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营造和谐校园论文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营造和谐校园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7-31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营造和谐校园

  一、学生频繁受到体罚和教师的自杀

  2011年10月26日起,深圳市罗湖紫荆幼儿园,女幼师龙老师用多种手段体罚孩子,包括用笔扎幼儿、喝粉笔水、闻臭鞋子和嘴上贴胶布。

  ……

  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我们也许说这些见诸媒体的仅仅是偶然的个案;也许说师德师风堪忧;也许认为教师的理论素养不高。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案例,你又有何感想呢?

  2012年3月27,海南省三亚市一所中学女老师黄芬今年3月份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在宿舍内自缢身亡,留下遗书称受到学生的恐吓和威胁,而且称“学校故意安排我做那么多活,我都累垮了。”

  这些“为职殉身”的老师们,用生命和鲜血留给我们的仅仅是一声叹息,一些抱怨吗?也许我们真的该认真考虑一下了,老师们这是怎么啦?我们对学生搞生命教育,苦口婆心的说“生命诚可贵”,可自己对生命却弃之如草芥。我想说这绝不仅仅是老师的素养问题了,它涉及的是教师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现状

  教师的职业是个特殊的职业。我们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所做的事业是“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去培养学生的智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以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和熏陶学生,而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源于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要与社会的要求相协调,为社会所容纳,并具有创造的思想,即教师必须有广泛的生活兴趣、融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进取精神、稳定的工作热情。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怎样的呢?教师的心理健康,除了要与其他社会人遵循同一个心理健康的标准外,还因其职业本身的特殊性,具有职业本身所特有的心理健康标准。归纳如下:1.正确的自我认识。2.认同并热爱教师职业。3.和谐的人际关系。4.好学与创新。5.坚韧与自制。6.能够自我调节不良情绪。

  三、教师心理不健康的原因、表现

  教师心理不健康的原因:

  1、过高期望。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是很高的,这种期望使教师往往以“清高”自居,过分注重树立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高大形象,过分限制自己并关心各种细节,这都是躯体化、强迫症的直接诱因。

  2、超负荷工作:“时时是教育,处处是课堂”、“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同时由于持续的入学高峰造成师资紧缺,以及升学压力的存在,大部分教师都是超负荷工作的。教师身心疲惫,脾气比较坏,处理学生问题时,往往带着情绪,不能真正从教育学生的效果入手。

  3、职业倦怠:坦言真正热爱教育并为之奋斗终生的教师是不太多的。很多教师是出于无奈被动选择当教师。一部分教师被动选择后在职业上找到了幸福感,但也不缺乏有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不喜欢、缺少职业自豪感,他们将教师这个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而非自己理想的追求,持有这样职业观念的教师在工作中缺乏积极的情绪体验,从心理上患得患失。

  教师的工作常常带有重复性(对于大多数仅把教师当做谋生手段的教师)。“一枝粉笔、一本教参、一本教科书”统领1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现象并不鲜见,这样有些教师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导致教师缺乏积极进取和负责精神,凭自身的经验、感觉去处理复杂多变的教育现象。

  教师的不健康心理在职业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有:

  ①逐渐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学生犯错时,老师不是把这看做转变学生教育学生的契机,不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帮助学生认识错误,走出困境,而是过多、简单地运用奖、惩方式来控制学生,让学生在惩罚面前“认罪伏法”,学生认识不足时,老师就认为是对老师的“大不敬”,会将一个小小的问题看成是严重的冒犯。

  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挫折时,拒绝领导和其他人的帮助和建议,将他们的关心看作是一种侵犯,或者认为他们的建议和要求是不现实的或幼稚的。这时的老师已有偏执的倾向,他们认为别人的教育方法他们早已尝试,没有效果,不如自己常常采用的简单粗暴的方式见效快。他们没有看到也不愿思考别人教育的智慧,也不考虑自己简单粗暴对学生带来的影响。

  ③对学生和家长的期望降低。认为学生是“孺子不可教也”,家长也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和配合教师,从而放弃努力,不再关心学生的进步,对学生在学习和学生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听之任之。

  ④对教学完全失去热情,甚至开始厌恶、恐惧教育工作,试图离开教育岗位,另觅职业。这种怨职情绪常常会在教师之间得到互相的强化,从而影响整个学校的士气。

  四、教师心理健康对营造和谐校园的影响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实现现代教育的新追求,是学校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和谐校园是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发展的基石,而教职工身心健康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保证。众所周知,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就必须创造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以及三个方面各自的内部成员之间,处于一种协调、一致、相互促进的理想状态。因而要构建和谐的校园关系,就必须关注教师、学生和家长们的心理健康。

  校园的主体是全校教职工和学生,教职工的身心的和谐是和谐校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所以,构成和谐校园的关键是实施教育的教育者――教师。

  所罗门教授说:“在个体人格之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的,如果他既不能从父母那边得到足够的关怀与爱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教师对学生人格之塑造,具有深刻的影响。教师群体正面临着巨大的心理挑战,教师们的职业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不容忽视。因此我们更迫切地期待每一个教师的心理是健康的,精神是愉快的。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营造和谐校园

论文搜索
关键字:健康 教师 心理 和谐 营造 校园
最新心理学论文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应的研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探析
幸福能力培养的内容探析
热门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办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