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浅析高校综合性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论文

浅析高校综合性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9-28

浅析高校综合性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综合性艺术教育”这一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逐渐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其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建立多门艺术学科的沟通与交融,促进综合艺术能力的形成”。在艺术教育的综合化方面,世界各国均有不同程度的尝试。经过实践证明,“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是艺术学习的最佳环境,它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活泼多样,使艺术能力的获得变得更自然、更容易”。因此,在艺术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这种艺术能力的形成规律,为学生营造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多种艺术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艺术学习环境

  在我国,艺术教育专业是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艺术课程标准》后诞生的新兴专业。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高等院校的艺术教师及管理人员,已经充分认识到综合性的艺术教育专业与传统美术音乐、舞蹈等单一学科的艺术专业在培养目标、培养任务、课程资源、培养方式上的区别。与以往传统艺术专业教育相比,这个专业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艺术素质和综合艺术能力,它的开设具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是基础教育艺术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艺术教育虽然已经取得显著成果,但与世界整体潮流相比较,我们在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片面追求专业化和职业化是我国当前艺术教育的主要特点。从中小学开始,直至高等院校,对艺术课程学习的要求都是一味提高技术技能的训练要求。这一点,从各类各级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的火爆,即可见其一斑。这样的学习过程,忽视了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的培养,而最终使各种艺术教育被等同于技术训练,从而违背了艺术审美教育的初衷。因此,基础教育艺术课程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将艺术课程确定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这里所说的艺术课程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上探求综合性改革的新型课程。在艺术课程中,要求教师将美术、音乐、舞蹈、戏剧以及书法、篆刻、影视等各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创造具有强烈人文性、创造性、愉悦性和经典性的课程。艺术是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积淀,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反映着不同时代的文化。因此,艺术的教学,不应该拘泥于单纯的技艺传承,尤其在中小学阶段,更多的应当把重点放在对其丰富的形式内容的感知和深厚的人文精神内涵的体验。通过对多门艺术学科的文化背景、风格流派、创作技能等内容的综合理解,通过创意、设计、表演、评价、交流等多种方式,尽情参与和体验各种艺术活动,从而获得大量的艺术知识和人文信息,获得综合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在综合性的艺术活动中,体验艺术学习的快乐和满足,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可见,艺术课程不是各门艺术学科知识技能数量的相加,而是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艺术能力;艺术课程也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跨域转换的多种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在今后的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性艺术教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可以说,基础教育艺术课程的改革,是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的推动力量。

  2 是培养基础教育艺术学科师资力量的需要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艺术课程改革的实施与进一步深化,随着中小学艺术课程的地位日渐提高,高素质艺术师资的迫切需求日益凸显。《艺术课程标准》颁布至今,十多年过去了,通过对中小学艺术课程教学的现行调查,我们发现,由于缺少艺术教育师资,许多地区还未进行改革,而处在实验阶段的一些学校,面对国家发行的艺术课程教材,许多中小学音乐、美术老师要么是无法实施,要么是两个老师共同讲授一本教材,音乐老师讲音乐部分的内容,美术老师讲美术部分的内容,缺少联系性。这样的教学,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艺术课教师对综合的内涵还没有真正理解,还不能适应这种新型的艺术教学形式,或者说,还不具备综合教学的素养和能力。对基础教育的艺术教师而言,要适应新时期艺术学科的教学要求,必须要对现有师资进行教育培训。只有使其真正理解了综合的含义,具备了综合艺术教学的能力,其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提高。经过调查发现,几乎100%的中小学艺术课教师都渴望有针对《艺术课程标准》的艺术教育培训和指导。艺术学科的基础教育改革,迫切需要具有时代性、综合性、规范性的适合基础艺术教育的师资。

  为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高校艺术教育专业的课程,就要兼容和整合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让学生逐步掌握各艺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并接受艺术实践技能方面的训练,并通过艺术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系统学习,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获得从事艺术教学与研究的基本能力,具备在中小学、社会文化机构进行艺术教育的教学资格。因此,高校艺术教育专业的设置,一方面,将合格的毕业生充实到基础教育艺术教师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又可以对现有教师进行相关职业能力的培训,满足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对基础教育的师资力量壮大产生重要影响。

  3 是满足现代社会综合艺术素质要求的需要

  艺术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凝聚着浓厚的人文精神,闪烁着人类的伟大智慧。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文化背景下,艺术逐渐走出传统的音乐厅、美术馆、剧场和戏院,通过电视、电脑、网络等大众媒体迅速普及,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可分割的部分。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需要不断尝试从艺术中吸取灵感,将艺术的思维方式渗透到自己的工作和研究中。艺术的感受、想象和创造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

  在过去的艺术教育观念和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单学科艺术知识和技术的传递,而忽略了综合艺术素养的提高。然而,对艺术来说,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提升,人格的养成。这是艺术对于人的真正意义。综合性艺术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不仅要教会学生美术、音乐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将古今中外一切经典性的文化艺术遗产,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尽量广泛地接受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各种艺术成果,对这些艺术成果进行感知、理解、欣赏和评论,从而全面提高其审美水平和文化素质。只有通过多种艺术的联通,才能造就具有通感和智慧的高素质人才。通过接触经典艺术,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艺术品位,使他们知道艺术在人类发展史上以及在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环境中的价值。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艺术素养的高低越来越成为社会文明程度的一种体现。综合性的艺术教育以其多方位、多角度、跨学科、跨领域的艺术人才培养方式,终将成为我国艺术教育的主流模式。

浅析高校综合性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教育 专业 人才 培养 意义 高校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