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创业教育培训与创业型城市建设互动关系研究论文

高校创业教育培训与创业型城市建设互动关系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5-24

高校创业教育培训与创业型城市建设互动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6-0210-02

  创业型城市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个崭新理念。创业型城市是一种具有现实操作性创新战略,具有盈利性、信托责任的可控性、具有与民营企业合作的需求等经济特征,能维护和加强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城市类型。创业政策、创业人才、创业文化、创业服务体系是构成创业型城市的四大要素。创业型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社会各个方面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

  高校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创业型城市建设中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世界范围来看,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越来越注重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近年来,许多高校顺应时代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将学校发展目标定位为建设创业型大学,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创业型大学的构建,使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创业型城市建设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既能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又对创业型城市建设起到了推动器和孵化场的作用。开展创业教育培训研究是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创业教育培训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提高劳动者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加强创业教育培训的研究,对深化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从教育研究的角度看,创业教育培训与创业型城市建设互动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一、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及政府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

  1.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的机遇。一是大学生创业氛围浓厚。二是我国持续稳定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巨大的市场,无数等待开发的领域,蕴藏着无穷的机会。三是注重创业教育已成为世界潮流。

  2.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一是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不能正确地理解创业教育,以致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二是各学科教学不能积极地渗透创业教育。三是与企业界的联系不够、缺乏社会实业界的支持。四是绝大多数高校缺乏创业教育机构、师资、制度等必要条件。师资大多是从其他学科转行,缺乏系统的培训,更没有实践经验,导致教学内容和模式只是理论传授,缺少实践锻炼,造成理论与实践脱离。五是创业教育缺乏良好的创业社会环境。长期受官本位、求稳怕变思想的影响,创新意识不强。六是没有对创业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的研究。

  3.政府缺位。一是政策体系不健全。在人才市场上,许多用人单位盲目求高,门槛太高,大学毕业生进入市场受到限制,即使进入市场,由于政府对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主要还仅限于在办理创业经营许可证、税收等过程中,还缺乏良好的创业环境,再加上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实践经验、管理经验都不足,发现不了市场机会,以及不良的社会风气、潜规则的影响,使他们的创业成果得不到有效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创业的激情。二是政策执行不到位。一些主管领导对鼓励大学生创业政策学习不深、领会不透,对大学生创业的意义认识不足,没有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对本地区相关扶植政策的制定不够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创业政策的贯彻执行。三是大学生创业服务社会体系还不完善。现在大学生都是“85后”、“90后”,大多认为他们缺乏责任心、怕吃苦,受这种社会评价思想的影响,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认可度不高,有的甚至表示怀疑,致使大学生创业缺乏社会关注,在观念上还没有将大学生创业服务列为促进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也就更谈不上在体制、机制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创业鼓励、支持和全方位的服务。

  二、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功能与作用

  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种全新的理念,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应该将培养大学生的事业心、开拓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和激励大学生冒险精神作为当代高等教育目的的新的价值取向。

  1.高校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主要是激发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磨炼创业心理品质、打好创业知识基础、培养自主创业能力。因此,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就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培养,既要有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获得知识,又要注重创业能力的培养,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使他们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发明、创造,运用自己的能力为自己创造新的工作岗位。

  2.高校科研成果的及时转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发展空间。高校的科研成果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只有实现了成果转化,这种潜在的生产力只有与高校所在区域的企业、社会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也只有实现了这种转化,才能发挥高水平大学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作用,促进所在区域的自主创新,从而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和发展空间。

  3.高校的创业文化对全社会的创业文化建设起引领作用。大学生创业文化具有耳濡目染、点滴渗透的作用,加强大学生创业文化建设,能从整体上引导、塑造和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因此,从培育全社会的创业文化出发,高校首先要走在前面,要在全校范围内积极营造鼓励创业、尊重创业、包容创业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去鼓励、支持、引导大学生创业,激活创业主体,然后发挥高校在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带动整个社会,进而形成全社会“千方百计想创业、一心一意创大业、齐心协力创成业”的浓厚氛围。

  三、高校中的创业教育体系构想

  创业教育新理念作为一种理念还只是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写在书本上,这种理念只有被学生所接受、被运用,才能推动创业型城市的发展。因此,构建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体系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构建相关的体系将创业教育这种新的理念与高校教育实践相结合,将这种观念的东西变成学生自觉的行动。   1.创业教育的目标体系。与社会上为解决生存为目的的就业培训不同,高校创业教育目标要更加注重创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培养。一是创业的基本素质。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品质等,这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共性目标。二是开创型个性。包括敏锐性、自主性、独立性、冒险性、竞争性、坚韧性、适应性、合作性、创新性、克制性,这是高校创业教育个性目标。

  2.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学科、活动、环境等课程是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的主要构成。创业理论知识、创业教育通识类理论、科技人文知识等课程属于学科课程;创业教育专题、创业教育项目、创业教育集体等课程属于活动课程;实践课程属于环境课程。

  3.创业教育的制度体系。高校创业教育制度是具有引导、激励和规范作用,能保证创业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是提高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一是设立创业教育组织领导机构,组织领导机构一般设有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和创业教育科研中心;二是制定学分制、学习制度等各种创业教育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由“平台+模块”的创业教育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系构成、学习制度要体现创业教育的弹性。

  4.创业教育的保障体系。建立高校创业教育保障体系是实施高校创业教育的需要。各种政策、各项服务、师资队伍和文化环境是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创业教育的政策保障,如针对于开展创业教育的指导意见、制定推进创业教育教学方案、制定鼓励和推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二是创业教育的服务保障,主要包括为学生创业提供信息服务、为学生进入创业市场提供中介服务、为学生创业提供技术服务。三是创业教育的师资保障,如组建创业教育研究团队、组建承担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组建指导学生创业实践的教师队伍。四是创业教育的文化环境保障,如建设以创业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创业的舆论环境。

  四、共建政府与高校的良性互动机制

  1.发挥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机制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一是完善政府引导与服务机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法规;积极搭建政府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简化程序,采取切实措施降低大学生创业门槛。二是强化政策实施机制建设。主要是提高政策措施的可操作性,提高立法质量;强化对执法部门的监督,增加透明度,加大人民群众监督的力度。三是帮助高校解决大学生创业的实际困难。主要是政府出资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支持大学生创业,对于促进大学生科技成果产业化是非常必要的,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初次创业资金少的困难。

  2.高校推动创业型城市建设的途径与建议。一是政府加大创业政策出台的支持力度。主要是促进相关创业政策的出台;参与制定创业政策,提高政策指导力度。二是为创业型城市建设输出创业型人才。三是为城市创业文化建设发挥带动与辐射功能。四是为完善城市创业服务体系提供智力支持。高校在服务创业型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发挥高校人才聚集和信息集中的优势,从智力上为城市创业服务体系的更加完善提供全面的支持。

高校创业教育培训与创业型城市建设互动关系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创业 互动 关系 教育 培训 城市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