都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要表现中国的特有事物,但是在表达的方式上尽量符合标准英语的语言习惯和规则,尽量考虑到标准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及标准英语国家人的思维方式。

  三、英语本土化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现如今,中国的很多英语学习者都成了英美语言被动的模仿者、追随者或使用者。他们很少接触中国英语的词汇、结构等语言知识,不会用英语叙述、讨论有中国特色的事物,经常会开不了口或动不了笔。我国英语教学的目标应该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跨文化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能够用中国人的国民身份恰当地使用英语,并有效地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英语,既要能通过英语学习了解西方文化,又要能有效地用中国化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还要能用中国化英语向世界传扬中国的文化,让国际友人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英语学习者要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才可以利用英语向国际友人介绍我国的历史、文化和文学。英语教师更要引导学生从中国文化特有的视角去审视西方文化,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缺少对中国文化了解的英语学习者在国际交往中丧失自己的话语立场和国民标识。在中国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只有将中国文化融入英语课堂中,并且与英语语言表达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我们的学生在国际交往中有自己的话语立场,增强自己的身份意识,维护民族特性和民族文化特征。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和认真地研究英语本土化,摆脱“标准英语”的束缚,树立“本土化英语”的理念,正确认识中国英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以及文化渗透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培养更多的用中国化英语进行有效国际交流的高素质人才。   四、教学策略

  (一)增加中国化英语的表达,培养本土化英语表达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不要过多地用美式或者英式英语向学生传达知识或进行交流,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本土化英语,尤其是中国化英语,这样有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国际交流。例如在听力课上,可以让学生听到不同国度的人之间的对话或讲话,让学生更多地熟悉多种口音、熟悉多种语言表达习惯等,感受他们的环境,了解他们的语音差别、习惯差别等。教师还要多鼓励学生收听收看中国的电视英语频道和电台英语节目等。又例如在课堂上学生进行口语表达时,不要严格要求学生使用英式英语或美式英语,也不要让学生刻意地去模仿英式或美式地道的表达,因为英语的全球化发展,其本土化必然形成,学生所使用的英语必然带有本族语特点,要让学生更多地尝试使用英语变体,让学生更多地去表达中国特色的事物,增加文化积累,对于本土化英语的使用,学生要增加其自信心,增加学生使用本土化英语的信心,灵活准确地使用中国化英语,逐渐培养学生本土化英语表达意识。

  (二)增加中国化英语的阅读资料,提高语言领悟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纳入教材的绝大多数都是英文原著或者是英美国家的译本,中国人的作品或中国文化的材料几乎没有。因此,教师要引入中国文化的英语材料,报刊类的如ChinaDaily,21thCenturey等,作品类的如中国人的英语文学作品、英语译本等。学生对原文的理解,对原文蕴含的文化背景的了解,对个性文化的处理,有助于跨越文化障碍。通过阅读和翻译,提高领悟语言的能力。

  (三)增加中西方文化对比,培养跨文化意识

  在教学中,我们使用的教材内容多涉及西方文化,编者选用材料也多为西方原著或地道英语资料,这一普遍问题在短期内很难改变,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将中国文化融入文化教学中,进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实现文化对比。指导学生时刻积累有关民族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知识,树立学习中国文化、掌握中国文化的自觉意识,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例如在介绍西方节日时,教师可以将中西方的节日进行文化对比,不但要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特点,而且要让他们灵活准确地使用英语来表达中西方节日文化。学生在深刻理解外国文化的同时,对中国文化也有更深刻的理解,逐渐地,学生会从本族语的角度去认识西方的语言文化,调整自我观念,增强自己的国民意识和国民身份,在达到文化理解的同时也保持扩大文化交往中的主体地位。

  五、小结

  用中国化英语进行国际交流与交往,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是中国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随着英语的全球化发展,作为全球通用语,英语的表达形式和使用功能已发生了变化。所以中国英语教学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灵活地掌握这种语言,发挥其本土化的作用,能够用中国人的国民身份恰当地使用英语,并有效地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适应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往。对于英语的全球化与本土化,我们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在教学中要强调二者的有机结合,增加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加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表达,同时我们也要重视英语的文化交流,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跨文化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在教学策略中实现英语本土化重构

论文搜索
关键字:实现 策略 本土化 本土 英语 重构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