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对接平台的构建论文

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对接平台的构建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5-29

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对接平台的构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而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首要职能,是为社会服务的最重要的途径。要想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高校必须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特点,集高校、政府、企业三方联动之力,构建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对接的有效平台。

  一、构建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对接平台的必要性

  (一)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依据。如果把高校培养的毕业生比作“产品”,那么区域经济就是产品面向的“市场”。高校在“产品”生产流程中,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客观依据,通过建立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对接平台,充分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及其对高校毕业生呈现出的需求特点,据此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改进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校生产出的“产品”是符合“市场”需求的、适销对路的好产品,毕业生才能在就业时找到好的出路,解决就业难题。

  (二)高校的人才培养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建立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对接平台,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渠道将更加便捷,符合要求的高校毕业生可以更为有效地被输送到用人单位,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推动企业的技术改造、品牌提升和转型升级,实现区域经济快速、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增加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区域经济发展快了、好了,其对人才的需求将呈现出更旺盛的态势,会进一步从质和量上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

  二、冀中南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人才需求

  河北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建设冀中南经济区,以带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打造河北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冀中南经济区包含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四市,面积约4.9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26%;2009年末四市人口3055万,占全省43.4%。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串起了石家庄、邢台、邯郸,京九铁路、大广高速则途径衡水,交通便利。四市工业基础雄厚,生产门类齐全,是我国主要的冶金、煤炭、纺织、建材生产基地。从经济总量来看,冀中南四市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6838.3亿元,占全省的40.2%。在2010年12月国务院下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冀中南地区被列为了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冀中南四市各自的经济发展现状如下:

  (一)石家庄。从区位条件来看,石家庄“东出西联,承南接北”,既是京津、山东半岛的腹地,也是冀中南和中部省市的前沿,还是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极点和冀中南地区的重要增长极。从综合竞争来看,《2010年中国294个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显示,石家庄市列第46位,位居全省第一;邯郸第107位,邢台第139位,衡水第182位。鉴于邯郸、邢台、衡水的后位劣势,石家庄在冀中南经济区整体崛起中必须担当起优化结构、协调供应的重任,因此挑战巨大。目前,石家庄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不仅意味着石家庄市经济增长的动力将主要依靠技术创新,还表明在产业结构上第三产业将逐渐上升为主导产业。因此,石家庄市应突出现代服务业,将其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外包、总部经济、金融保险旅游会展;而对以装备制造业、中医药产业、生物医药和循环化工产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应大力支持企业推进技术创新,积极鼓励企业研究和发展高端技术,推动地区产业结构优先升级。

  (二)邢台。邢台是河北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和交通中心之一,也是山东、山西、河南等邻近地区的商品集散地。矿产资源丰富,地热资源分布广泛。另外,邢台几乎各个县、市(区)都发展了自己的特色产业,并且这些产业无论在规模和声誉方面都有较好发展,如清河县以羊绒产业而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知名度,而沙河市的玻璃产业则颇有名气。但是,邢台各县、市(区)的特色产业没有形成良好的集聚效应,企业生产、管理方式多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缺乏良好的管理模式,熟练技工数量不足,产品技术含量低,没有形成完善的特色产业链,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尤为突出。

  (三)邯郸。邯郸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区域中心,也是河北省重点培育的大城市之一,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邯郸市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是我国著名的焦动力煤和铁矿石产区之一。近年来,邯郸市不论在重工业还是在轻工业上,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依据大力发展工业振兴经济的原则,邯郸市大力发展煤炭、电力、冶金、建材等重工业,积极培育机械、汽车制造、化工、陶瓷等轻工业,初步形成了以冶金、电力等为主导产业、轻工业迅猛发展的工业经济体系,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邯郸市虽然已经具备了“中心”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但仍处于“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重复建设、专业化协作与分工不合理等问题。

  (四)衡水。衡水市地处京津大都市圈,尽享京津两地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同时,衡水市农业资源丰富,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农副产品,成为北京、天津的粮食蔬菜供应地。近些年来,衡水市的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特色产业渐入佳境,产业集群彰显活力。目前已呈现出“一县一业、一县两业、多县一业”的发展趋势。但是,衡水最基本的市情就是农业人口比重大。2012年末,全市总人口44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0.2万人,占比76.9%。衡水的民营经济企业家大多是农民出身,文化程度不高,这成为衡水市发展的一大障碍。

  河北省对冀中南经济区的整体发展规划是,首先将石家庄打造成人力资源、现代金融服务、信息以及商贸中心,以石家庄的发展来辐射带动周边四市的发展;其次,建立以邯郸、邢台为主的重工业中心;再次,结合实际情况,大力发展衡水的农业和物流业。综合上述冀中南四市的经济发展现状,并结合河北省对冀中南经济区的发展规划来看,冀中南经济区对人才的需求主要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从专业来看,机械、冶金、化工、电力、金融、经贸、物流等专业需求较为旺盛;从学历层次来看,以本科毕业生为主,专科毕业生和硕、博士毕业生为辅。   三、构建冀中南经济区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对接平台的有效措施

  (一)搭建人才供需对接平台。由政府牵头,定期向高校和用人单位收集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状况,包括高校的专业设置、招生人数、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需求、岗位需求、专业需求、技能需求等,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发布在公共信息平台上,使人才的供给方和人才的需求方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沟通。这样,高校才能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明确人才培养方向,真正担负起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的作用,人才培养工作才会取得真正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搭建人才培养合作平台。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应建立科学、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例如高校与企业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打造“量体裁衣式”人才培养模式;或高校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机会,使学生提前熟悉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或者高校将教师送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亲身体会课堂教学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差距,改进并完善课堂教学内容;或者企业可以利用高校的人才培养优势,采取在职人员培训、定向MBA、EMBA培养、企业家论坛、高端人才共享等多种形式,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等等。总之,高校和用人单位分别作为人才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应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充分合作,确保人才供、需的无缝对接。

  (三)搭建人才制度保障平台。为了实现高校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目标,政府还应努力为高校和用人单位搭建人才制度保障平台,在人才开发、引进、安置、使用等方面进行政策创新,制定更为开放、灵活的区域政策,放松对人才的限制,通过大型人才招聘会、户籍制度改革、社保账户跨区域转移等配套措施,促进校企间人才流动、企业间人才流动和区域间人才流动,积极培育人尽其才、人才自由流动的区域环境。总之,在建立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对接平台的过程中,仅靠高校和企业自发投入是不够的,政府应充分发挥其政策引导、宏观调控、监督管理等职能,为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对接平台的构建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对接平台的构建

论文搜索
关键字:人才 培养 区域 发展 构建 高校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