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数学论文 >> 在数学学习中使学生有所收获的研究论文

在数学学习中使学生有所收获的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11-30

在数学学习中使学生有所收获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2-0078-01

   课程改革与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数学教学就是在自我的思考和探究发现中增强自我效能感。要研究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基础,让新课的学习层层推进,拾阶而上;了解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在讨论、交流、体验中积累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提升综合素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一、关注原有认知,新课拾阶而上

   教师的“教”应服务于学生的“学”,借助于科学有效的引领,能促进学生主动地探究。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这样的两种现象:部分教师紧盯着学生的知识缺口,把满箩筐的学科内容一股脑地抛出来,似乎只要倒出来了,学生就能吸收与消化;有的教师能找准新授知识的起点,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有针对性地设计题组,鼓励学生借助于小组研讨、自我尝试等形式展开数学探究活动。前者直接指向教学目标,后者能够建立起新知与原有认知结构间非人为的联系,促进了知识间的有效同化与顺应。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以及相关的经验,找准新知的支撑点,并为新课学习进行必要的铺垫,在不断的交流与碰撞中促进新知的生长。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高”这部分内容时,大部分教师都是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中三角形高的概念,然后借助于指名画高、集体订正反馈的方式,帮助学生厘清概念。经过及时的练习巩固,大部分学生都能认识三角形的高,并能自己画一画。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图形概念的引入似乎比较零碎,没有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知识链。我们尝试着将“三角形的高”的教学与“点到直线的距离”这部分内容相联系,从点到直线的距离,延伸到三角形高的概念,紧扣“垂足”与“线段”等关键词展开学习活动,借助于试一试、比一比的探究活动,实现了前后知识间的正迁移。在新旧知识的冲突中,学生改造旧的认知系统,零散的知识点建立起普遍的联系,形成了更为完善的认知图式与结构体系。

   二、丰富学习方式,激发探究兴趣

   教师应做一个有心人,将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设计得丰富多彩,引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学习中来,借助于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手段,在教学方法上推陈出新,让数学课堂永远都能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如我在教学“24时计时法”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对两种计时法的书写形式有直观的认识,我创设了一个打电话的情境:5月1日,小红的爸爸将要从深圳回如皋,早上5点,爸爸从深圳打电话回来,告诉小红9点到如皋火车站,让小红做好迎接准备。当小红急匆匆地赶到火车站时,却没能接到爸爸,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讨论,有学生指出,也许是晚上的9点,爸爸没有说清楚。一天中有两个“9时”,表示时刻的时候要标明是“上午9时”还是“晚上9时”。也有学生提出,最好用不一样的数字来表示一天之内的时刻,这样不至于出现混淆的现象。这样,在生活的情境中,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逐渐深刻起来。实践研究表明,在数学课堂上,对学生吸引力最大的因素是数学知识本身的力量。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形式上进行研究,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引领学生在观察分析、归纳演绎、想象猜想、交流反思等活动中品尝到思维的乐趣,使他们爱上数学学习。

   三、了解个性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学生是有差异的,认知方式也不尽相同。分层教学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有发展,每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会实现不同程度的发展,对他们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之间的差异看作可利用的资源,借助于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可持续地发展。小学数学课堂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教师应高屋建瓴,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情况,合理确定每个学生学习数学发展的目标,做到客观科学,让学习活动既具有挑战性又要有吸引力。我在分层教学活动中树立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不断深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如在学生学习“周长的认识”后,我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用12根小棒摆出长方形。通过观察,我发现学生的思维异彩纷呈。有的学生摆得很随意,在摆放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小棒,最终摆出了长方形;也有的学生先摆对应的两条边,然后根据剩余小棒的根数摆出另外的两条边;还有的学生先将小棒平均分成两组,然后将每组的小棒摆出一个长和一个宽来,摆出了长方形,在草稿纸上列出了所有符合要求的长和宽。最后,我组织学生在集体中发表个人的见解,碰撞思维,课堂气氛热烈,彰显出数学课堂应有的生命力。

   总之,数学教学就是让学生在自我的思考和探究发现中增强自我效能感,让每个学生都能将自己的学习收获与他人分享,在数学交流中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因此,教师要发现每个学生的与众不同,鼓励学生独树一帜,让他们为自己的奇思妙想而感到骄傲。

在数学学习中使学生有所收获的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研究 学生 习中使
最新数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策略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数学应用意识与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思考
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
浅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有效渗透途径
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式探
热门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
“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方法及其指导
谈复习中数学试卷的讲评
变式教学中习题引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用构造法解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研究性学习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
极限思想的辩证思考与理解