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心理干预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论文

心理干预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10-05

心理干预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1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方式。结果 治疗一月后,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方式较护理前有明显提高,观察组的生活方式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生活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的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急性心力衰竭又叫急性心功能不全,是指突然发生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短期内心输量明显下降,器官灌注不足和静脉急性淤血,最常见的是急性左心衰竭所引起的急性肺水肿【1】。冠心病、高血压和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为老年人的主要病因;风湿性心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急性重症心肌炎等常为年轻人的主要病因【2】。因此,做好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进而建立良好依从性,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我院通过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了系统规范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1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5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其中男56例,女49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60.3±1.7岁;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54例,Ⅲ级39例,Ⅳ级12例。观察组10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其中男60例,女45例;年龄44-80岁,平均年龄62.2±1.2岁;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58例,Ⅲ级41例,Ⅳ级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中国《急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制定的诊断标准【3】。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1.2.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疾病监测,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②心理护理,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病突然,心理活动复杂,情感脆弱,敏感多疑,接受暗示性强;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客观的讲解急性心力衰竭病情的相关知识、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使患者充分认识自身所患疾病,重视并关注疾病的发展,缓解患者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的配合治疗。③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行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用亲切、温和的语言向患者讲述医院的环境及医疗状况,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根据患者的个性特点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知识宣教,Ⅱ级心力衰竭应避免剧烈的工作和弯腰活动;Ⅲ级心力衰竭应安静休息。④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做好家属的心理疏导,让他们以积极乐观、关爱相助的态度感染患者,增强患者自尊和被爱的感觉,同时鼓励患者适当的参加社会活动,减轻他们的孤独感,使其抑郁心理得以纠治,激发他们回归社会的愿望和信心,从而促进其心理康复。⑤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劝患者戒烟、戒酒,切记动怒,摄入适量粗纤维,保持大便的通畅。

  1.3 观察项目 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方式。

  1.4 疗效评定标准 所有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4】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5】测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各组指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SAS、SDS评分)比较

  治疗一月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少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生活方式比较

  治疗一月后,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较护理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方式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生活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高血压、冠心病等常见心血管发病率的上升,急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正逐渐升高。据国外统计,人群中心衰的患病率约为1.5%-2.0%,而65岁以上人群可达6%-10%【6】。其临床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迫坐呼吸,烦躁不安,频频咳嗽,咳大量白色或血性泡沫状痰液,严重时可有大量泡辣样液体由鼻涌出,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大汗淋漓,四肢湿冷,两肺满布湿?音,心脏听诊可有舒张期奔马律,脉搏增快,可呈交替脉,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通过对我院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发现,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的SAS、SDS评分;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方式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生活方式。结果表明,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措施,使患者树立足够的信心,克服对疾病的恐惧感,提高服药的依从性,从而主动配合治疗,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复发率、死亡率。

心理干预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论文搜索
关键字:干预 影响 急性 衰竭 患者 情绪
最新心理学论文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应的研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探析
幸福能力培养的内容探析
热门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办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