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路径选择探究论文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路径选择探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11-07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路径选择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1-0151-02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重要功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是高等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价值诉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日益严峻。而相关调查表明,全国不少企业行业却为找不到合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苦恼。“大学生相对过剩”与“技术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这一结构性矛盾折射出我国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高等教育还不能够很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一些高校不了解产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封闭式办学、自定人才培养规格、自我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这种“自娱自乐”的办学现实造成高等教育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可以说,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是应时、应需而生的。

  一、转变思想观念,推动转型发展

  转变思想观念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先导。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的领导、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都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甚至认为职业教育是对本科教育的变相“降格”和“矮化”。因此,地方本科高校首先要彻底破除从领导层到教师、学生中间存在的职业技术教育“低人一等”的传统观念,要明确高校转型不是降格,而是一种面向社会、贴近市场、务实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其次,地方高校应围绕“为什么转、转什么、如何转”等核心问题,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通过讲座论坛、专题研讨、外出调研、考察培训等方式,促进广大管理干部和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引领学院转型提升与内涵发展。再者,转型院校应认真分析研究,瞄准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目标,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等顶层设计,将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写进学校章程,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学校章程的核心内容,改革传统人才观,建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人才观和质量观。

  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工学结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实现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内容。转型院校要根据应用技术型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建立以市场需求、职业需要为核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为平台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使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行业用人标准结合更紧、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行业实际要求结合更紧、课程体系设置与职业能力培养结合更紧,突出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标准相对接,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对接,把岗位需求标准渗透人才培养全过程。

  构建融“知识结构”“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和“创新意识”四位一体的能力素质结构框架,即具备完成职业任务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职业技能、基本素质和职业精神;适应职业岗位变动的横向迁移能力和就业弹性;在技术应用中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等。根据“专业+职业技能”的课程设置导向,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优化重组。采用一体化设计课程体系的方法,即根据学校办学定位、服务面向、职业标准,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再由培养目标细化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规格,由此确定构建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最后整合优化为课程。课程内容要和职业标准相对接,要实现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与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职业资格鉴定标准与课程考核标准相衔接,建立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发展为目标,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相对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术技能训练、素质拓展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深化校企合作,健全“四育人”合作育人机制

  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是地方普通高校实现转型发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地方高校在转型过程中必须打破“有什么就设什么”“设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就学什么”的思维惯式,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要求相对接,发挥市场需求在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导向作用。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转型院校应加强合作教育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建立专门机构,推进“合作教育”计划,与政府、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全面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实现与业界相互支持、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资源共建、全程参与、互利共赢的新型产教深度融合的合作育人模式,建立“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四合作育人运行机制,实现校企互动交流、互利共赢。

  校企深度合作,打造高水平实践教学中心。根据真实生产环境和工作流程加强实验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平台。采取企业投资或捐赠、生产化实训、政府购买、学校自筹、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加快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中心。进一步加强校内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根据不同专业集群,建立翻译工作坊、工程技术训练工作坊、艺术设计工作坊等,强化虚拟训练、真题真做,优化实践育人环境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学生校内实验实训、校外企业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制度,构建循序递进、有机衔接、校内外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社会实践,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探索性实验项目,开设与生活、生产实际紧密相关的实验课程,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达到30%以上,学生参加实习实训的时间累计达到一年。切实加强校内实践环节,发挥科研平台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中的积极作用,突出毕业论文(设计)的技术应用性,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在生产实践、社会调查和实验实训中完成的比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和考核。   四、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实现师资队伍转型

  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是实现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关键。要改变重理论、轻实践,实现以理论型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向以“双师型”为主体的师资队伍转型,地方本科高校必须坚持“培养、引进、借智、稳定”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师资转型计划,建立健全评价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强化“双师型”教师培养,逐步使大多数教师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评定(考取)相关专业技术职称,行业资格证书,在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

  加强教师培训,增强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与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双师型”师资培养基地,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锻炼,引导教师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开展理论型教师与技能型教师、校内专任教师与来自企业的实践课教师互相拜师活动。理论型教师以到企业实践锻炼为主进行培训,技能型教师要以业务理论进修为主进行培训。聘用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遵循“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引进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鼓励教师参与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和指导校内外各种技能竞赛、学科竞赛等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

  五、改革教学方法,推行多元考核评价机制

  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难点。坚持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把理论学习、实践应用、问题解决和项目管理等融合在一起,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积极推行基于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的覆盖率要达到100%,主干专业课程用人单位的参与率达到100%。倡导以项目带动教学,开设创新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改变传统考核方式,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实现两个转变:从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向评价学生“职业能力”转变;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在考核内容上,注重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特别是岗位职业技能的考查;在考核形式上,注重过程考核,依据课程性质和特点,采用笔试、口试、机试、作品设计、调查报告、现场操作、小论文等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和方法;在成绩构成上,注重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学习过程、出勤率、平时作业、课堂表现等;积极探索职业资格鉴定标准与课程考核标准相衔接,专业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证考试向衔接的考核评价方式。

  六、创新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机制,推进评价标准转型

  构建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特点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与监控体系是地方本科高校实现成功转型的重要保障。转型院校要构建一种服务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管理制度,设计一种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改革,推动转型发展的激励机制。转型院校要逐步改变过去以学校为主导的、单一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实现“考核评价主体多元、考核评价内容多维、考核评价方式多样”的质量监控体系,稳步推进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的转型。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吸纳社会用人单位人才评价,探索共同建立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共同实施考核评价,共同加强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特别是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制定关键绩效指标,通过校内评估、用人单位评价、毕业生满意度调查等手段,对人才培养是否满足职业岗位需求进行监控和考核,不断改进和提升学校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对接的符合度。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路径选择探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路径 本科 高校 选择 地方 发展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