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浅析武汉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论文

浅析武汉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6-15

浅析武汉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武汉市属于高校分布数量和人才储备数量都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的城市。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武汉市对外开放幅度逐步增加,新技术及新产业不断产生,从而在传统就业形式基础上,又新增了不少新型就业岗位。根据武汉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布《2014年就业形势分析》,可以看出全市有效空岗数量达到25万个,而2014年武汉市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30万人。并且从数据中我们发现,将近有10万人面临就业难的问题,而同时有9万个岗位面临招工难的问题。

  显而易见,武汉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其显著特点就是职位空缺与失业并存。

  目前,武汉市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注越来越多,投入的精力也越来越多。高校中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力求从学生的就业观念方面和能力方面 进行指导,使其求职意向和知识储备与市场需求联系更加密切。但高校现行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了对学生指导的实际效果远低于期望值。

  一、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问题

  学校在就业指导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就业前的应急措施上,如“就业的形式与政策”、“面试的技巧”、“求职中的心理调适”和“就业信息发布”等方面,停留在为毕业生安置工作,强调一次性就业率的状态上,缺乏就业指导和就业主体的深层思考。这种引导也使学生的观念认为:只要找到一份工作就算大功告成,至于是否工作符合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知识结构都不甚了解。这种结构也从另一方面扰乱了人才市场的正常秩序。

  (一)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参差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应用学科,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公共关系等多学科的知识。要求教师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对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拔和使用等方面具有较深的了解。目前,武汉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的老师,大部分由从事就业工作或学生工作的老师兼职担任。教师中较少是“科班”出身,并且大部分教师比较年轻,缺少相关阅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弱,后期并未加强教师就业指导方面的后续学习与指导,从而对课程建设和内容设置等缺乏思考和研究,影响了就业指导课程的效果。

  (二)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

  大多数高校就业指导课开设时间滞后,且授课对象只针对毕业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基础。这些高校就业指导课一般在毕业生临近毕业时才开设。它并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分阶段从大一到大四进行系统地教学,更没有将就业指导内容贯穿到教学、学生思想教育、学生管理等各个方面,形成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教学体系。重视面试技巧和求职包装,忽视了系统性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就业指导课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临时性、突击性,缺少系统性、长期性,从而指导效果不理想。

  (三)缺少个性化指导和自主创业意识教育

  当前高校由于课程时间短、师资力量缺乏,一般是200人左右,不同专业的同学在一起上课,缺乏针对性,效果不佳。对自主创业意识教育较少,没有很好地帮助学生有意识地选择最新创业知识丰富自己,并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

  根据上述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使就业指导课程真正对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方面有引导、帮助的作用。为了提高就业服务,更好地进行就业指导课教学,需认真研究存在的问题,对就业指导课程进行相应改进。

  二、就业指导课程改进实施方案

  (一)建立开放式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更新观念,进一步体现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要转变就业指导课可有可无的观念,改变过去在就业指导课程中搞突击教育以及教育内容、方法陈旧的现象。要遵循其突出指导性的教学原则,要建立开放式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就业指导课要从新生开始,实现教学的全程化、全员化,面向全体学生,贯穿在学生整个大学学习期间,即要体现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同时,就业指导课要体现“全方位”性,充分发挥专业课、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对学生就业指导的作用,将就业指导的的有关内容融入到其它的教学活动之中,构建完整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内容不仅包含课堂教学,同时还要包括专题讲座、就业咨询、社会实践等形式,帮助学生加强就业政策的学习、就业形势的分析、择业技巧、自主创业等具体问题的指导和训练。并且,要引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的规划。

  (二)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

  促进就业指导学科建设、积极开发就业指导教材,同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当务之急。就业指导是一项涉及教育、管理、心理等多种学科的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要实现对大学就业的有效指导,必须加大专职教师培养力度,要从数量上和质量上给予双重保障。首先,要调集精兵强将,充实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队伍,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和老师,同时可以采用专兼结合的方式和利用校外资源,邀请大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或职业指导专家的方式,进一步补充师资队伍的数量。其次,要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老师的素质水平,加强老师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再培训,鼓励和要求相关人员参加职业指导资格考试等。鼓励高校间的相互交流,高校老师与企业间的交流,甚至可以选派部分就业指导老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积累相关经验,同时提升就业指导老师的科研意识,加强对就业指导课程的不断探索与研究。

  (三)强化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主体地位

  就业指导,名为指导,实际上是服务,服务于广大学生,尤其是毕业生。如果对于大学低年级学生还是以思想指导为主,那么,对于毕业生就应当更加突出服务性工作。对于毕业生教学,要突破课堂的限制,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在为一件不可避免,即将到到来或即将发生的事情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要通过不断地强化学生的独立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自身努力的重要性。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工作,让毕业生们明白个体之间的差异,就业不是一刀切,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职业,完全按照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和个性去选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们必须放下学术权威的身份地位,去试图了解学生尤其是毕业生们的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具有针对性地服务。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大学生们思想成熟的程度,逐渐地树立他们就业主角的身份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就业指导教师也逐渐从严师的角色逐渐过渡到大学生们良师益友的角色,不断拉近与大学生们心灵上的距离,并能够如实地获取大学生们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从而给予他们更具针对性地帮助,获得师生共赢的理想效果。

  总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对大学生的就业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课程的建设只有不断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市场的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专业的指导,不断适应社会,认真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实现人才资源配置的合理化、科学化。

浅析武汉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论文搜索
关键字:武汉 就业 对策 指导 改进 高校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