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网络虚拟群体对大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影响分析论文

网络虚拟群体对大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影响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11-07

网络虚拟群体对大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4-0046-02

  社会化是指一个自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逐渐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需要了解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行为规范与规律等社会性内容。且一个自然人要想独立地生活在社会之中,就必须经历社会化的过程。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社会化过程是伴随人的一生的,在社会化过程中,社会中的行为规范将被个体内化成自己的行为标准,而个体的思想、行为方式也将逐渐被社会规范所同化。所以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与社会是相互作用的。对于大学生而言,其当前正处于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在互联网大范围普及,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生活与交往方式影响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网络虚拟群体对大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影响力逐渐加深,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这些影响,如何应对这些影响,笔者对此,做出浅要的分析。

  一、大学生参与网络虚拟群体现状

  第一,就当前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的基本情况来看,有接近7成的大学生拥有自己的个人电脑;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在宿舍上网,只有2成左右的学生表示其常在学校的机房上网;而在对学生网龄的调查中,有将近一半的学生网龄是超过三年的,他们表示自己在初中阶段甚至是更早的阶段就开始使用互联网了。而在另一项调查结果中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都超过2个小时。

  第二,就当前大学生参与网络虚拟群体的数量而言,根据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调查的学生中,明确表示自己参与了1个以上相对固定的网络群体的大学生为受调查总人数的4成左右,其中参与了2―4个网络群体的受调查大学生比例约占总数的30%左右,另外也有少部分不足1成的受调查大学生表示自己参与的网络群体个数超过5个(包括5个)。而在对未参加网络虚拟群体的大学生调查中,有逾7成的大学生表示,如果遇到合适的网络虚拟群体,他们会参加其中。

  第三,就当前大学生对网络虚拟社交的依赖程度来看,大部分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尚属于合理范围之内,且有接近3成的大学生表示,其仅是将网络作为自己学习生活的工具。然而,仍是有接近10%的大学生对网络虚拟社交的依赖程度过高,这部分学生或属于依赖型或属于成瘾型,深受网络虚拟社交的影响。

  第四,就当前大学生对网络虚拟群体规范的认识和了解情况来看,大多数大学生对《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的通知》等针对网络虚拟群体而出台的相关的正式法律法规并不熟悉,在受调查的大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很了解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另外,在调查已参加网络虚拟群体的大学生对群体规划的了解程度上,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自己并未仔细阅读过所处群体的规范,甚至有些学生表示自己没曾注意过这些。

  二、网络虚拟群体对大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影响

  (一)对自我认知的影响

  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察即为自我认知,具体可分为自我心理认知和自我行为认知。在相关的调查结果中表示参加网络虚拟群体的大学生与未参加网络虚拟群体的大学生在清楚认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方面并不存在太大的差别。但是,就参与网络虚拟群体的内部而言,在面对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时,群中的骨干或领袖与普通成员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有1成左右的群内骨干或领袖人员表示自己会因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而难过,而在普通成员方面,这一比例超过2成,两者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所以相比较而言,群内骨干和精英人员对自我的接纳能力更强,其能够更加客观的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

  其次,在调查中也表示就面对挫折与苦难时自我控制能力而言,参与网络虚拟群体的大学生与未参与网络虚拟群体的大学生之间并不存在太大的差别。同时,在就对自身优劣势的认识程度而言,双方也不存在明显的差距,基本保持在一个水平上。

  再次,在对参与网络虚拟群体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有60%以上的学生仍是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虚拟群体之后的,同样这部分人表示自己在虚拟群体中表现与其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太大反差。还有将近一半的大学生认为就自我认识方面其与群内的其他成员是基本一致的。

  所以总的来说网络虚拟群体对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影响并不大,甚至在有的时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自己。

  (二)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在当前的网络时代下,网络已成为现代人进行人际交流过程中的必要工具之一,数字化人际交往为人与人之间新的社会关系的形成提供了方便,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了解。网络虚拟群体正是建立在网络社交的基础上,逐渐融入大学生的日常人际交往中,使大学生的社会关系网络被不断拓展。且实际的调查结果也显示相比参加网络虚拟群体的大学生而言,参加了网络虚拟群体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他们主动性较高,容纳性较好。多数参与了网络虚拟群体的大学生表示在新的集会上自己愿意主动去结识别人,然而在对未参与的大学生进行调查时,愿意主动结识新人的人的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参与了网络虚拟群体一方。同时,就会不会因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而独自一人呆好几天的问题,有接近80%参与网络虚拟群体的大学生表示自己不会这么做,但是在未参与虚拟群体的大学生中却又超过6成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有非常大的概率会这么做。再者,在就是否会因参加网络虚拟群体而影响大学生与现实中的朋友的交往时,有接近一半的大学生表示,虽然参加网络虚拟群体会减少与现实中朋友见面交流的次数与时间,但是彼此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且通过调查笔者还了解到,不少大学生正是因为参与了网络虚拟群体,结识到了更多的人,相比自己未参加群体的时候,此时他们的人际交往范围要大得多。所以由此来看,网络虚拟群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是较大的,学生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显著的提高,且相比未参加网络虚拟群体的大学生而言,这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明显要高于一般的未参与大学生的水平。   (三)对知识技能的影响

  在网络虚拟群体中,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接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且由于学生本身较高的兴趣度,在网络虚拟群体中学生接受新的知识技能的效率远高于课堂学习的效率。首先互联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群友之间高度的信息共享,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技能面;其次,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学生接触和学习知识技能的方式不再仅限于单纯的讲授,大学生可以通过语音、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体验方式进行学习;最后,在网络虚拟群体中,大家并不会催着大学生去接受新的知识技能,同样这与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也是不一样的,在网络虚拟群体中大学生是在耳濡目染之下学习到新的知识技能。需要指出的是,在不同类型的网络虚拟群体中大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技能也是不同的,如果是一些不良的网络虚拟群体,大学生在其中难免会接触到一些负面或对自身无益的内容。比如一些淫秽、暴力、犯罪等不健康信息。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是很难接触到这些信息和内容,但在网络上这些信息无孔不入,要想完全控制住这些信息是不可能的,且受技术手段的影响,大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的速度更快。所以,网络虚拟群体可以有效的扩展学生的知识技能面,但是在网络群体中传递的信息并非均是有益的、健康的内容,所以这些还需要我们多加关注与预防。

  归纳上述所言,网络虚拟群体对大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影响是具有两面性的。首先,网络虚拟群体交往平台为大学生营造了一个交互平等开放的交流氛围,让大学生社会显性特征在虚拟群体的交往过程中逐渐被淡化,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激活与发挥,但是也正是因为网络交往给予大学生更大的选择权利,大学生在选择信息和资源时往往会倾向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所以这样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言是不利。其次,网络虚拟群体的确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圈得以逐渐扩大,但是在谁也无法保证在网络虚拟群体中所有的人都是心怀好意,所以在网络虚拟群体中大学生也有可能结交到一些社会不良分子,那么这对大学生个性的社会化发展而言是不利的。最后,在网络虚拟群体中大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无论是范围上、方式上还是效率上都有明显的提升,但是在网络中虚拟群体成员鱼龙混杂,大学生所获得知识信息未必是有益于大学生个性社会化发展的。

  三、减少网络虚拟群体对大学生个性社会化负面影响的建议

  鉴于以上内容,笔者分别从大学生自身方面、高校教学方面以及家庭教育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其一,大学生应树立起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正确地进行自我调适,通过有效的调适方法将自己的负面情绪或压抑感释放出来,学会正确处理自己与网络虚拟群体之间的关系,理清自己与网络之间的关系,合理利用网络,从而促进自身的社会化发展。其二,高校方面应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引导学生树立起鉴定的职业和人生理想;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帮助大学生调适心理,同时为大学生创设一个交互自由、平等开放的交流环境,让大学生在此畅所欲言。其三,家长应多与子女进行沟通交流,通过有效的交流了解子女当前存在的困扰,从而帮助子女更好地度过社会化过程;同时家长还需改进对子女的教育手段和方式,切忌打骂训斥与放任自流,这两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个性的社会化发展而言均是不利的,甚至适得其反。所以家长应积极改善自身教养方式方面的不足,构建民主型的家庭教育环境,建设大学生社会化问题,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四、结语

  总而言之,网络虚拟群体是以网络为依托而建立的网络群体组织,其之所以能够影响大学生个性的社会化,一方面是由于其融入了大学生的社会交往网络,另一方面其群体文化增强了大学生对其的认同感,促使大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将群体文化内化为自身的东西。客观来讲,网络虚拟群体对大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影响有好有坏,我们无法全盘的肯定它,也无法全盘的否定它,所以这也就需要发挥学生自己的力量,辨识清楚哪些是坏的影响、哪些是好的影响,然后主动避开坏的一面,接受好的一面。同时高校和家庭方面也需要积极的帮助和引导学生,向学生传递健康、积极的思想观念,使学生按照正确的轨迹向社会化转变。

网络虚拟群体对大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影响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社会化 对大 群体 影响 社会 个性
最新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幼儿教学引入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社会性交
回归与延展
校园网贷乱象治理的探索
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人临终生活质量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人际互动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研
社会热点事件在“两微”平台的传播机制研究
试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社会背景
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女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热门社会其它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建立绿色化学
网络信任危机:电子商务的伦理陷阱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论自私(上)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