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基于心理资本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论文

基于心理资本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5-28

基于心理资本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到如今的“大众化”教育,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越来越多的问题,尤其表现在择业效能感较低。在就业过程中,屡屡受挫,导致他们情绪低落、焦虑抑郁、恐惧不安,而这样的心理状态又影响了他们自身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影响就业表现,使得他们消极、被动面对就业。而目前的就业指导,多是围绕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社会资本等方面来进行的,而较少从他们内在的心理资本角度来进行探讨。因此,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培养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提高其就业能力,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迫在眉睫的领域。

  一、内涵

  目前,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研究,虽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与关注,但并没有统一一致的定义,但在梳理这些定义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就业能力是和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就业能力是大学生获取并维持工作机会的综合能力。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弱化成因的心理学解析

  许多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部分大学生之所以就业能力不足,是由于他们不能面对现实,存在自负与自卑心理的交替、依赖性较强,导致他们就业能力脆弱,更害怕面对就业的失败而让自己没面子。在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弱化的心理成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就业焦虑与恐惧心理

  整个社会都在呼吁大学生就业难,导致当前大学生普遍心理冲突严重,一方面内心着急自己不能找到工作,另一方面又不愿意付出任何努力。在谈到就业问题时,多数学生反映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恐惧、退缩的心理。

  第一,他们不能理性认识评价社会。不少学生虽然迫切希望自己尽快找到理想的工作,但又担心自己不能适应社会,没有做好进入社会的就业心理准备;第二,缺乏明确的职业决策方向。多数学生会选择与专业对口的工作,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是考研还是就业,是找本专业还是跨专业?在面对择业时,表现的比较茫然与不明确。

  (二)就业挫折与悲观心理

  当前大学生读书成本高,而不能顺利就业的也比较多,社会充斥着“读书无用论”,而就业的挫折使他们更加苦闷、失望、愤怒等。一些学生在面对就业时,却表现得顾虑重重,缺乏相应的勇气和自信;而有部分同学又由于平时稀里糊涂荒废了大量时间,没有认真学习知识以及积累各种社会实践经验,对就业应该具备的能力、心理状态等准备不充分。由于当前大学生主要都是90后,从小娇生惯养,遇到困难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更缺乏坚韧的态度,遇到一点困难就产生严重的挫败感、甚至自我放弃。

  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就业环境时,参与竞争的热情和积极性。他们更多的采取了悲观消极的态度来应对。

  (三)依赖心理

  大学生是普遍存在自负与自卑交替矛盾心理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发现现实与期望值有较大反差,但他们由于较弱的抗挫折能力,又不愿意面对现实,一心只想留在大城市、进大企业、机关,要求挣钱多、活轻松。

  三、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培养

  从前文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弱化,除了其本身的社会资本、智力资本等因素外,还受心理资本的影响。那么我们可以提议,通过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来达到提高就业能力的目的。根据前文对心理资本的阐述,启示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从以下方面来着手:

  (一)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只有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才能提高其就业信心。

  (二)提高大学生的“希望感”。从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我们知道,“希望感”是个体行动的最佳动力因素。

  (三)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坚韧力”。“坚韧力”的培养,可以通过认知疗法来进行调整,如利用情绪ABC理论来开展的一系列团体辅导活动。

  (四)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

基于心理资本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

论文搜索
关键字:大学生 大学 就业 资本 视角 能力
最新心理学论文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应的研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探析
幸福能力培养的内容探析
热门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办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