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走上舞台的声乐实践性教学论文

走上舞台的声乐实践性教学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10-02

走上舞台的声乐实践性教学

  近年来教师们都从声乐艺术实践活动中逐渐意识到许多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唱”不会“演”,特别是在声乐比赛中演唱歌剧选段时的尴尬局面,让许多老师深受震动。笔者于去年对《中国民族歌剧教学与实践》这门课做了为期一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在歌剧排练的实践性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对声乐学习中与演唱密切相关的各项能力得以提高,更让学生在歌剧的排练中建构了新的声乐学习方法,同时也让教师们看到了歌剧排练这类实践性教学的意义所在,为推进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与培养模式作了重要铺垫。[1]

  一、 歌剧排练与声乐教学的关系

  声乐艺术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表演型学科,它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理念都不能脱离“实践”而独立存在。歌剧是声乐艺术的最高形式,是一门将音乐、舞蹈、戏剧、文学、舞台表演等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因此,歌剧排练教学在声乐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更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对于高师声乐课堂教学,歌剧排练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学效果的检验平台。许多的不足和弊端都能在歌剧排练这一项实践活动中得到及时修正。[2]

  二、歌剧排练对声乐教学的实践性意义

  我国声乐教育家、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四川师范大学黄金中教授创建的《中国民族歌剧教学与实践》声乐教学模式是其在声乐教学中不断探索、潜心研究的结果,凝结了他对于多年舞台表演艺术的经验与思索。舞台实践作为其中最为重要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锻炼和提高学生专业水平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歌剧排练为声乐学生提供了学以致用的舞台,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增强学习能动性,挖掘音乐潜能。

  名剧片断中的角色都是历经时间洗礼,底蕴深厚的鲜活人物。在歌剧排练的准备阶段,学生必须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在分析中,许多学生都能感受到剧中人物形象所散发出来的魅力,热情地去为这个人物的塑造而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在角色间的交流时,自己的演唱也不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让自己实实在在生存在多维的空间里,每个表演者必须自觉地去了解整部歌剧的发展脉络,琢磨所扮演角色的性格特征。笔者发现哪怕是许多平日演唱缺乏情感的同学,到了歌剧课上也突然变“活”了。

  2.歌剧排练将声乐教学和舞台表演相结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在歌剧排练中,无论是演唱主要唱段还是扮演主要人物,歌唱、表演、形体和表情等综合技能的共同参与都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我审查能力,黄金中教授在同一幕剧的同一个角色上安排了多个同学饰演,并一一让其在舞台上展示自己对作品以及人物的理解,学生们此时便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一种良性竞争,对饰演角色进一步修正,完善自己的剧目。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表演、形体、调度和道具搭配的指导。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查漏补缺、发现问题,也是教师根据学生在舞台上的表现总结教学得失的一个机会。[3]

  3.歌剧排练促进与声乐学习的相关学科共同发展。

  歌剧排演不仅对歌唱有要求,在语言表达方面――台词,更是排练的重头戏。为了台词表达准确,学生必须具备标准的普通话,保证咬字吐词的清晰流利,其次则是具备良好的语感和准确的语气。在饰演角色时,我们必须根据剧中人物的性格、年龄、身份以及环境等因素来转换语气,就像《党的女儿》第二场中桂英一会儿清醒、一会儿糊涂疯癫,其语气也更为多变,如何用语气来表达人物的恐惧、犹豫、坚定是需要修炼充实的。

  4.歌剧排练教学是声乐教学的有效延伸。

  歌剧排练教学是对心理素质的考量,学生借助这个平台可以发挥对作品丰富的想象力,将贴切细腻的感情投入到作品中。在歌剧排练期间学生的热情高涨,毫不懈怠地练习自己的角色任务,每一次上舞台笔者都能与之共同感受着表演的进步。经过一年的歌剧排演,笔者发现有经历过歌剧排练的学生相对于没参与这方面训练的学生来说,在日常的单曲独唱时,无论是表演的神态、气质,都明显地高出一筹,舞台的驾驭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提升。[4]

  三、歌剧排练对声乐教学的启示

  1.帮助学生构建声乐学习方法,让歌曲焕发生机与活力。

  在声乐教学中,许多学生通常能把整首高难度的歌曲完整地演唱下来,但就是不感人,歌声中缺乏情感和内涵。回顾我们的声乐课堂,教师对学生的声乐指导针对的是学生的声音,学生同样也是以此来要求自己,有时候甚至自己唱的是什么内容都没有思考过,学生逐渐沦为了发声的“机器”。

  经过歌剧排练后,我们会发现,学生逐渐能够将剧中人物表演地惟妙惟肖了。这个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在排练过程中潜心研究了剧本以及要饰演的歌剧人物,并通过舞台实践来检验他们对人物的构建。笔者认为,我们在平时的声乐教学中,也可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通过歌词来研究它产生的时代背景和词作者的创作心境,在头脑里虚拟出一个诉说对象或想象出一个与词意相符的场景,将自己设想为一个角色置身其中,把一首小歌演变成一场戏。

  其实在声乐学习中,学生不是缺乏表达情感的能力,而是缺乏构建这项能力的方法与途径。笔者相信,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学生适当的理解与要求,并在学习中给予构建性思维与指导,学生在对声乐作品的演绎上一定可以走上一个新的高度,让声乐作品焕发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2.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转变教学观念,将以往程式化的琴房教学方法丰富与扩充,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歌剧排练起初,具有多年舞台表演生涯的黄金中教授就对班上同学的声乐专业水平以及表演能力等基本情况进行考察,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不同,给予不同的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从同学最熟悉的声乐作品入手,安排学生排练一些简短的歌剧片断。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排练的过程中,黄老师会根据同学们在舞台实践上共同表现出来的缺陷以及不足,对课程进行相应地调整,或者增减教学内容、更改教学计划与方案。这样便能使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让学生在学习上明确的指定自己的不足,适时地给予补救,更能极大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舞台实践的自信心并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科学合理地优化课程设置,实现教学相长,不断提升整体声乐教学水平。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它需要全方位,复合型的人才。从学生的就业前景而言,目前的单一化声乐专业教学已不能适应未来艺术市场和人才市场对于实践性、应用型表演人才的需求。因此,将艺术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包括歌唱、舞蹈和戏剧表演等)列入声乐系教学的必修课程,配备必要的专业师资,使之正规化、常态化,较好地适应我国声乐艺术行业的就业需要。将歌剧排演等实践性教学纳入声乐教学中,深入细致的研究,梳理声乐教学思路实现教学资源和艺术实践资源的整体优化组合,培养集表演、演唱等综合素质为一体的全方位综合型人才,构建学、演相结合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将声乐教学推向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总之,歌剧排练等实践性教学模式在声乐教学体系中的规划与展开,无论对学生的学还是对教师的教,都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在整个实践过程中,笔者深切体会到它对于提高声乐学习者专业水平的巨大推动力。引导学生参与歌剧排练等综合性艺术实践活动,无论学生今后是否从事声乐或者表演艺术,都将对其艺术造诣的提升乃至继续教育、教学都将大有裨益。

走上舞台的声乐实践性教学

论文搜索
关键字:实践 教学 舞台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