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北京市属高校民族学生管理工作实践与探索论文

北京市属高校民族学生管理工作实践与探索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11-08

北京市属高校民族学生管理工作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4-0219-02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民族干部的后备力量,是国家和民族地区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高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是展现高校办学特色的方式之一。北京联合大学作为一所北京市属高校,近年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招生人数逐渐增多,在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遇到很多之前以北京生源为主的管理模式下不曾经历过的问题,高校要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完善民族人才培养模式,丰富高等教育的内容,使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

  一、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现状及特点分析

  近几年北京市属高校开始招收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新疆学生报考率逐年增多、新疆学生报考专业数逐年增多、民族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其中以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学生为主,还有一些新疆籍的回族、蒙古族、锡伯族等民族学生。他们受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熏陶和影响非常明显,给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突出的问题是语言差异的不适应

  因为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从小接触的是本民族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对汉语的学习,从而导致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基础较为薄弱。有个别学生到高中期间才开始学习汉语,一名2014级学生入学时不能够准确写出“北京联合大学”几个字。这给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必需的文件通知阅读、相关材料申请、日常沟通、课堂学习中都带来了困难。

  2.学业压力大,存在一定自卑心理

  新疆籍学生大部分都表现出勤奋、努力的学习态度,但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在高考成绩上享受了国家政策上给予的录取分数的照顾,且少数民族地区的录取分数线较内地大部分省份的录取分数线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课比内地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薄弱。除此之外,“民考民”学生的汉语基础差,与其他同学相比,学习时间长、强度大,学习压力剧增,但是对上课内容仍有不理解,久而久之便对所学科目积极性不高,最终造成所学科目的不及格甚至重修。部分学生因而产生了学习焦虑症状,甚至对个人能力表示怀疑,产生了一定的自卑心理。

  3.民族意识相对较强,“小团体”现象突出

  少数民族学生纯朴豪爽,但受到自身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响,致使有些少数民族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内地高校生活,再加之在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上与汉族学生本身就存在较大的差异,进而导致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很难相互融入彼此的生活圈中,这就形成了少数民族学生大多与本民族学生聚集在一起的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的“小团体”现象。

  4.团体活动中的表现因兴趣而异

  少数民族学生天性纯朴、热情、豪放,与人相处的愿望强烈,感情表达直接。受原生环境和自身民族文化的影响比较深刻,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文化、信仰、饮食习惯等方面与汉族学生有明显差异。由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小团体”意识较强,以致他们对班级、系部和学校的团体性活动兴趣不高,尤其是一些学习类的竞赛活动,以及班级、团支部组织的一些活动他们不能很好融入进去。但是他们对文艺、运动项目存有较高的兴趣,例如:足球、网球、篮球、跑步、唱歌、舞蹈等。

  5.纪律性比较差,集体荣誉感缺乏

  一些少数民族学生的性格比较散漫、自控能力较差,在早操、早自习、日常上课及军训中都不能克服困难,圆满完成任务。再加上语言方面的障碍,导致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对学习以及团体活动表现得不积极,致使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旷课、纪律性较差,对所在班级组织不关心,集体荣誉感缺乏。

  6.自尊感强,但存在自卑和自尊矛盾交织

  少数民族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较强,生活中渴求被理解与尊重。民族自我意识和自尊心是维系一个民族发展必不可缺少的要素。少数民族学生正处在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中,少数民族学生在本民族学生形成的“小团体”中活动,对身边的其他学生是否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信仰、习俗等问题比较敏感,也有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自偏远山区,教育条件和经济条件都相对落后。这就造成了少数民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尊与自卑的情绪矛盾交织。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工作建议

  1.尊重民族习惯,尊重宗教信仰

  坚持“保护、管理、引导、服务”的宗教工作理念,对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学生,建立专门的清真食堂,从食品原材料到加工过程中的炊具餐具,都单独使用,并请同样信仰伊斯兰教的厨师为学生服务,尊重学生的民族习惯。同时,教师在课堂给予少数民族生重视,适时给予民族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上树立自信;生活上相关教师要给予重视,在民族学生的重要节日如古尔邦节,及时送上节日的关怀与祝福,以德感人、以情化人。在宗教信仰方面,采取宽容尊重的态度是对民族生的尊重和肯定,也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日常工作的开展。同时,按照学籍管理的相关规定,任何学生在校期间禁止开展宗教传播活动,这类规定与政策应给予学生提前教育,使他们将精力放在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践上来。所以,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即宗教活动必须以遵守校纪校规为前提,不得在学校或上课时间从事宗教活动。

  2.以教育为主、特长为辅,提供发展平台

  少数民族学生大多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从民族地区到普通高校读书的学生也是当地的佼佼者。我们鼓励有特长的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竞技、团体娱乐等项目,在发挥自身优势特长的同时,更好地与其他同学交流。学院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与迎新晚会、校园歌手大赛、主持人大赛、校运动会等活动。另外通过少数民族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适当开展属于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联谊的特色的主题活动,使少数民族学生能更快地适应学校的生活,促进少数民族与汉族同学的交流,同时为少数民族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发挥特长的平台,借此增加民族交融和学生自信,为新疆学生创造良好的内地学习环境。   3.从细节做起,促进少数民族管理工作

  经常在师生当中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及交流活动,真正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切实的解决,例如:使清真食堂的饭菜更具民族风味;通过宿舍文化节的开展鼓励少数民族学生打造有本民族特色的宿舍文化等。积极帮助少数民族贫困生减轻经济压力,除了常规的奖助学金、生活补贴等形式外,在评选各项奖助学金时,适当向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倾斜,为困难学生安排勤工助学岗位,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多方面共同促进对民族学生的管理。在安排学生宿舍时,安排新疆籍学生与内地学生混合住宿,通过课堂以外的宿舍环境,增加练习汉语的机会,增加与其他民族学生文化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在建立单独的清真食堂后,保证新疆学生饭菜供应的前提下,允许非清真师生就餐,通过加强管理和宣传,促进我们了解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和信仰,增加文化相互交流。

  4.开展“一帮一”助学活动

  新生入学后,针对不同民族学生的性格、成绩、特点,在所在班级使他们与汉族学生结成对子,一方面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带领少数民族学生共同进步,在学习上为他们答疑解惑;另一方面,也为加强各民族学生之间的相互融合,使同学关系和谐、班级建设和谐。在活动中,对少数民族学生有帮助的学生要给予充分重视,选择思想过硬、成绩优秀、乐于奉献、富于耐心的学生作为帮扶者,并给予他们一些政策倾斜,对于表现好的帮扶者,给予奖励和表彰。

  5.优化网络资源,加强文化课基础课程补习

  充分利用校园相关网站、博客、微博、QQ群等网络资源,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联系,上传精品课程、考试资源,开展网上答疑等,并适宜、适时、适量的开展对少数民族学生所学科目的补习,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对文化课的基础建设。对于学习吃力的学生,通过征求学生意见,相关部门协调处理,学院专门为学生开设补习课程,对数学英语等基础弱、听课难的科目,老师加课、放慢语速、放慢教学速度,力求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6.关注思想动态,发展党员和培训骨干相结合

  少数民族大学生多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对形势政策了解透彻,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有较高的认同感,对党和政府以及处理各种复杂国际关系的能力表现出高度的信任和信心。因此,时刻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两会方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做出正确的指导。本着“以少带多”的原则,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将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吸收进党组织来,利用他们进行民族生的管理,促进学校民族学生思想文明建设共同体的形成。

  7.“严”字当头,民族学生也没有特权

  了解、掌握了有关民族政策,在管理过程中就要体现一个“严”字,强调民族平等。因生活习俗的不同给予民族生适当照顾以体现民族政策,但不意味着将照顾范畴无限制拓展。在学习、生活、公益活动、社会工作等方面,对民族生尽可能与汉族学生同等对待。无原则的政策照顾、倾斜优待,只会助长被照顾对象的依赖、懒惰心理,使其他民族对少数民族学生产生歧视心态,不利于民族生的健康成长。

  8.明确目标,做好职业生涯指导工作

  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工作,能为少数民族学生指引一个明确的方向,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使他们能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现状及就业压力。在老师的帮助与指导下,使少数民族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加强,专业技能得到提升,进而对未来做出明确的规划,最终成为能被学校、企业共同认可的高素质人才。

北京市属高校民族学生管理工作实践与探索

论文搜索
关键字:民族学 市属 北京 管理工作 实践 民族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