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高专非体育专业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论文

高职高专非体育专业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6-04

高职高专非体育专业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

  目前国内大多高校取消高年级体育必修课,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而在取消高年级体育必修课情况下,非体育专业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情况如何呢?本文通过对柳州师专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摸清柳州师专当前非体育专业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及存在不足,旨在以柳州师专为参照,为高职高职院校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以及制定非体育专业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发展方略提供科学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从柳州师专八个非体育专业系部随机抽取23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包括数计系、政法系、外语系、中文系、化生系、教心系、物信系、信技系。

  (二)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

  对柳州师专8个系的学生随机抽取230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197份,回收197份,回收率85.7%,有效问卷184份,有效率80%。

  2.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期刊网上和图书馆里有关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研究的文献资料。

  3. 数理统计

  对收集来的数据,运用百分比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已进入现代人的生活,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一方面以健身、健美、娱乐、康复、追求高品位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体育不断进入校园,从而吸引众多的大学生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直接的方式一般为训练、锻炼、组织管理等间接的方式多为以某种形式表现出对体育的热爱和支持等。根据笔者调查结果,柳州师专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统计如表1:

  从表1可知,目前柳州师专非体育专业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比较明确,主要以健身为目的,其次为了充实生活、朋友交际、劳逸结合等,体育活动动机呈现多元化特征。这看出柳州师专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还是比较强的,对体育锻炼对提升自身健康、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上认识有较大提高。

  (二)活动的次数、时间

  柳州师专非体育专业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活动次数,及每次参加活动时间统计可以看出,非体育专业学生每周大多进行1-2次课外体育活动,占55.4%;而很少参加或者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占13%;有23.4%非体育专业学生每次活动的时间仅10-20min。从这些统计数据看,柳州师专非体育专业学生大多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意识较淡薄,活动次数明显不足,活动的时间远没有达到要求,体育锻炼时间太短,人的机体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刺激,没有真正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三)活动时段

  根据调查结果,在课外体育活动时段上,柳州师专非体育专业学生多选择7-8节课后,或者晚上,占总人数的44.8%;而选择早晨的比例最少占7.1%。根据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早上锻炼效果最好。可见柳州师专非体育专业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时段选择上,认识不足。

  (四)活动的项目、种类

  经调查可知,目前,柳州师专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方法不再单一,以采用2-3种比例最高,达59.6%,目前,柳州师专非体育专业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以球类、跑步、散步活动为主,其中乒乓球、羽毛球最多,其实是散步、跑步,很少人做单双杆、武术活动。这样的结果,一是与学校的体育设施有关;二是与学校对项目的重视程度有关;三是没有多样化的体育社团组织活动。根据调查,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上,柳州师专非体育专业学生选择和几个好朋友一起活动比例最高,达65%,而以参加学校的体育社团比例最低,仅3.8%。因此,学校有必要扶持体育社团的发展,使体育社团多元化,活动周期常态化。

  (五)活动限制因素

  根据影响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笔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4:

  由表4可知,影响柳州师专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无场地器材、无时间、不喜欢,所占比例分别为22.3%、19.6%、18.5%。

  一是场地设施缺乏,这是制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经调查可知,柳州师专学生对目前学校的场地器材的满意度不高,有32.6%表示不满意,现有的场地设备等硬件设施尚不能满足学生课外娱乐体育活动的需求。由于扩招,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而与之相对的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器材的配备则明显的滞后使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得不到保障。

  二是没有太多的运动时间。根据表4,有19.6%的学生觉得自己没有运动时间。现在柳州师专实行每天9节课及实行学分制后,学生的课时量相对增加,以致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减少。另外,沉重的学业和就业的压力,这几年由于大学扩招,使大学更加趋向于“平民化”,一方面使得大学生之间的文化基础差别加大,另一方面就业压力也不断的增加。面对沉重的学业和就业的竞争的日趋激烈,不少大学生在主课以外用大量的时间钻研专业知识,或者选择多门选修课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相对而言大学生的余暇时间减少了,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余暇体育锻炼的参与率。

  三是缺乏必要的指导与管理。学校没有专门的人员管理和指导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四是娱乐的多样化影响。现在的大学生,娱乐变得多样化,宿舍有电脑,手机能上网,这些诱惑使他们不爱体育锻炼。五是怕吃苦。现在的大学生由于家庭的溺爱养成的害怕吃苦,而不喜欢体育锻炼。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 柳州师专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以每周1-2次为主,活动时间每次10-20min人数最多占23.4%,活动方法以采用2-3种比例最高,达59.2%。

  2. 柳州师专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消费水平偏低,基本上以没有消费的活动项目为主占67.9%,10元以下占15.8%;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以球类、跑步、散步活动为主,其中乒乓球、羽毛球最多,其实是散步、跑步,很少人做单双杆、武术活动。活动场所相对固定,以校内运动场所为主。

  (二)建议

  1. 培育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

  为了进一步提高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热情,需要在校园中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在大学生中倡导“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完善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体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推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营造崇尚健康,吸引更多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文化活动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针对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学校需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向学生灌输的是一种高尚的生活观念,培育正确的体育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活动并非仅仅是锻炼学生的身体,对于自身的道德修养、心理健康等都有积极意义,最终学会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2. 完善课外体育活动机制

  为了解决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问题,一是改变体育教学理念。高校应该以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体能的要求,确立以创新求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把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知识技能融为一体,突出健身与娱乐的功能,比如引进时尚体育项目进入课堂,丰富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目前,社会上有许多非体育专业学生喜爱的休闲体育、娱乐体育、民间体育和民族体育项目,这些有特色的体育项目均可有选择地进入体育课堂,进入大学生的课后体育活动中去,丰富课后体育生活。二是派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对非体育专业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进行指导、辅导,比如体育教师始终站在课外体育活动的第一线,实行专项课外体育活动的专职教师辅导制,真正做到把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有机结合。三是重视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兴趣、爱好、习惯的养成,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以人为本的进行课后体育活动。

  3. 增加学校体育场馆设施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增加,学校的体育设施和教学条件满足不了教学的要求,而学校对体育的投入重点放在了体育馆、游泳馆等形象工程上,使经费的投入偏离了为学生健身服务,从而使体育设施条件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学校须在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上给予资金支持。从学校条件的实际出发,根据需要,因地制宜协调场地器材与活动时间,提高场地器材利用率;另外,要建多功能的场馆为学生课后体育活动服务。

  4. 大力扶持学生体育社团

  学生体育社团往往是高职高专院校内最为活跃、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学生团体,因此为了提高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热情,应该大力校园内的学生体育社团。比如在数量上扶持。体育社团不限于篮球协会、足球协会、网球协会、乒羽协会等传统社团,还可以多元化,比如成立板鞋竞速协会、高脚马协会、竹竿舞协会、打陀螺协会、民族舞蹈协会等特色社团,增加学生的选择面,提高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另外,打造一批知名体育社团,在资金上和资源上给予扶持,从而吸引更多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其中。

高职高专非体育专业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体育 高专 专业 学生 现状 调查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