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

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9-26

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作者简介】 谢剑桥,永城职业学院基础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D26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11-0026-03

  高校作为传承人类文明、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弘扬和推进先进文化历史重任。在当前改革攻坚的复杂形势下,进一步探讨如何发挥廉政文化建设在高校各项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有效遏制腐败的毒草在教书育人的“净土”上滋生和蔓延,在实践中已是当务之急,在理论建设上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大课题。

  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

  廉政文化建设是指廉洁从政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是人类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重要体现。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师生在先进的政治伦理思想影响指导下形成的廉洁从政的价值理念、道德风尚、廉政规范和评价制度体制等的总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通常借助于广播、影视、书报杂志、网络等媒介,以弘扬传播清正廉洁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为中心内容,开发校园正能量,宣传教育领域廉政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同时批判和抨击高校内外环境中违背廉洁规则的思想和行为,最终在高校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价值共识和思想文化氛围。

  二、当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现状

  1.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总体形势是好的

  我国高等教育从改革开放至今,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在学术建设方面出现了异彩纷呈和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各高校对党风廉政建设也给予了高度重视。自《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出台以来,各高校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狠抓落实反腐倡廉建设责任制,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高校招生考试、学费收取、违法违纪案件查办、反腐制度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反腐倡廉工作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拥护和信任,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目前,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高校所处的宏观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和微观环境(校园环境)都存在不利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复杂因素。首先,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传统的封建官本位思想、西方的社会价值观念对校园文化的冲击和浸淫,网络娱乐手段的普及使社会腐朽文化在高校迅速传播,对高校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种情况下,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极易为一部分领导干部和教学人员所接受,崇拜金钱和权力的思想在他们头脑中滋生乃至生根,追名逐利,人际关系有趋于庸俗化的倾向,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环境受到冲击。其次,由于高校权力监督机制还存在不少漏洞,对权力的监管不到位,少数高校领导层和管理层出现了以权谋私,侵吞国家财产的违法乱纪现象,有些案件可谓触目惊心,如近几年出现的高校招生、后勤采购和基建工程腐败等现象,虽然还没有形成蔓延趋势,但势必影响到全体师生员工的健康成长和生活,势必影响到高校的育人质量和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最后,高校在廉政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教育内容太过严肃而且和校园文化衔接不够,忽略现代传媒技术的运用,对自身传统校园文化传承和创新乏力,这就明显不利于高校自身廉政文化建设的开展和推进。可见,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问题和严峻挑战。

  三、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 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必然要求

  廉政文化作为先进的文化形态,反映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高校廉政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有助于高校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工和大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形形色色的腐朽和反动的观点和论调,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有助于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党的优良传统,抵制当前文化领域内所谓“去中国化”的歪风邪气;有助于坚决抵制官僚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意识。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建设祛浊扬清、扶正驱邪的功能,坚定不移地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不移地传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

  2. 高校自身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的快速发展,校园基建项目也逐年增加,资金投入越来越大,计划外资金及创收越来越多,掌握人、财、物的部门或领导手中的权力也越来越大。近些年来,少数意志薄弱的高校领导者辜负了党和人民的期望和培养,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腐败堕落行为时有发生,违法违纪案件呈上升趋势,高校的校园廉政氛围确实需要净化。常言道:国家大计,教育为本。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使广大师生员工特别是高校领导干部陶冶道德情操,提升思想境界,营造崇尚廉洁的健康文化氛围;也才能端正不良的学术风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让教师的道德之光照亮青年学生的人生之路;也有利于促进高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把腐败发生的几率控制在最小的程度,从而真正提高廉政建设的效果,促进高校自身的健康发展。

  3.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青年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后备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正希望所在,可谓青年兴则国兴,青年正则国正,他们将来会成为国家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担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因此,把大学生也应列为重点教育对象,纳入廉洁教育的视野,这是注重预防的战略之举。针对年轻人思想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功利化思想、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官本位思想等),及时有效地加以教育引导,努力帮助他们趋利避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御腐败等不良文化侵袭的能力,使青年学生不断增强廉洁自律、克己奉公、艰苦奋斗的意识,自觉修德洁身,防微杜渐,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重大战略任务,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只是促进高校反腐倡廉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怎样切实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使校园成为纯洁庄严的“圣地”呢?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构建以约束和监管领导权限为目标的高校惩治、预防腐败体制

  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高校来说,党风正才能校风正,领导干部带好头,做到率先垂范才能风清气正,才能令行禁止。因此,廉政文化建设主要应以高校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对象,努力抓好其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把推动贯彻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任务和长期目标。

  要抓住监管制度建设这个关键,切实加强对招生录取、基建项目、后勤采购、财务管理、科研经费、校办企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通过教育导向、制度约束、激励惩处等手段,努力形成教育、制度、监督相互支撑与配合的反腐倡廉的长效工作机制;坚持依法治校、推进校务公开,建立一套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和学校发展环境相适应、相配套的廉政行为规则,不断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以及用制度反腐败、促廉政的良好环境,真正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逐步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

  2. 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通过积极推进反腐倡廉教育进课堂工作,将廉政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课体系,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分阶段、分层次安排廉洁教育内容,保证课时,突出重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廉政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通过系统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使大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抵制剥削阶级社会产生的拜金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极端利己等各种腐朽思想。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中,着重针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人生观和懂法守法教育,让学生明确“人为什么要活着、应该怎样活着”“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有道德的公民”,等等。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为形成较好的廉政信仰奠定坚实基础。在《形势与政策》这门课中,在讲“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个专题时,要重点引导学生加深对我们党反腐败方针和政策的透彻理解,了解我们党在反腐败过程中力图通过标本兼治、源头防治、体制创新等举措而逐步铲除腐败产生的土壤和条件等等。通过专题讲授,再结合学生的思考、讨论,学生就会加深廉政建设的印象,最终将廉政理论内化成自己做人和为政的信仰。

  3. 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载体

  校园文化是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活动载体,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人格教育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熏染作用。因此,廉政文化建设探寻校园文化与廉政文化建设形式的有机结合不失为一种好的途径。比如:采取在校园内设立廉政文化墙,设置警示标语,党员干部和教师办公桌上放置警示牌,创作手机廉政短信、举办廉政知识竞赛、开展廉政文艺活动等办法,引导师生树立“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意识,营造反腐倡廉的良好文化氛围;另外,利用高校网络舆论宣传的强势和优势,办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廉政教育网站,宣传和创作具有高校特点的廉政文化作品。如北京大学在2007年会同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拍摄的纪录电影《孟二冬》,在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4. 加强社会实践,力争知行合一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道德观,道德实践是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也只有在道德实践中教育客体才能修养德行。因此,教育者在课堂和校园传授廉政理论知识的同时,学校应尽可能寻找机会,组织学生开展切实可行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如通过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勤工助学、“青年志愿者”公益服务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接触现实、身体力行,在实践中吸收廉政文化营养、增长廉政文化知识,树立廉政从业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促进道德判断力和选择力的提高,在道德典型的感召下坚定廉政文化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值得高度重视的是,在高职院校推进廉政文化的建设更应加强社会实践,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技能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大多战斗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工作一线,因此务必要加强高职学生实习、实训阶段的德育教育。高职院校在构建“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时,应该引导学生自觉以社会导向、职业导向修正自己的奋斗目标,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教育,把专业型、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培养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去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廉政观。

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廉政 文化 建设 思考 高校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