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11-07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1-0162-02

  近三十年,我国民办高校发展迅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重任。探索符合民办高校特点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思政课在民办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校快速发展,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和深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发挥了重要贡献。“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普通高校一样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1]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然而民办高校办学历史短,党委党建工作较弱,思政课在民办高校教学中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高校思政课是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体现,肩负捍卫社会主义政权的特殊教育使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2]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特点

  “由于民办高校在办学模式、办学体制、办学条件等方面与公办高校的不同,民办高校德育工作还面临着许多一般公办高校所不具有的特殊的情况和问题。”[1]民办高校的民办特点给思政课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一)学生特点

  民办高校学生在智力发展水平上与公办高校学生一样并没有显著差异,但民办高校的运行机制和我国现行高考录取制度决定了民办高校的学生较公办高校起点低一些,同为非重点本科高校,民办高校是三本,公办院校是二本,民办高校在本科层次录取分数较公办院校低,学生素质相对公办院校差一些,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民办高校的学生特点表现在:第一,在思想上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个性鲜明,多才多艺,社会活动能力和参与意识比较强;第二,在学习上学习基础较低,学习积极性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好,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第三,自信心相对不足,思想压力大,由于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民办高校学生觉得自己上的是“三流”的学校,低人一等;第四,价值取向功利化,就业压力的增大更加强化了学生认为专业课有用,思政课没有应用价值的思想观念。

  (二)思政课教师特点

  民办高校由于办学时间短,办学经验不足,自有的思政教师队伍年龄普遍青年化,年轻教师思维活跃,接受新知识能力强,然而这支年轻的思政教师队伍缺乏教育教学经验,很多应届生毕业生直接从课堂走上讲台,虽然学历不低,有的也系统接受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学习,但缺少指导。教师以年轻人为主,职称也多以初级和中级为主,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同时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发展一般是以市场为导向,多以应用型专业为主,基本不会设置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六个二级学科的专业,与一些公办院校尤其是文科类高校相比,一方面民办高校缺少学科背景支撑,优质教学资源积累少,缺少教学科研氛围,缺少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投资者从经济利益考虑,对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投入不足,重视不够,进修培训机会很少,实力较弱。

  民办高校思政教师队伍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缺乏稳定性,校外兼职教师组织关系在原单位管理相对困难,校内兼职教师精力投入教学有限,兼职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兼职教师责任心不强,敷衍了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三)思政课教学模式

  民办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年轻教师教学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枯燥死板说教,通过“填鸭式”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灌输给学生,另一种则是片面追求新颖的教学模式,只注重表面不注重内容,耍花枪,走进追求形式的教学误区。年轻教师有意识引进新颖的教学模式,然而流于形式,为了与传统说教式教学模式划分界限,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看起来什么新颖的教学模式方法都在使用,然后没有把握住核心内容,空有形式冲淡了教学内容,门面装点得漂亮,却没有实际的价值。民办高校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参加学术交流、学习考察和实践活动的机会偏少,理论基础水平不高,难以驾驭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提高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的对策

  为提高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针对民办高校的特点,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一)研究思政课教学对象

  思政课教学要面对两种知识背景的学生,在授课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因材施教。理工科与文科学生学习背景不同,知识能力和思维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学起点不同决定了在进行思政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美国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指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文科学生因为高中已经学过历史课,掌握了基本史实,在教学中可以稍加点拨,理论上加深讲解。而理工科学生的历史知识相对薄弱,对历史史实的了解相对粗浅,在教学中要适当加大对史实的介绍。对文理科学生教学充分考虑差异性,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否则会导致文科学生觉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和中学历史内容重复,学习起来没有兴趣,而理工科的学生会觉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史都不了解,更别提从史中提炼的理论了。   (二)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建设一支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由一些没有历史或政治学科背景的教师教学,一些老师自己对历史史实和理论观点不完全了解,其理论素质和业务能力相对较差,达不到思政课应有的效果。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理论功底。民办高校的思政课教师缺乏学科支撑,又受制于经费投入,很少有与其他高校的教师交流学习和培训提高的机会,专业理论功底相对薄弱。重视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投入,为教师提供社会实践和考察、学术交流的机会,提高教师的思想理论素质和教学科研能力,建设一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理论业务功底扎实的教师队伍。

  (三)凸显思政课课程特色

  利用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内容中融合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凸显思政课课程特色,提高教学效果。丰富的课程素材、身临其境的体会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发自内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达到思政课的教学目的。笔者所在的安徽合肥,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近代历史上有很多名人:李鸿章、刘铭传、段祺瑞等,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些资源,以书本为纲,选择合适的内容融入教学。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与课程内容结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除了参观考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种常用的实践教学方法外,还可采用调查创作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后者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调查创作和小组讨论前搜集资料的过程就是课程的延续,是有效学习的过程。他们通过自己的切身所观所感的史实,得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效果。

  (四)健全思政课考核评价机制

  目前民办高校思政课的考核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或形式上参加的课外实践活动,这两个方面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思想素质。国家要求开设思政课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这一目的决定了思政课的考核评价不仅要注重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应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软素质。健全思政课考核评价机制,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思政素质,学生的思政课成绩应反映出学生道德、素质和价值观等内容。思政课考试成绩除了包含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和课外实践成绩之外,还要加入同学的民主评议内容,对学生的评估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一个学生的综合思想素质的情况更多地体现在日常的生活的行为中,这些都不是一张试卷成绩所能表现出来的。思政课要关注的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行为表现,看一个学生是否把理论知识教育内化成自己的行为,看一个学生不是说了什么而是实际做了什么。通过这样的评价考核机制充分肯定学生做出的成绩,让学生体验到被肯定的情感体验,激励其传播正能量,这才是我们设置思政课的初衷和目的。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理论课 民办高校 思想政治 对策 现状 理论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