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银行管理论文 >> 商业银行间“钱荒”成因及其启示论文

商业银行间“钱荒”成因及其启示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7-04

商业银行间“钱荒”成因及其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3

  一、钱荒的基本情况

  进入2013年5月,我国金融市场的资金利率持续上涨。一方面,3个月期国债利率从5月7日至6月19日这段短期的时间里上涨了30%,达到3.39%;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大型银行纷纷进入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拆借资金,图1和图2为根据上海同业拆放利率官网公布的数据而制成的折线图,从这两个图可以明显看出钱荒集中爆发于2013年6月份,6月19日隔夜拆借利率上涨至7.66%,6月20日隔夜拆借利率骤然飙升了578个基点,创下13.444%的历史最高位,其他各期限资金的利率同样出现大幅上涨,“钱荒危机”由此浮出水面。

  市场所面临的这场“钱荒”危机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因为市场上资金本身是充足的。首先,我国M1、M2的增速是比较快的,2013年12月末M2同比增长13.6%,远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其次,社会融资规模充足,如图3所示,2013年每个月份的社会融资规模几乎都超过1万亿元,全年总额更创出17.32万亿元的历史新高;第三,央行数据显示我国全部金融机构备付金在2013年6月21日的数额为1.5万亿元,而正常的支付清算仅需约七千亿元,由此可见我国金融市场当时的流动性总量相当充裕。钱荒之所以产生主要原因在于资金的运转始终没有离开金融体系,真正流入实体经济的非常少,因此钱荒实际上是一个资金的结构性问题。近年来,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向越来越偏向于信托等收益更高、风险更大的表外理财项目,银行的经营风险随之放大,因此钱荒成因的深入探讨,对我国银行间影子银行业务的监管、以及对处于钱荒背景下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都极富现实意义。

  二、“钱荒”形成的原因

  (一)直接导火索――短期内流动资金需求激增

  短期内银行间流动资金需求过大是“钱荒危机”爆发的直接导火索。商业银行在6月末要面临年中考核和信息披露,信贷市场供求状况发生改变,货币市场流动性出现阶段性紧张,加剧了货币市场利率价格的波动。流动资金需求短期的快速增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税收的清缴以及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上缴。首先,5月底至6月初是重要的企业税收清缴期,缴税即意味着货币的回笼。非金融机构企业使用其在银行的存款纳税时,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相应的来自企业的银行存款减少,银行通过央行结算系统将其在央行超额准备金中的相应金额转成政府在央行的存款,这就直接导致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减少。其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存款准备金政策与制度的规定,存款准备金的上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对资金的需求。

  第二,理财产品的集中到期。一方面,银行的高收益理财产品通常发行在月底并成立于次月初,募集期同时包含了月末和次月初;与此同时银行为了冲高特定时段的保证金存款,确保存贷比达标,会偏好将理财产品资金到帐日设定在月末[1]。银行理财产品这样的时间结构设置导致2013年6月末银行面临大量理财产品集中到期的问题,新发理财产品之前银行亟需短期融资,因此6月中旬这段时间银行频繁在同业拆借市场上拆借资金,用于应对一般理财产品的到期支付。另一方面,银行间信托收益权产品在2011年以来得到快速发展,银行通常利用拆借资金互相买卖信托收益权,而信托产品与银行拆借资金存在着期限不对等,于是加剧了银行资金期限错配问题。

  (二)钱荒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钱多”闹出“钱荒”

  “钱多”即指中国央行资产多,2013年5月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总资产为4.87万亿美元,而自2008年以来一直采取货币宽松政策的美联储同时期的总资产也仅为3.2万亿美元,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民银行如此庞大的资产规模是“被催肥”的,储备货币占据着压倒性的比重。近年来,中国持续国际收支不平衡、良好的经济形势和较高的利率水平不断吸引热钱流入等原因使得央行的外汇储备数额急遽增加。在我国资本项下强制结售汇制度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外汇储备的增加引起外汇占款的被动增加,即巨额的外汇储备意味着巨额的人民币投放,通过乘数作用造成市场人民币流动性过剩。而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人民银行投放到市场上的流动性本身已经处于高位,加之国内市场过重的投机氛围以及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需求等所有因素一齐引发了物价的大幅度上涨,加剧国内通货膨胀压力。

  一方面,央行为了抑制恶性通胀的发生,采用紧缩政策,希望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票据的方式回笼过量的流动性,直接导致商业银行间的流动性骤减;另一方面,随着美联储量化宽松的放慢和逐步退出,人民币升值预期被破坏,国际资本流出增多,从图4可知钱荒出现前期,新增外汇占款一直呈现下降趋势,5月份更从之前平均每月3000亿元的水平遽减到不足700亿元,随后的月份中更是出现了负增长,外汇占款的瞬间减少使得市场流通的人民币数额也急转直下,这无疑会给银行体系资金流动带来极大压力。由此可见,前期的“钱多”是造成银行间“钱荒”的深层次原因。

  (三)造成钱荒的根本原因――银行结构不合理以及利率双轨制的存在

  首先,我国银行结构发展极不合理,信贷倾向性严重。美国拥有近9000家银行,而我国银行总数远不及美国的一半,而其中带有“农村”字样的银行数量占将近七成,这些银行对中小企业发展根本起不到支撑作用,只能让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和极少数的几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来承担这个责任。但是,一方面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与这极少数的几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据着我国整个银行体系里60%的资产总额,具有较强盈利能力,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显得盛气凌人、积极性不够;另一方面工农中建交和这极少数的几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极强的政策导向性,2008年政府所采取的4万亿经济刺激举措直接划定了银行的信贷投向,贷款增长迅速并集中投放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企业和大项目上,且贷款结构中票据增加较多,进一步对银行自身的流动性造成极大的压力。进入2011年,为了缓解通胀压力,央行转而紧缩银根,开始控制信贷规模,本轮紧缩更加大了中小企业通过政策途径获取贷款等金融服务的困难程度,同时也使得商业银行本身信贷风险凸显。   其次,利率双轨制使得银行间利率与市场利率不一致,市场利率往往比央行规定的银行间存贷利率高出很多。2013年6月20日,SHIBOR隔夜拆借利率13.44%的历史高位无非是接近市场利率而已。利率的差异造就了“金融倒爷”的产生,通俗来讲即把银行以低利率吸收的存款“抽出”转而通过市场利率进行再投放。商业银行吸收存款需要按比例交纳存款准备金,贷款投放也受到贷款利率、资本充足率、存贷比指标等诸多限制,为了突破这些限制谋取更多利益,各个银行会想方设法将部分存款转化成表外资产,这部分表外的理财通过信托等金融机构以比贷款更高的价格进行投放,且这些资产通常最终会进入到房地产、城建等。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2013年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已经近乎于银行业贷款总额的三成,同时相当于2012年GDP的44%,规模可见一斑。虽然我国M1和M2以及社会融资总量增长都非常迅速,但是资金大量是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无法注入实体经济当中,这是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

  银行结构发展不合理使得资金配置效率低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通;同时由于利率双轨制的存在,银行存款长期被“抽调”到其他地方,资金结构配置长期不对等必然会导致银行流动性枯竭。由此可见,我国银行结构的不合理以及利率双轨制的存在才是导致钱荒的根本原因。

  三、钱荒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启示

  在充分了解钱荒产生的原因之后,应当明确利率市场化才是当前完善市场金融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市场对金融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重要条件。此次爆发的钱荒问题,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一)应当完善银行相应的考核指标体系

  虽然银监会明令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能采用时点性规模指标来考评其分支机构,但是出于粉饰报表信息的需要,各商业银行依旧倾向于选用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长率、市场份额占有率等作为硬性考核指标。为此,应当加强落实以平均数额指标来考核银行存贷比,使银行的冲时点动力得到切实有效的缓解。

  (二)加强对商业银行各种表外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

  监管当局应当对各商业银行表外理财产品进行整顿处理,控制好各种表外理财产品的规模,做好风险预警,加强相应风险管理。监管部门应当密切关注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最新动向,掌握其潜在的风险,及时给予相应的风险警示,严格禁止通过理财产品冲时点,禁止为争抢客户变相高息揽存等恶性竞争行为。

  此外,应督促储户审慎选择银行表外理财产品。银行对存款具有保本付息的义务,但是一旦存款转换成理财产品以后,资金波动风险则是由存款客户自己承担的。由于目前国内经济改革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最好不要选择长期的银行表外理财产品以规避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系统性风险。

  (三)应当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双轨制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困扰。一方面,由于正规金融市场的利率受到管制,因此民间金融市场的利率浮动范围相对拓宽,使市场金融风险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民间金融不在监管体系之内,因此当民间金融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2]。中国的M2已经排在世界第一位置了,所以针对此次钱荒危机的调节,央行不应当采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向银行间注入流动性,注入流动性只会更加扭曲调控,治标不治本。中国市场上缺少的不是货币,而是缺少官方利率下的货币;而且在利率双轨制下,央行注入的流动性只会被金融倒爷抽调走,因此推动利率市场化才是真正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钱荒问题的良方。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利率市场化可以作为宏观政策手段来直接使用。利率市场化后的竞争极有可能导致基准利率的大幅度提高,资金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则意味着整个社会生产成本的上升,如果直接取消利率管制会给经济带来巨大的阵痛。目前,我国银行以息差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财务软约束,实行利率市场化必然带来银行之间的激烈竞争,实力不够强定价能力差的银行遭受冲击面临倒闭的风险会带来剧烈的金融市场动荡;利率市场化改革应当是循序渐进的。可以首先考虑建立两个市场之间金融资源自由流动的机制,并将民间金融机构纳入金融监管之中[3]。

  (四)加快推进证券市场的建设 充分调动民间资金

  金融是制约我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金融体系的运行目前主要依靠“两条腿”在行走,一条是债权市场,通过银行系统进行间接融资;另一条腿是股权市场,通过证券系统进行直接融资。按照金融理论分析,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债权股票应当占比达60%以上才算正常,我国目前只达到16%左右,“两条腿”的比例明显失衡。央行的货币发行数额已经相当庞大,但是资金都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当中,金融体系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资本市场的极大弊端。股市、资本金融和商业银行应当是紧密联系的,而我国的证券市场在发展、交易和监管等各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资金流向资本市场的意愿并不强,还是主要集中在银行系统内。应当推进改革和完善商业银行市场化,减少政府干预,通过市场功能的发挥强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只有在强化银行系统风险管理的同时,加快推进证券市场的建设,完善流动性市场的交易和监管机制,才能充分激励民间资金参与证券市场,才能充分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商业银行间“钱荒”成因及其启示

论文搜索
关键字:启示 银行 钱荒 成因 商业
最新银行管理论文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研讨
浅谈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试论城市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问题及
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研究
浅析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探讨
银行绩效管理体系的优化分析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
试论远程开立单位银行账户业务管理思路研究
城市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热门银行管理论文
我国网络银行业务发展对策研究
关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分析与思考
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与防范
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
银行改革――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银行风险及金融监管
来州市工商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和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