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在提升南宁首位度中改进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的研究论文

在提升南宁首位度中改进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的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9-26

在提升南宁首位度中改进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的研究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尤其是在户籍管理政策开放性逐渐增强,就业政策不断趋于灵活的情况下,各类人员在地区之间的流动与产业之间的转移变得日益频繁,流动党员数量逐渐增加。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强调“要改进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因此,当前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与党建工作实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是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选择。

  一、流动党员内涵

  1.流动党员的概念界定

  流动党员是我国党员队伍中的特殊群体,只有对其概念进行清晰界定,才能进一步认识到当前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依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来创新理念、健全制度、改革方式和完善服务,使流动党员在外学习、工作、生活期间依旧能在党组织的团结和组织下进行活动,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走向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流动党员,从狭义上来说,是指组织关系不在本党组织却在本区域或本单位内居住、学习或工作的外来流入党员;从广义上来说,是指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造成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与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既包括组织关系在本党组织的流出党员,也包括组织关系不在本党组织的外来流入党员。

  2.流动党员的基本分类

  按地域可将流动党员分为本地流出党员、本地流动党员和外来流入党员三类;按流动状态可将其分为人员极分散、流动较频繁的流动党员和人员较集中、地点较固定的流动党员两类;按身份可将其分为农村流动党员、城市社区流动党员、部分毕业生和转业军人流动党员与因外出进修、执行公务、借调工作、休假探亲等原因造成流动的流动党员四类。

  二、在提升南宁首位度中改进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思路

  近年来,南宁市陆续开展流动党员“安家工程”,在良庆区、兴宁区、武鸣县、马山县、宾阳县、博白县等地区建立起了多个“流动党员之家”和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部分乡镇还在南宁市区成立了驻外流动党员纪委,根据流动党员的就业岗位、居住地点等实际情况规范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积极组织流动党员参与组织活动。以南宁博白为例,其以“当好博白人,树立新形象”为主题开展的实践活动来倡导流动党员当好“六员”,大力开展“一联十”“四个一”“五帮扶”等活动,由党委、支部、群众相互联合来共同促进流动党员工作的发展与进步,这一方面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客观要求,有效避免了流动党员管理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使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与服务具备了组织保障,管理机制得到进一步加强与规范,切实发挥了流动党员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作用。

  当前南宁流动党员相关工作虽然情况看好,但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思想认识有误区、管理体制落后、活动经费欠缺、组织软弱涣散等问题,因此为开创南宁改革发展新局面,奋力提升南宁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首位度,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1、创新管理理念,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

  加强认识、提高重视是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新形势下,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从而进一步提升南宁首位度,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遵守从严治党重要原则,以利于党组织管理和发挥流动党员作用为基本出发点,加强流动党员教育,落实流动党员服务,大胆革新传统管理理念,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实现从“号召型”管理到“服务型”管理转型,推出党组织找流动党员、流动党员找党组织的“双找”活动,进一步完善了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坚持教育好、管理好、服务好本市流动党员。在此过程中,党组织要坚持贯彻“以人为本”观念,倡导柔性管理,使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变得民主化、人性化,全面掌握本区域、本单位流动党员基本信息,保障其合法权益,使他们自觉接近党组织,自愿接受党组织教育、管理,保持自身先进性与纯洁性,认识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注重自身理论知识学习,不断提高实践技术能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完善管理制度,促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规范化

  当前南宁流动党员管理制度中存在规范力度不足、权责划分不清等问题,导致部分基层党组织在流动党员管理问题上生发出畏难情绪,对流动党员怀有排斥心理,在管理工作中推卸责任,而部分流动党员本身组织观念淡薄,加之缺乏规范、高效管理制度对其行为进行制约,就会出现参加组织活动不积极、履行党员义务不主动的情况,久而久之就成了“口袋党员”“自报党员”和“挂靠党员”,难以融入党组织中,有碍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因此,认识到当前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发挥制度的约束力和导向力,能够有效避免管理过程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促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以武鸣县灵马镇为例,其在摸索流动党员科学化管理过程中,创建了“五二一”流动党员管理新机制,实行登记管理制度,及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来记录流动党员的外出、返回情况;实施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保持与流动党员的双向互动;严格执行党费收缴制度;落实流动党员帮扶制度,实行“三必、两帮助、一解决”措施。这样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有利于促进当地流动党员科学化管理,也为整个地区的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提供了成功借鉴。   3、优化组织设置方式,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当前既有的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机制主要建立在固定区域内或固定工作空间内,流动党员的存在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现实的挑战,部分党组织对流动党员问题不甚重视,组织学习、培训等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对流动党员的关怀不足,而一些流动党员由于较长时间无法参与到正常的组织活动中,便逐渐变得自由散漫,难以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因而应进一步调整组织设置方式,对各类型流动党员进行就近并纳,在流动党员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区域或单位之外设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实现“党员走到哪里,党组织就跟到哪里”,以之为支点来联系和组织流动党员参与组织活动,积极探索流出地与流入地共同管理模式,对现有流动党员进行规范管理,还要积极发展党员,壮大党员队伍,注重维护流动党员的合法权益,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4、构建完善流动党员服务机制,为流动党员学习技艺和发挥作用提供平台

  在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过程中要促使流动党员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搭建起信息化服务平台,依据就业岗位、居住地点等创建流动党员网络讨论组、QQ群、公共邮箱等,利用论坛、微博、微信等现代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向流动党员发布用工信息,及时分享学习资料,定期组织理论学习、技能培训和经验交流,提高流动党员自身素质,举办流动党员专场招聘会来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机会;对流动党员面临的困难要进行深入调查、及时解决,搭建帮扶结对平台,促进流动党员间沟通交流,使其充分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充分发挥其先进性;加强农村党员服务与管理,使其在党组织帮助下努力克服学习、工作与生活中的困难,积极配合基层党建工作,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返乡创业者提供服务平台,提供相应优惠政策,吸引流动党员返乡,促进当地发展。

  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完善,我国党建工作在新形势下翻开了崭新篇章。新形势下为切合“南宁首度位”要求,结合广西南宁流动党员相关工作实践状况对包括农村流动党员在内的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与服务进行改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党建工作取得新成就的必然要求,须在全面解读流动党员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对流动党员进行清晰归类,充分借鉴当前党建工作中已有的成功经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从创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组织配置方式和构建完善服务机制等方面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实现权利与义务、管理与服务、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和有机结合,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在提升南宁首位度中改进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的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南宁 党员 改进 流动 教育 服务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