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从《和谐拯救危机》公益访谈纪录片中看宗教对社会工作的启示论文

从《和谐拯救危机》公益访谈纪录片中看宗教对社会工作的启示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6-19

从《和谐拯救危机》公益访谈纪录片中看宗教对社会工作的启示

  公益节目《和谐拯救危机》是一部长达12个小时7集的纪录片由资深传媒人士陈大惠对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爱国社会活动家净空法师进行系列访谈,主题内容以深入介绍、弘扬中国五千年来的儒、释、道三种传统文化思想为主,详细剖析当今全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环境和人文危机的根源,内容涉及日益加剧的地球生态危机、时隐时现的天灾人祸、多元交织的人类信仰、困惑家长的青少年教育、世人渴望的和平与发展、中华文化的古为今用、贤良人格的唤醒和重构几大板块。使人从内心深处得到一次极为深刻的,几近纯净纯善的人性光辉的洗礼。

  一、宗教与社会工作

  专业社会工作介入中国民间社会生活不过是近二十年以内的事。同时,悠久而广泛的宗教文化对民间社会生活的影响巨大。同西方社会一样,两者不可替代而将长期并存,共同面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人类的一些永恒问题。不过,作为“新兴”事物的专业社会工作,需要认真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问题,即在漫长的没有社会工作的历史过程中,宗教是怎样有效地完成“助人”工作的;怎样植根于中国民间社会,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并在助人中实现价值,获得自身的发展。中国社会中的宗教都以其特有的方式发挥着“助人”的作用。在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具体形式与实现方式上两者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与一致性。在伦理价值观上的契合性表现在它们都强调爱人、助人、奉献、敬业、尊重、接纳、自救、自助的价值观;都遵循倾听的原则、理解、尊重、接纳等原则;在工作方法上,存在于民间社会的宗教也形成了很多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方法类似的助人技巧和经验。在服务对象上首先是弱势人士和群体,也面向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服务内容方面,两者都对有需要帮助的人群开展慈善性质的社会援助工作,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社会工作开始进入更为广泛的社会公共领域,帮助解决个人、家庭和社区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思考与启示

  一是本土语言与本土人士。宗教在不的地方使用的是不同的语言,甚至用的是少数民族语言。方言版的宗教很快就抓住了当地人的心,从而使传播效果和社会服务效果大大增强;在长期的发展中,绝大多数寺院、教堂、道观的宗教职业人员都会本地化,个别留下来的外来宗教人员也会在行为和思想上本地化。所以本土的力量是社会工作在推进社会服务时应该特别值得记取的。

  二是持续和直指心灵的心理慰籍。围绕丧葬的宗教活动以其特有的方式抚慰亲人死亡带给人的创伤,同时增强人们对死亡的知识和预期,以减轻对死亡的恐惧。许多宗教还介入婚礼、诞生等人生重大事件,相当于对当事人在重大历史时刻的心理援助。宗教的各种“仪式”无一例外的都是通过心理暗示,获得一种个人在命运中的稳定感、希望和平衡。真正的助人就是这种持续的直指心灵的心理慰籍。

  三是诉说和倾听的模式。诉说既是人释放心理压力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一种民间自发的心理治疗模式。而宗教仪式或宗教场所,往往就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诉说的特定环境。中国民间寺庙一般没有专门的“忏悔室”,但每一座神像前都不乏诉说的善男信女。制度化的宗教有专门的宗教职业人员为求助者提供帮助,但通常他们采取倾听的方式,不打听,不妄言,不介入,特别是禁止干涉施主的个人生活,必要的时候从宗教大义出发加以点拨,期待个人自救。这样的“不作为”,既符合宗教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高明的心理咨询技术。

  四是善于运用群体的力量。借用社会工作的术语,中国宗教既有个案工作方法(比如个别的交谈),也有团体社会工作方法。各种形式的集体性宗教活动,最突出的心理功能就是使个体获得了被群体接纳的感觉;个体的心理压力得到放松和解脱;个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创伤得到修复。可以说,宗教活动的这种潜功能往往是许多精心组织的集体活动都没法达到的。

  此外宗教禁止和干预自杀;宗教福利和救助制度的制度化的安排;宗教场所接近社区或家庭,让宗教在空间上贴近百姓,保证宗教和信众之间的及时互动,这是宗教能够在民间社会发挥社会工作作用的一个重要的现实因素。

  根据以上,将宗教值得社会工作借鉴的地方归纳为七个方面:对服务对象真诚的同情;对助人事业的虔诚和敬业;运用本土的人员和本土的语言去完成助人的事业;运用集体的力量解决个人的心理和现实问题;持续和直指心灵的心理慰籍技术;把教内互助与社会慈善结合起来;使服务机构进社区。这给社会工作的启示是:专业社会工作,要想真正深入社会,服务大众,就应该走进社区,走进“田野”。应该借鉴宗教的办法,让自己首先在空间上近距离的接近普通民众,与人们建立起互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社会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中国民间社会的观察,将宗教值得社会工作借鉴的地方归纳为七个方面:对服务对象真诚的同情;对助人事业的虔诚和敬业;运用本土的人员和本土的语言去完成助人的事业;运用集体的力量解决个人的心理和现实问题;持续和直指心灵的心理慰籍技术;把教内互助与社会慈善结合起来;使服务机构进社区。这些启示若能很好的用到实际,发挥作用,必将对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带来很好的影响。同时,不同宗教间实现对话,宗教与社工携手共同行动,必将会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更加卓有成效的贡献。

从《和谐拯救危机》公益访谈纪录片中看宗教对社会工作的启示

论文搜索
关键字:危机 公益 启示 工作 宗教 社会
最新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幼儿教学引入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社会性交
回归与延展
校园网贷乱象治理的探索
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人临终生活质量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人际互动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研
社会热点事件在“两微”平台的传播机制研究
试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社会背景
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女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热门社会其它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建立绿色化学
网络信任危机:电子商务的伦理陷阱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论自私(上)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