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浅析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论文

浅析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5-30

浅析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与之伴随的各项改革也如火如荼,尤其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张,已然从过去的精英教育阶段迈向了大众教育阶段。一方面教育投资的增加有效提高全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当大学生就业这张中国高等教育成绩单摆在我们面前时,巨大的成就也掩盖不了它的发展所伴随而来的偏差和问题。大学就业难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其中不得不提出的是,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是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一、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的表现

  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是指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调整,毕业生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协调。

  (一)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间的不协调

  专业结构性失衡指学科专业供需矛盾突出,不同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中面临不同的处境,有的学科和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社会需求旺盛;而有的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则供过于求,出现过剩状况。

  由于我国的大学扩招是在政府主导下通过行政手段来推广的,对专业的设置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问题根本来不及深入调研与论证,各高校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下设置新专业。因此,出现了“千校一面,少有特色”的局面。但新专业的设置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而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增大招生数量,在短时间内打破了原有的市场供求比例,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二)办学层次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间的不协调

  层次结构又称水平结构,是指高等教育内部在教育程度、教育水平或培养规格上形成的不同层次以及相互关系,是一种纵向的结构。我国的高等教育层次一般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的层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结构。从我国的宏观角度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腰鼓型”结构,作为基础层次的专科教育规模较小,同时各层次教育办学上不考虑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盲目追求高层次,争设硕士点、博士点和研究生院。

  二、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的原因

  (一)高校方面

  高等院校作为劳动力市场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输出口,应该在人才培养上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相适应,但高等院校的管理及其它各方面的条件制约高等教育质量的发展。

  1. 办学理念陈旧

  从高校领导、教师到学生都习惯于以学科为主体,强调学科基础和专业条件,忽视教育模式、人才成长模式和市场经济模式相对接。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之间对接不畅,甚至存在隔阂,高校之间,校企之间的资源不能合理有效利用。

  2. 教学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岗位设置基本齐全,教学管理队伍发展也基本稳定,但在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一些教学管理人员自身存在的不足直接影响着教学管理水平的发展与提升。

  3. 师资数量不足

  由于师资短缺,不得不采取上大课的办法,一两百人在一起上课的现象明显增多,导致教师的教学工作难度加大。工作量大幅度提高和教学班学生人数的增加,使得教师负担过重,教学效果明显受到影响。一批有真才实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退休,许多中年骨干教师人数不足。而进入教育队伍的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讲课质量不太高。

  (二)学生自身方面

  学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及其执行力是人才培养的外因,学生自我强化能力是内因,教学相长,教是外因,学是内因。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1. 自学能力不足

  大学生的自学能力不足,还是依赖教师,想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观念来对待学习,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学生上课迟到、早退、不听讲和旷课的现象为数不少,上网、玩游戏占掉了大部分时间的也大有人在。近年来,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十分严重,一些学生为了推荐自己找到好的工作,制作假的学历和荣誉证书等,不少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十分欠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形成,依赖心理比较强,基础知识不扎实。

  2. 大学生自身整体素质下降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与关注,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许多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欠佳。例如,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预期与薪酬预期很高,但在实际竞争中却缺乏足够的竞争实力和求职技巧,心理素质也相对较弱,不能正确面对挫折等。

  三、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对大学生就业造成的影响

  (一)不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不利于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拓展

  1. 类别结构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从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国教育类别结构性失衡的现象在高等教育中已出现。研究生挤占本科生职位、本科生又挤占专科生职位的“挤占效应”突出,出现对人才的高消费倾向和严重浪费趋势。

  2. 学科结构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学科结构是高等教育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人才结构的发展与变化。从就业形势看,学科专业供给矛盾比较突出:一方面,不同学科专业的大学生在就业中面临的情况与处境各不相同;另一发面,毕业生不能够完全满足招聘岗位的要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

  3. 结构转型对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影响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时期,同时,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也从“精英需求”向“大众需求”转变,但大众化的重点并未放在职业教育上,而是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不合理的办学层次结构误导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选拔方面,我国长期受“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影响,导致了毕业生盲目追求就业中的高层次、高薪酬,造成供需脱节。

  (二)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使毕业生就业难

  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毕业生数量激增,由于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不协调导致这些学生毕业后找工作变得困难重重。

  1. 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我国的高等教育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往往忽视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精神等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与教育,因而在这种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我国的大学生缺乏创新及社会适应能力。

  2. 人才培养缺乏准确目标定位

  我国的高等学校在办学层次、办学方向、办学模式等方面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致使高等教育影响了质量,缺乏特色,没有形成鲜明分层的高等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仍坚持“以学科为标准、以教师为主导,专业设置狭窄,课程体系追求小而全,教学偏重于传授”,造成毕业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3. 高等教育过程与就业指导脱节

  当前我国的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与教育教学呈现为相互分离的现象,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不够到位,缺乏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对毕业生进行引导与帮助。许多高校虽然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但其指导内容多为分析就业形势、整理搜集就业信息等,无法真正的为毕业生进行指导。

  四、解决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条件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一)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机制

  首先,逐渐落实高等院校的自主权,使高校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方面思考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其次,努力形成办学特色。各高校应根据各自的教学资源和学科优势,形成办学特色。最后高校还应接受政府和社会的评估和监督,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稳步发展。

  (二)调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结构

  对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进行相应调整,应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来评价专业的设置合理与否。在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的同时,还应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保证毕业生质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一方面高校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和效果评估体系,加强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应用技能和创新意识,不仅要熟悉相关理论知识,还要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高等教育在对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适当以就业为导向,提高毕业生的社会实践交往能力,同时不断挖掘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潜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社会适应能力。

  (三)主动调整高等教育地区结构

  应主动调整高等教育的地区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教育。高等教育通向农村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减轻大中城市就业压力,满足广大农村急需大量专业技术人才状况的举措。农村社区学院可以通过加强投入与整合区县一级的中专、电大、党校等资源相结合,就地招生,就地培养,就地安置,这样既可以缓解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教育资源短缺,又能缓解巨大的就业压力。

  (四)加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应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采用多种形式在低年级学生中进行就业教育,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知道从哪些方面来塑造自己,实现就业教育的全程化。为了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可以面向政府、工商界人士聘请职业顾问为学生就业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提高求职技巧,调整就业预期,广辟就业渠道,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浅析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教育 失衡 大学生 大学 就业 影响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新型教育理论思考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