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弘扬大学精神 促进高校和谐发展论文

弘扬大学精神 促进高校和谐发展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5-06

弘扬大学精神 促进高校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6-0332-02

  一、师德师风与大学精神

  大学是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而创造性恰恰是人才的核心特质。爱因斯坦认为“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社会服务看作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艾略特认为,大学文化最有价值的成果是使学生具有开放的头脑、经过训练而谨慎的思考态度、谦恭的行为、掌握哲学研究方法、全面了解前人积累的思想。

  高校的魅力,缘于其人文的积淀、办学历史、师资水平、学术成就以及良好的学风和管理环境,更有来自精深广博的大学精神。师德是师之魂,师风乃师之本,两者承载着高校的人文精神和智慧理念。所谓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所谓师风,即是教师的行为作风,是教师这一行业的风气和风尚。师德师风,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形成并通过其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而对学生及周围的人们产生特殊影响的行为准则和道德风范。

  西汉扬雄所云:“师者,人之模范也。”其意告诉人们: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通过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对待事物。可见为人师者,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应具有仁爱包容之心胸,才能保长久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往往以言行举止而展现于人前,这就是人们常常对所谓“人品”的评判。教师,首先是品德的修养和情操的高尚。约束自己的生活作风,方可传道授业和解惑。师德师风仿佛是无形的力量,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治学本领。因为教育本身以及教师的职能对其从业者有着较高的要求,既有历史的继承性,更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还必须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师者,当以关爱学子和传播知识为己任。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急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1]204可见,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尚的道德、良好的品行感染学生并影响学生。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队伍,可以使师生人际关系得到和谐,令学生朝着诚实守信、崇尚奉献的方向发展。

  在和谐校园里,教师敬业的品行和广博的知识,学科研究和诲人不倦的风范,往往都是学子们争相效仿的楷模,以“为人师表”的精神风貌影响着学子的一生。教师不仅担负着“传道授业”的重任,而且肩负着“育人”的崇高职责。因而,教师唯有以良好的师德师风、良好的协作精神,才能形成持久的人格魅力,才能促进和谐高校的发展。

  二、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师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要求。尽管明理,但仍有部分教师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上产生消极、拜金等不良倾向,对教学、科研可持续发展形成一定的障碍。主要体现在:

  政治信念不坚定。此类师者缺乏理想和追求,对个人名利地位、荣辱得失极为看重,甚至离经叛道,崇洋媚外。在学术交流、传道课堂以及各种讲座中公然散布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观点,歪曲事理地抨击现行的方针政策,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受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驱使,价值取向功利化和世俗化,不时表露出利欲熏心、急功近利、疏于钻研、学术浮躁,将“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置之度外。热衷于课外兼职或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止境的追逐利益之中。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缺少把高等教育作为事业的责任心。

  行为规范意识薄弱。观点狭隘,不思奉献,或摆专家傲骨,或将知识浓缩,仅传授专业理论,不重视互动交流和技能学术培养;对学生道德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持漠视态度;以片面认识对学生进行误导,不注意自己言论的导向性;对学生缺乏爱心,缺乏包容与尊重,不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而是简单粗暴,态度生硬,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印象。

  精神涣散、衣着世俗化:主要表现为师表意识淡薄,缺乏自尊自爱精神。放纵自我,迟到早退,上课接听电话;头饰古怪耍酷,或衣着时尚,或短小暴露,或长袍拖地,然精神涣散,出口成脏、举止粗俗;把正常的师生关系建立在功利化的基础上,考试任意送感情分等等;殊不知这一切均给学生留下不良印象。

  普遍寓于特殊之中,凡事得以马克思主义辩证观分析问题。部分高校教师存在师德失范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与学校领导重师能、轻师德有关。该现象不同程度地伤及心智和职业荣誉感,严重导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趋于弱化。如重业务、轻政治,重师能、轻师德,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于高校之中。对广大教职工缺乏长期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产生许多不良世界观和人生观。

  学校师德考核机制不完善。众多高校,平时多注重狠抓专业教学的管理而疏忽师德师风的建设,也缺乏师德考核评价机制;并且教师在晋职晋级时,往往以科研成果和教学质量为主要依据,全然忽视师德在教师总体考核中的比重和作用,这也是导致部分高校教师漠视师德师风教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缺少师德师风监督机制。教师的师德师风如何监督,一直是个难题。对于一个高校教师,可以通过专家听课、学生评教、课堂信息反馈以及教学质量测评等方式,很容易地对师者的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进行监督考核,却难以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来界定和测评某位师者的师德状况,从而导致综合素质平庸甚至低下的人挤进教师这一神圣行业并长期混迹于课堂之中,可谓误人子弟、损人前程。   教师法制观念淡薄。目前,许多高校屡屡发生学生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尽管个别教师有了法违乱纪行为,但却没能意识到自身行为问题的严重性。不管事出有因还是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心理,随意辱骂和体罚学生,结果都是好心做坏事。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

  三、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如何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正是摆在高等教育管理部门以及高校党委领导眼前的重要课题。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严谨治校、从严治教,以师德增进影响从而提高知名度,以师德参与竞争从而赢得社会认可和可持续推进;以师风促学风,以学风促发展,始终坚持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并努力做到五抓五促:

  1.讲政治,促认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引导,是做好传道授业师德建设工作之根本。认清形势、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严格遵照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及要求,以良好的师德师风为动力,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其次,学校应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专家组,由校领导分管狠抓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工作,使师德师风建设深入人心并达成共识,统一思想,自觉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以良好的师德师风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2.完善体制、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系列行之有效的师德师风建设相关制度,推动学校的教风建设。在具体工作中,首先体现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大力倡导优良的师德风范,加强规范教学、管理章程,对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学工作各个环节提出明确要求,从而把师德和教学工作质量作为干部选任和岗位考核的重要依据。对申报教育系列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要组织专家进行重点听课和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重要参考依据,并实行教学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体制。

  3.抓交流,促提高。高校应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师风交流活动,或举办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的“师德论坛”,邀请国内知名院士、专家、学者等,开展以师德为主题的名师讲座、座谈和讨论,以此达到促进师德师风的建设。更多的交流和讨论,不仅可以促进相互交流见解和感受,并且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媒体,组织广大教职员工进行收看,以发表意见建议等方式进行交流。还可以典型促教育等多种方式开展学习和讨论。

  4.抓典型促建设。运用榜样的力量带动群众前进,这是唯物论和反映论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先进典型,包括集体和个人,他们的思想、行为、道德、情操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他们既是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又是精神文明的模范建设者。他们反映着新事物的本质,新时期的风貌,具有普遍的教育和指导意义[2]。可以说,典型是一面旗帜,是一种精神力量。运用典型指导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历来的优良传统。我们要从时代的需要出发,选择好典型,宣传好典型,才能把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生气勃勃;才能更好地促进师德师风的建设。

  5.抓载体,促进群众性创建活动。各高校要设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在网站上可以开设“师德师风”专栏,建立“师德论坛”和“名师档案”,将一些优秀的师德心得体会文章和优秀的教案上传到网上进行交流,将一些声誉较高、名望较重的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上传到网上供广大教师学习,并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功能,组织优秀教师在网上与师生进行对话,进行教学释疑和心灵沟通。我们还可以利用学校的校报、广播电视以及宣传栏,开辟“名师风采”、“教苑名葩”等专栏,集中力量重笔墨大篇幅地报道那些在教书育人等方面贡献突出的优秀教师和先进管理工作者,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感人风采,影响和激励广大教职员工向他们学习从而促进师德师风的建设。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用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法规,以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核心,以解决当前教师队伍中少数人存在的思想僵化、观念陈旧、纪律松散、作风漂浮、盲目乐观、精力分散、为教不廉、自私自利、诚信缺失等师德师风问题为突破口,切实抓好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行为,全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知识渊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狠抓建设,弘扬大学精神。古诗云:“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书先教人,育人先育己。良好的师德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和大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弘扬大学精神 促进高校和谐发展

论文搜索
关键字:大学 和谐 发展 精神 高校 弘扬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